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与鑫富之诉

标签:
杂谈 |
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原审被告):新发药业有限公司
住所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店村东(同兴分干两侧)
法定代表人:李新发
职务:执行董事
电话:0546-7398001
传真:0546-7398333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住所地:浙江省临安市玲珑经济开发区
法定代表人:过鑫富
职务:董事长
电话:0571-63807806
传真:0571-63759225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姜红海
基本信息:男, 1966年1月28日出生
住所地:江苏省武进市牛塘镇卢家巷村委郑家村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马吉锋
基本信息:男,1977年1月23日出生
住所地:浙江省临安市玲珑街道封畈村
诉讼请求:
请求贵院
1、 依法撤销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10)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83号判决书;
2、 依法查清案件事实并改判驳回被上诉人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审诉讼请求;
3、 依法同意将被上诉人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谓的“商业秘密”与上诉人使用的相应技术进行相似性司法鉴定;
4、 依法判决被上诉人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一、本案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不是《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的当事人,更没有实施侵权行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与该判决书所指称的“商业秘密”无任何法律关系,一审判决直接认定该判决书的事实明显错误
二、原审原告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诉讼请求超过诉讼时效
三、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
(一)原审原告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责任
(二)原审被告新发药业有限公司根本没有获取原告所谓的“商业秘密”
年份 |
姓名 |
序号 |
名称 |
2006年初 |
姜红海 |
1 |
制酶工序操作规程 |
2 |
D-泛醇岗位原始记录 |
||
3 |
泛醇岗位操作规程 |
||
4 |
分离岗位操作规程 |
||
5 |
3000吨流化床原始记录 |
年份 |
姓名 |
序号 |
名称 |
2006年初 |
陈雷 |
1 |
制酶工序原始记录 |
2 |
欧盟将在其饲料行业推行FAML-QS认证标准和制酶工段操作规程 |
年份 |
姓名 |
序号 |
名称 |
2006年初至2007年9月 |
姜祥鑫、马吉锋 |
1 |
泛酸钙生产系列操作规程(整本) |
2 |
喷雾干燥设备安装图 |
||
3 |
工艺规程图 |
||
4 |
水解操作记录原件 |
||
5 |
生物酶种子液 |
||
2006年初至2007年9月 |
姜祥鑫、马吉锋 |
6 |
精馏塔操作原始记录 |
7 |
转化操作原始记录 |
||
8 |
泛酸钙成品小样 |
||
9 |
新建水解原料及配料系统图 |
||
10 |
水解设备分布图 |
||
11 |
内酯精馏塔工艺流程图 |
||
12 |
萃取精馏塔条件图 |
||
13 |
再沸条件图 |
||
14 |
萃取塔平面图 |
年份 |
姓名 |
序号 |
名称 |
2006年初至2007年9月 |
马吉锋 |
1 |
有关喷雾干燥、脱轻精馏上的技术问题 |
年份 |
姓名 |
序号 |
名称 |
鉴定结论 |
2007年11月3日 |
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1 |
微生物酶法拆分生产D-泛酸钙工艺中的技术指标 |
以上信息的整体组合为“非公知技术信息” |
2 |
生产操作的技术方法和要点 |
|||
3 |
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
|||
4 |
5000T泛酸钙工艺流程图 |
四、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一)原审原告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谓的“微生物酶法制备D-泛解酸技术的商业秘密”已经被专利号为ZL200510123566.4在2006年6月28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全公开
(二)没有采取“保密措施”,不具有“秘密性”
1、原审原告自身提供的证据存在“矛盾”
2、原审原告“职工”提供的证据证明:原告所谓的“商业秘密”并未采取保密措施
(三)原审原告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谓的“微生物酶法制备D-泛解酸技术的商业秘密”是“公知技术”
(四)原审原告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证据一《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认定的国科知鉴字【2007】第90号《技术鉴定报告书》出具人刘刚“不存在”
(五)原审原告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证据一《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认定的国科知鉴字【2007】第90号《技术鉴定报告书》违反法定程序
五、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使用商业秘密事实认定不清、法律适用错误
(一)一审判决缺乏事实依据
一审判决书第16页第二段倒数第5行认定:新发药业有限公司明知姜红海、马吉锋行为系违法,使用上述商业秘密。
(二)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工艺与所谓“商业秘密”不同
(三)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申请将所谓“商业秘密”与其使用的相应技术进行相似性鉴定
序号 |
名称(新发药业) |
名称(鑫富药业) |
鉴定结论 |
1 |
D-泛酸钙生产工艺流程相关内容的技术指标 |
微生物酶法拆分生产D-泛酸钙工艺中的技术指标 |
向贵院提出相似性鉴定申请 |
2 |
D-泛酸钙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工艺的技术要点 |
生产操作的技术方法和要点 |
|
3 |
D-泛酸钙生产过程相关步骤的异常情况处理 |
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
|
4 |
8600T泛酸钙生产工艺部分流程图 |
5000T泛酸钙工艺流程图 |
六、一审判决书认定上诉人赔偿经济损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一)原审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缺乏法律依据
(二)一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损失缺乏事实依据
2、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承担经济损失额互相矛盾
3、原审原告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证据3《浙江中磊会计师事务所鉴定报告》与证据5《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鉴定报告》存在巨大差异
图1: 证据5《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鉴定报告》
图2: 证据3《浙江中磊会计师事务所鉴定报告》
原审原告提交的证据3、5存在明显矛盾
年份 |
技改研发投入(证据3) |
技改研发投入(证据5) |
两者存在矛盾 |
间接科研费用(证据3) |
间接科研费用(证据5) |
两者存在矛盾 |
专项课题支出(证据3) |
专项课题支出(证据5) |
两者存在矛盾 |
合计(证据3) |
合计(证据5) |
两者存在矛盾 |
- |
- |
- |
- |
- |
- |
- |
- |
- |
755,427.95 |
1,224,383.08 |
468,955.13 |
|
01 |
29,931.86 |
498,886.99 |
468,955.13 |
285,496.09 |
285,496.09 |
0.00 |
440,000.00 |
440,000.00 |
0.00 |
8,068,357.95 |
6,827,240.27 |
-1,241,117.68 |
02 |
6,531,415.16 |
5,290,297.48 |
-1,241,117.68 |
776,942.79 |
776,942.79 |
0.00 |
760,000.00 |
760,000.00 |
0.00 |
5,016,367.95 |
10,498,482.46 |
5,482,114.51 |
03 |
3,704,374.65 |
9,196,633.06 |
5,492,258.41 |
980,738.30 |
970,594.40 |
-10,143.90 |
331,255.00 |
331,255.00 |
0.00 |
4,475,983.87 |
4,249,991.30 |
-225,992.57 |
04 |
2,713,873.97 |
2,487,881.40 |
-225,992.57 |
1,230,849.90 |
1,230,849.90 |
0.00 |
531,260.00 |
531,260.00 |
0.00 |
4,710,759.37 |
2,584,080.35 |
-2,126,679.02 |
05 |
3,080,786.27 |
866,207.25 |
-2,214,579.02 |
879,973.10 |
967,873.10 |
87,900.00 |
750,000.00 |
750,000.00 |
0.00 |
4,340,191.76 |
4,340,619.93 |
428.17 |
06 |
2,841,401.95 |
2,841,830.12 |
428.17 |
1,198,789.81 |
1,198,789.81 |
0.00 |
300,000.00 |
300,000.00 |
0.00 |
4,190,815.02 |
5,633,580.47 |
1,442,765.45 |
07 |
2,848,112.30 |
4,043,491.27 |
1,195,378.97 |
1,302,702.72 |
1,550,089.20 |
247,386.48 |
40,000.00 |
40,000.00 |
0.00 |
31,557,903.87 |
35,358,377.86 |
3,800,473.99 |
合计 |
21,749,896.16 |
25,225,227.57 |
3,475,331.41 |
6,655,492.71 |
6,980,635.29 |
325,142.58 |
3,152,515.00 |
3,152,515.00 |
0.00 |
755,427.95 |
1,224,383.08 |
468,955.13 |
六、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向贵院提出针对原审原告所谓“商业秘密”的重新鉴定、重新质证的申请
(一)基于上述理由,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认为:原审原告所谓“商业秘密”根本不存在,国科知鉴字【2007】第90号《技术鉴定报告书》存在诸多违反法律程序的瑕疵,因此申请针对原审原告所谓“商业秘密”进行重新鉴定。
(二)上诉人被告新发药业有限公司认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不是《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的当事人,更没有实施侵权行为,被告新发药业有限公司与其所指称的“商业秘密民事侵权”无任何法律关系。因此向贵院申请重新质证,包括提交“商业秘密鉴定的鉴材、载体、内容”、鉴定报告等。
(三)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认为:原审原告单独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鉴材”没有经过原案双方当事人质证、更没有经过本案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质证,程序明显违法。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
日期:2012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