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比亚迪

(2011-05-25 22:18:05)
标签:

伯克希尔哈撒韦

芒格

新能源

比亚迪

财经

之前的几篇博文中都有我对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比亚迪的一些观点,总体是看不懂、不看好。今天看到威斯科(Wesco)2010年年会纪要中许多查理·芒格的言论,让我原先一些模糊的思路又清晰了一点。以前只知道巴老是伯克希尔哈撒韦领导人,不知还有个芒格,后来看到越来越多的资料,包括巴老自己的言论,越来越觉得芒格对于这艘投资旗舰有着重要影响力,许多非凡的投资想法都是出自这位低调的人物,只是对外搞关系的工作更多的交给巴老,才使得芒格不为许多人所知。

与巴老相比,芒格的投资风格显然要积极一些。两位80多岁的老人,08年投资了比亚迪,可能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也包括我。投资中石油比较好理解,但这是一家常被指控抄袭设计、生产低端车的一家汽车厂,似乎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行事风格。看看年会纪要中的一些记录:(以下两段文字摘自但斌的博客)

“现在沃伦和芒格已经有信心进入以前没有信心进入的领域,很显然,他们以后不会非常频繁地进入这个领域,因为像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并不多,他们不希望成为新的南加利福尼亚州的Klenier Perkins(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芒格其实很讨厌风险投资业,当你对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下注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在对比亚迪下注,其实是在下注赌某样东西即将会被证实。观察一家企业解决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更廉价的太阳能和性能更佳的电池是圣杯,为中国人民大量生产更好的汽车是圣杯,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急需电动汽车。每一所大学、每一家能源公司都在努力开发这些技术。为什么一群中国人能在这方面领先呢?因为他们有独一无二的人和独一无二的文化,中国的工程师比其他国家的工程师更加努力。芒格认为比亚迪会胜出,比亚迪的成功会帮助整个人类。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和污染问题,我们必须更多地利用太阳能,这就需要更好的电池技术。尽管芒格平时开的是奔驰Mercedes 500,但最近他开过比亚迪的车。因为电池的缘故,这辆比亚迪车比奔驰车要重一点。芒格预期将来会出现完全靠电池驱动的奔驰车。

奔驰最近和比亚迪签署了合作协议。为什么呢?因为奔驰测试了比亚迪的电池,他们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未来,也看到比亚迪的电池是行得通的。刘备已经遇到了孔明。如果芒格足够长寿的话,他将会有机会驾驶用电池驱动的奔驰。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投资科技公司,更何况他和沃伦就是靠遵循老模式才发家的,老模式很安全,虽然投资比亚迪偏离了他赖以致富的老模式,但芒格认为他在比亚迪上的投资是正确的。尽管芒格已经86岁了,他还是能学习新东西的。”

“刘备已经遇到了孔明”这个很搞笑,难道译者不知道最后刘备输了?不过我尽管依然坚持不看好这笔投资,但其实也一直很期待电池技术有所突破。尽管地球人已经被“石油快用完了”这事折腾了好几回,但“狼来了”的故事结尾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石油总有用完的一天的,抛开哪天用完不说,现在的汽车只能靠石油驱动本身就带来了油价高涨问题,因为石油没有竞争对手,投机资金以此为契机轮番炒作,这也导致了中东从来没安宁过。一个美国上了车轮就这样了,人口规模数倍于美国的中国如果也全都上车轮,这事可真不是那么顺当的,何况还有同样规模人口的印度。如果有另一种能源(电力)与其竞争,显然可以改变目前这种局面,毕竟中国的煤炭资源还是挺丰富的,还可以借助核电、水电。当然,要实现这些的基础是电池技术必须突破。芒格显然押注比亚迪能取得这个突破。

而我不看好这笔投资的主要原因则是认为比亚迪能取得突破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具体哪些方面已经在前面的博文中阐述过。日本比任何一个经济强国都缺乏资源,更迫切的需要能源储存技术,三洋、松下、东芝都在电池技术上研究了好多年,至今没有革命性的突破,比亚迪能做到?创新是经济发展必须的,但创新是不是必然会带来成功的技术革命却是要打问号的。这个事在我看来几乎就是赌博了,除非传福同学向两位老人展示了革命性的突破却没告诉大众,也没推向市场。他们有这个资本去赌,这点投资在他们总资产中仅一个零头,但巴老还敢坚持说应该集中投资比亚迪吗?

成功从来不是创新活动的必然结果,创新成功是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的,不论你投入多少钱、多少人。索尼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不可谓不多,总是在各种展会上拿出稀奇古怪的新玩意,然而却在苹果面前一败涂地。从投资比亚迪来看,我能感觉到两老当年没投英特尔和微软恐怕多少是有点后悔的,反正离开地球的日子不远了,此时博一把也无所谓了。对于比亚迪,其实我认为他应该安安心心老老实实的造好传统车,把品质至少提升到高丽棒子的水平,然后再用心搞搞混合动力,这才是比较保守但成功可能性更大的道路。不过对于两老投资比亚迪,我又会拍手称快,一下子彻底击碎了巴粉们所谓的“巴菲特思想”,那些盲学巴老、甚至帮巴老创造出本来就不存在的所谓巴菲特式价值投资、一心想做中国巴菲特的人,应当记住齐白石的警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尽管不看好他们投资比亚迪,但我可不想错过所谓的新能源革命,假如我在美国的90年代的话同样愿意拿出少量资产去尝试投资科技股。但投资玩新能源概念的整车厂商不确定性太大,也容易因为热门概念而高估。我喜欢剑走偏锋,不管最后新能源汽车到底烧油、烧煤还是烧氢气,车上都得装座椅、仪表盘、玻璃吧,这些东西玩不出花哨的概念,所以我投资汽车零部件股,工业强国的历史证明了做这些玩意能赚钱,我就不信新能源车不需要这些东西?

抛开投资比亚迪到底是否好主意不谈,其实我对芒格投资不拘一格的开放思路还是挺欣赏的。80多岁了,仍在学习扩展自己的能力圈,这可比许多“价值投资者”固守在圈内积极多了。投资要注重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这本身没错,可许多人却片面、固执的认为自己就应该死守在某几个行业和某几个股票内,一看到别人投资多种股票就认为超出能力圈、违背了巴老集中投资的原则。我的理解却是应当积极主动的扩展自己的能力圈、去学习了解那些本不了解的业务知识,确保自己对投资的公司从事的业务有一定的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