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收藏家成震后最大“牺牲品”
玩家呼唤出台相关收藏品保险条例
一场大地震给四川的民间收藏家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一瞬间,“四川瓷器收藏第一人”岳玉明收藏的瓷器、陶器和古化石碎了一地;初步统计,“大概损失了几百万。”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突发8.0级大地震,有着“四川瓷器收藏第一人”之称的岳玉明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的发生。几年前,他在老家成都市新津县创建了一个西南岳氏会所,会所里主要陈列了瓷器和古陶器。“地震发生时,我坐在办公室里。只见房子剧烈摇晃起来,摆满各式古玩的博古架也跟着抖,一瞬间,所有的东西都哇啦啦地往下掉。”岳玉明冲过去,但已经无能为力。“看着砸,根本没办法,抓得住这个就抓不住那个。”隔了多日,岳玉明依然沮丧得要命,“几秒钟时间,全完了!”
那一时刻,同为古玩收藏家的诗人钟鸣,正在位于成都的家中上网。他家在顶楼,复式的房子,楼上放着他收藏的三星堆的玉石器。钟鸣说,地震到来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摆放在博古架上的古玩被狠狠地砸到地板上发出的清脆响声。刚听到响声,他以为是正在楼上打扫的清洁工失手把东西摔了。还没等他起身,身边的电视机、音箱和柜子等全都砸了下来,他这才反应过来:地震了!他推开门就往外冲。后来他斗胆回了趟家,看到楼上摆放的古玩全被砸了,才傻了眼。“损失惨重啊!”电话那头,他一遍遍喟叹。
来自四川文物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共有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4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地震而遭受破坏。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州领报修院、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坍塌;绵竹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古建筑、理县桃坪羌寨局部垮塌。此外,馆藏文物损失1800件,国家三级以上文物损失151件,另有部分文物尚未鉴定。“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损失巨大。”刚从四川回到北京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一脸愁云。
成都是中国西部古玩收藏重镇,素有“收藏第三城”(前两城是北京和上海)之称,拥有百万收藏大军,专家古玩商户超过一千户。四川省收藏家协会拥有2000多名会员,从瓷器到各式构件,收藏范围包罗万象。地震发生次日,协会派人前往都江堰、什邡和绵竹等地调查,“现在还没有反馈意见,具体损失多少还不清楚,但多多少少都有损失。”
钟鸣说,“一百万个收藏家,每人损失一件,就了不得了?”
未雨绸缪,作为一位收藏爱好者,或者家中存放了一些古董(如古代瓷器、古玩),以及名贵的字画等,该如何投保呢?
一般说,对于字画、古董、古代家具等收藏品,藏家可以到各家财产保险做一个特别咨询。因为在普通的财产险条款中,这些宝物都不在承保范围内,只能以藏家与保险公司作一个特约财产投保的方式才能进行。
藏家与保险公司双方达成基本意向后,保险公司会派专门的核保人员上门为这些宝物估值核价,甚至动用专门的鉴定专家去“鉴宝”。如果双方能够就宝物的投保金额达成一致,那么就可以特别为这一个或多个宝物制作一个“特约财产保险条款”,互相约定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等相关事项。
而在费率方面,普通的金银珠宝首饰和家中所藏现金,一般都在千分之一左右,但对于古董、字画、古典家具等特约财产,则是按照物品本身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浮动费率。
不过,由于收藏品附加价值较高,同时存在一定的升值可能,所以很可能出现投保当时约定的价格双方都还满意,但投保后由于这些收藏品快速升值,结果理赔时出现纠纷,所以目前各家财险公司在私人收藏品保险方面的业务开展得很少。主要还是针对大型的珠宝或收藏品展览给出的一揽子保险方案较多。
而个人收藏者投保方面目前仍属于空白,许多收藏者在灾后都表示,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收藏品保险条例。“这首先是对藏品负责,也是对国家文物负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