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年的“龙抬头”龙头会抬得更高吗?

(2012-02-23 08:13:06)
标签:

北京

民俗

二月二

龙抬头

老北京

春龙节

引龙

阳光杰文

杂谈

分类: 热点话题

龙年的“龙抬头”龙头会抬得更高吗?传统“二月二”风俗

    今天是壬辰龙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龙抬头”的日子;大家都企盼今年的“龙头”我们能抬得更高,不老是说要“更高、更强”吗?可今年的国内外形势却一点都不令人乐观,用温总理的话说是: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网上甚至有人发帖子,举出中国1976龙年的诡异:唐山大地震、朱、周、毛的同年离世;煞有介事地“预测”:龙年不吉,流年不利!其实还是那句话——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不能自己给自己徒增烦恼耳。还是希望“引龙为民”吧!

    还是说说传统的“龙抬头”吧。过去,老北京过年,从腊月开始直到过了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新年庆典活动才算正式结束。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上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据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春耕就该开始了。因此,二月二又叫“春龙节”。中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不但京城如此,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华人也都保留着这个“讲儿”。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二月春回大地,正是农事之始,人们祈望丰收,也祈望龙出而使百虫蜇伏,人类免于病疫。

    龙抬头这天各地还有“引龙熏虫”的活动,清《帝京岁时纪胜》云:“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熏虫”。老北京人还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的说法。人们将过年时祭祀用剩下的蜡烛,点着后,照射房案及墙壁以驱逐蝎子、蜈蚣等毒虫。这天还用龙来称呼食物和各种活动。如春饼叫“龙皮”,水饺叫“龙耳”,面条叫“龙须”,米饭叫“龙子”,馄饨叫“龙眼”,肉卷馍叫“懒龙”;甚至做春饼时,还要在饼上做出龙鳞来,叫“龙鳞饼”。妇女们在这天不做针线活计,说怕伤了龙的眼睛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