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劝和小组》:“老戏骨纵队”专治各种不睦

(2013-03-02 14:20:33)
标签:

娱乐

分类: 逗闷子

《劝和小组》乍一听,以为是国际争端事件中的调停小组,或者是国际维和部队中的分支机构,其实不是。《劝和小组》和赵本山唱的一首主题歌很匹配:“我们屯子不咋大,有山有水有树林,邻里乡亲挺和睦,老少爷们挺合群。”其实,《乡村爱情》里的乡亲们都挺个性,不是有怪癖,就是有驴性,不到大结局时候决不大团圆。为什么刘能、赵四一路鸡飞狗跳?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劝和小组”。《劝和小组》把乡村换成了城市街道,五个年龄、禀性各异的组员在居委会的领导下,悉心调理家庭矛盾,专治各种不和睦和不合群。

《劝和小组》:“老戏骨纵队”专治各种不睦

《劝和小组》的阵容搭配,最能体现两岸三地的文化融合和人力资源整合。归亚蕾是来自台湾的金马影后,早年间以演琼瑶女郎起家,中年以后又在内地闯出一片天,既能苦情戏,又能女王范儿,在这部剧中收敛霸气成了“简奶奶”。鲍起静是来自香港的老戏骨,很多人知道她是因为前两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那个困苦的师奶角色给她带来金像影后的荣誉。其实她早在1980年代就有一部电影风靡大江南北,电影的名字叫《白发魔女传》,她演的是女魔头练霓裳。在《劝和小组》里,她成了慈眉善目的“李奶奶”。潘虹、吕中、高明和杜雨露是内地的表演艺术家,潘虹是80年代的金鸡影后,吕中是北京人艺的话剧台柱子,高明和杜雨露都是越老越红,三人名下均有长长的好作品清单。除此而外,还有一票年轻明星加盟。


内地电影市场是华语电影的最大票仓,内地电视剧一年1.7万集的产量也形成了巨大的吸附力,所以《劝和小组》才能把背景迥异的明星聚合起来,致力于解决社区内的小矛盾。把老明星聚在一起的是游走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于荣光。1985年,京剧武生出身的于荣光主演了电影《木棉袈裟》中的反派,从此进入电影圈。后来,他不断地在港片中出演反派。再后来,他随北上的港人一起回归内地,工作重心也转向了电视剧,投资、制作、导演、主演一肩挑,推出了《翡翠凤凰》《护国军魂传奇》《木府风云》等一批云南特色的作品。既有在香港做动作明星的经历,又深谙内地影视运作规律,于荣光的人生跨度和经历,为他驾驭混搭团队带来了文化便利。


《劝和小组》里说的都是凡人小事:一个男人因为常年遭受老婆的“压迫”,决定跳楼轻生;另一个男人年过40岁仍然不通世务,时不时做着“大学才子”的美梦;一个富二代女孩儿,心中留有家庭破碎的创伤;一个穷二代男孩儿,心中藏着投考电影学院的梦想...各有各的困境,各有各的软肋,各有过不去的坎儿,也各自奋发有为,劝和小组的成员一边为邻里街坊解决问题,一边和自己的问题不屈不挠地抗争。文似看山不喜平,劝和小组也总是不能一击中鹄。他们先让失和的人们更加不和,失控的矛盾更加激化,燃烧的火焰更加熊熊,然后再手忙脚乱地找病根,查症结,出绝招,下猛药,让人们归于和睦,让问题归于消除,让大火归于寂灭。


这样的故事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反派。都是文化冲突,性格冲突,思维方式的冲突,一旦换位思考,以情动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事情便会向好的方向转化。破镜能够重圆,梦想能够飞扬,断翅的天使能够重归天空之城。这部剧既是连续剧,也是单元剧,一个单元一个核心问题,一个核心问题周围又缠绕着几个次要问题。剧情推进就是一个又一个问题被消灭的过程,人物的性格就此显形,人间的温暖就此传送。


这是个矛盾多发、处处冒烟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被各种糟心事缠绕着,焦虑是常态,幸福是例外。这部电视剧以化解窝囊气和输送正能量为出发点,有些道理人人都懂,但通过戏剧方式表达出来,通过真人秀演示出来,或许就有不一样的领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