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根大舞台的市场定位在北京“真的”“跑偏了”!

随着刘老根大舞台在北京前门地区的落户,誓言要整出“徽班进京”阵势的赵本山最近着实赚足了“眼球”。开业的大碗云集印证了老赵“小品王”的人气和“黑土地的魅力”,连“资深中国第一主持人”赵忠祥都低首讨要“小沈阳”的签名可见老赵的影响力之大“令人刮目”。
曲终人散,开业红火之后的市场恐怕还是要“真金白银”的市场检验的,刘老根大舞台将面对两个尖锐的挑战:一个市场的挑战,一个文化的挑战。此时“刘老根”要练的“内功”如果“跑遍”,只靠市场炒作和明星的“人气”是“治不了病的”。
目前刘老根大舞台市场疑似“跑偏”的“症候”有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跑偏”
刘老根大舞台与前门大街改造犯了同样的“毛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市场价格“不市场”。自从前门大街开街以来整街的现状是“人头旺,生意不旺。”试问:“不到一里地的当当车票卖20元一张,价格是不是定的忒离谱了?”正如一位北京市民说的,“我从德胜门到八达岭坐空调大巴全价不打折才15元,一站地收20元,难道是老佛爷的金銮驾?看来不是我脑袋进水了就是他们脑袋进水了!”
反观刘老根大舞台平均400元的票价是否真是“货真价实”哪?据北京晨报报道,看过演出和没看过演出的观众普遍认为:“贵和不太值”。目前在北京许多高档洗浴中心都有类似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表演,价格一般含门票、洗浴和用餐均价在100——200元之间。“二人转”表演在北京火过多年了,主要的卖点是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节目。刘老根大舞台要想在此形势下超过这些“洗浴中心卖场”从场地和演出内容及提供的服务来看:很难,真很难!
二是文化“跑偏”
北京这地界儿历来是卧虎藏龙的地方。从王公大臣到贵胄富贾,八旗遗少和平头百姓都爱玩、爱热闹;可他们有钱没钱都“讲究”,讲究啥?文化。唱京剧有“票友”和“玩票”,三教九流喜欢大鼓和相声。北京文化的积淀有好几百年,经历代发展根植于民间。不容置疑,赵本山把“二人转”带向了全国,但相对而言“二人转”与传统京剧和北京曲艺等比较还没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文化底蕴还差。地道的北京人更喜欢“角儿”和明星的“范儿”。虽然“小沈阳”火了,但是,那是靠“春晚”的强势和赵本山的“耀眼”带来的;“二人转”真的落地后,缺乏北京文化的“地气”要想持续红火:不容易。
三是环境“跑偏”
刘老根大舞台地处珠市口大街上,此地是东西南北交通的一个咽喉要道;由于前门大街改造的缺陷,这里经常拥堵不堪。身居此地决定了卖场的“气场”“乱而非赢”,虽然剧场门前的大路向北直通天安门广场,可两广大街把“南方”的出口完全“封死”——使刘老根大舞台处在“丁”字路口的西边一隅,“气场”的确有点“差强人意”。如开业当天为了“防乱”有百名警察维持秩序,周围也执行了“交通管制”。可是以后每天的例行演出总不能天天“管制”吧?刘老根大舞台的原址是小江(小蒋)胡同的阳平会馆,多年以来是商贾出没的地方。其环境基调是以灰色调为主,演绎出一种稳健和收敛的文化内涵。而刘老根大舞台以夸张的“中国红”为门面,虽然突出了节日般的“喜庆”,但与周围环境不太协调,显得“燥”和“闹”。有点儿让人踏实不下来。
四是内容“跑偏”
无容置疑刘老根大舞台靠着赵本山的口碑,其主打的“二人转”表演赢得了北京许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但是面临节目的创新,如何避免其他卖场“二人转”的“低俗”又要凸显它的品牌影响力——单纯靠“小沈阳”们“称门面”确实“令人生疑”。因为一般而言,我们看于魁智的表演可以“百听不厌”,可“二人转”就似乎“差点儿”了。不是瞧不起咱“黑土地”的艺术,而是“二人转”本身艺术形式所决定的:“二人转”它就不是“阳春白雪”的“玩艺儿”!北京有众多的票友在津津乐道地“玩票”而“小沈阳”的“粉丝”们有多少能够接受其高额的票价那?虽然“二人转”表演登上“春晚”,登上了“大雅之堂”,但是你不能否认“二人转”在北京“落地”容易,要想“生根”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亦。
此乃寄语北京刘老根大舞台的策划者们,我这厢有礼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