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东交民巷法国公使馆一百年的“前世今生”

(2010-10-08 22:43:39)
标签:

北京

民俗

江米巷

东交民巷

法国使馆

原创图片

阳光杰文

杂谈

分类: 记忆北京

北京东交民巷法国公使馆一百年的“前世今生”

                                                            1900庚子年前后的法国公使馆
    东交民巷,在历史上曾称东江米巷。元朝以后,东江米苍是江南粮米聚散之地,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将原江米巷改建为一条长街,因建正阳门,将江米巷拦腰分为两段,东段为东江米巷,西段为西江米巷。东江米巷西起正阳门,东到崇文门。据有关史料记载,东江米巷在明清两代时曾是王府官署所在之地,如钦天监、太医院、詹事府、翰林院、理藩院、太仆寺、醇亲王府、裕视王府、肃亲王府、安郡王府等。
    清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卖国求荣,此地逐渐变成了外国列强的驻扎地。1861年英、法公使抢先进驻北京,并在东江米巷建立“公使馆”。东江米巷从此改称东交民巷。东交民巷也就从这时起禁止中国老百姓出入,成为了外国列强们的租界地和“国中国”。
    法国公使馆原址位于东交民巷与台基厂交口的西北角,现为15号。这里原是纯亲王府的宅地。清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法军占领了肃王府,11月签订《北京条约》,允许法国在北京设使馆。法公使葛罗即要求“租”此府为其使馆。因第一代肃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清朝开国功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事关大清脸面,清政府难以接受,提出可将宗室景崇府(纯公府)租给法国。法使拒不接受,奕欣同意其可自行修葺,并准许在府西花园空地自建房屋,一切修缮费用,均在每年一千两租银内扣除,法方才同意。咸丰十一年(1861年)2月,法公使布尔布隆派参赞哥士耆进京主持修建事宜。3月25日,法公使由天津抵京,进驻纯公府。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义和团围攻使馆区时,法使馆内部分建建筑被毁。《辛丑条约》后,法国使馆范围进一步扩大,将柴火栏胡同以南、原法使馆西北部的民宅区并入。使馆现占地东西约122米,南北约217米。原使馆主楼位于距大门约140多米处。现存的原建筑有大门,东1、东2、东3、西4共四座官邸及院内汉白玉莲花喷水池等。
北京东交民巷法国公使馆一百年的“前世今生”
                                                                  今日法公使馆原址景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