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时代的变迁改朝换代,北京的语言也跟走马灯似的发生着变化。有些曾流行的词儿转脸儿就没了。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80后和90后们,你也未必知道“倒卧”这个词的意思。
老北平说的“倒卧”,是指冬季天儿,由于饥寒而倒毙在街头巷末的流浪汉们。那时,北平气温寒冷,夜里出门经常能看到无家可归的“倒卧”横尸街头。等天一亮,辖区的“片儿警”赶来,先问问有没亲属和相识,然后填个单子,半领破席一盖,就抬到城外乱葬岗子埋掉了事。
父亲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四十年代,在北京珠市口的一家茶叶店傍晚打烊时分,一个河北壮汉敲门要买茶叶。伙计说:“上板儿了不卖了”,壮汉央求说:“谢谢大哥了,我今晚就要赶回河北老家,您开门卖我半斤吧。”伙计说:“不行不行!都结账了.....”门儿始终没开。您猜怎么着?那河北壮汉那个气呀,于是他拎起了十步开外的一个“倒卧”堵在了茶叶店的大门口,嘴里说:“叫他妈你不卖.....”就气哼哼地走了。第二天大清早,就可想而知了:警察和看热闹的百姓把茶叶店围了个水泄不通,掌柜的和伙计们此时此景全晕菜了......
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前些天下大雪我们在城市立交桥和桥洞下,又看到了“久违”的“倒卧”!可怜!对此事社会的反映却异常的冷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