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贾少杰案旁观汇报

2012年11月19日上午九点,在微博和微信网友的关注下,我和王继增老先生与两位见证网友(王飞、徐晓明)抵达保定市清苑县法院,等待贾少杰案的公开宣判。该案的具体案情,我已经通过微信平台(帐号:wulaws)推送给关注此案的朋友。很多网友在微信上发来鼓励和祝愿,希望法律给贾家一个公道。
法院通知了县人大和乡人大领导以及村委的人旁听,所以我在九点钟时发了一条微博预测,该案在实报实销(因为差四天就羁押十四个月,至少得判十四个月)外可能会来个缓刑。经过严格的机器安检和人工安检并登记身份证后,我们进入法院旁听。一共有六十四个座位的大法庭坐了半数以上的旁听者,甚至有两位记者也在其中。整个宣判程序进行得中规中矩,非常高效。虽然法院认定臧某等八人蓄谋拦住贾少杰并殴打,也找不到贾少杰的“凶器”(包括该凶器到底是对方的还是他的也未查清),虽然对于鉴定结论因为疑点重重最终采纳一个否定一个,但法院认定锐器可以在没有创口(只有皮下水肿)的情况下可以造成粉碎性骨折,贾少杰被判决十四个月有期徒刑,缓期两年执行。贾父当庭表示要上诉。下午,贾少杰由乡里取保出来了,见到了父母,一家团聚。
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局。王继增作为贾少杰的义务辩护人,曾预测法院会一意孤行采纳那两个破绽百出的鉴定结论并判实刑,但最终法院退了两步,否定了一个鉴定意见并判了缓刑,并且开完庭就让贾少杰取保候审了。喜的是贾少杰在被关押了一年多后,终于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忧的是在证据如此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被认定有罪,由此凸显出来的刑事司法的一些沉疴痼疾。我曾经写过像《刑罚的“实报实销”》、《刑事司法的潜规则》等不少批判司法问题的文章,现实也总是应验我的分析和判断。这带给一个法治主义者的是痛苦。在两年前经历了张远洋案的梦魇后,贾少杰案的旁观再次让我感受到对一些个案中司法公正的失望。
这不仅是我的感想,也是参与旁听的网友的感想,王飞和徐晓明虽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恰好都在读法律的在职研究生,所以我想他们对于正义的理想和现实的断裂也会有更多的体悟。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法律的侧面》,从另一个角度看法律事件,现在看来很多文章还停留在时评的认识层次,没有更深入的挖掘。所以这两年我一直在写文字,基本成稿,书名也早就起好了:《法律的疼痛》。这是我这几年来作为法律人对于中国法治的一些痛苦思考,包括对于微博上很多公共事件的反思。中国的法律不应该仅仅是看上去很美的txt,而应该是让老百姓能切身感知到公平正义光辉的exe。
吴法天愿与您一起携手守望。“期待有一天,守法的人不再孤单,违法的人心有畏惧,司法为我们许诺一个公平的审判,一个体现正义的社会。”
(如果您喜欢此微信推送,请分享到朋友圈,并在吴法天微信详细资料上设置成“在我的名片里显示”)
如何关注吴法天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