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媒体的江湖

(2013-05-08 21:22:45)

 

新媒体的江湖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部《新编辑部的故事》,几乎囊括了所有微博上喜闻乐见的八卦与扒皮。编剧如果不是大V,至少也是资深潜水员。

 

传媒是个很别致的行业,有两个特产--一是文化产品,包括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以及种种衍生品,二是公知。公知的两大来源:除了每天熬心灵鸡汤的自以为成功人士,就是媒体人。两者的变现率都颇为可观。编辑部里也是有阵营的,不管多大的盘子,一群人伸叉子都能打一架。来了新领导要站队,公知们也很辛苦。

 

剧情很狗血,也很讽刺。出轨的主任外遇对象其实是有钱人养的一条狗,夹带私货拿别人的房子做买卖差点人财两空,虽然在电视剧里结局还算圆满,不知道现实里能否免了牢狱之灾。

 

农民企业家喜欢女知识分子毫不奇怪,至少披上了惺惺相惜的外衣;有钱的太太在包养明星模特之余将手伸入文艺阵地又岂算新闻?模特儿可以理直气壮的打电话责怪摄影师是小三,君不见多少教授嘉宾为入迟暮夫人帐争锋吃醋以至于指桑骂槐,大打出手,徒增笑料。

 

给你一双火眼金睛,你会发现这个世界都变得遥遥欲坠;骗子太多,傻子就快不够用了,世界就成了疯子们的舞台。正如尼采所说,参天的树,枝繁叶茂接受的阳光越灿烂,罪恶之根在黑暗中扎的越深。真相在社会中几乎成了原罪:少年成名的作家诅咒别人质疑他代笔;爱做慈善的富豪憎恨所有妄图挖掘他人生第一桶金的看客;根正苗红的地产商决不允许有人盘查他到底有几处房产--为了真相,在忍受污言秽语的同时都必须接受公众给予的“偏执狂”的诊断,甚至于造谣,污蔑,人身攻击滚滚而来--为什么真相竟成了所有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为什么地位越高的人越容易为事实愤怒且惶恐不安?我们拿证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据的时候,触犯的竟是最卑污的高压线。如果我身后真有背景,所有的,也不过是我清白的背影。而衮衮诸公知,你们最忌惮二字,也不过是诛心。虽千万人吾往矣,何惧你圈地成圈,画地为牢。

 

当年的女神在经历结婚生子离婚后熬成年老辈的女主编,穿什么的女魔头都只能是半老徐娘的代言;摄影师依旧是绿茶们心中头牌小生,G4无声无息牵走了公知女神白莲花;人间指南摇身一变成了WWW.COM而来,一块钱再也甭想能买一本了;ANNY不但貌美如花还是行情最热的山东姑娘--No exceptions but without Exception。如果每一个撒泼打滚热爱博出位的女嘉宾都长了一张万人迷的脸,也许现实里我们会能容易接受一些。审丑和审美到底还是有区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编辑部把微博搬上荧幕,到底是群众演员入戏太深,还是每个人自我陶醉的表演其实都是别人眼中的笑话?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东宝和戈玲离婚了,你还会相信爱情吗?但别担心,船票已经买好了,哪怕已经倾家荡产。

 

没有一部故事新编能够在口碑上和过去的故事相媲美,如果经典可以超越也无法称之为经典。做经典的续篇,得失都显而易见。时代在变,节奏也在变,暮鼓晨钟声已远,不如来段电子乐。我们在不停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也不能抗拒对往昔的留恋。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繁华的街道不长草”的李东宝,已成大腕,戈玲也从青春无敌的偶像变成了激情岁月中的人妻,编辑部里的戈大姐。即使是安妮,我心中激荡是浪子王杰的“闭上眼睛想起你的情,难忘记你我曾有的约定,长夜漫漫默默在哭泣,心中无限痛苦呼唤你,安妮 我不能失去你,安妮 我无法忘记你,安妮 我用生命呼唤你,永远的爱你。”

 

那是我的青春,我的情绪,我的回忆。而年轻一代的观众,更多的反应则是王菀之的《安妮法兰克》吧——“如果明天一切都要走,和他一起会乐透,天那样的蓝,快乐存在已久,由简单的心接收,常感恩早已望透,花散着香气,余生都富有。”

 

 

吴法天,2013年5月6日观《新编辑部的故事》随感

 

新媒体的江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怎么又PX
后一篇:围城的杀和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