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葛二蛋》:抗战系成功学教程

标签:
黄渤童瑶娱乐 |
分类: 逗闷子 |
今年年底,贺岁档三部港片战《泰囧》,胜负尚在未定之天。电视剧也是群雄并起,隋唐、佳人、二蛋、飞鹰一通混战。电影有电影的戏眼,电视有电视的看点,但从大银幕一路火到小荧屏上的是两个人:演员黄渤和编剧束焕。他们是《泰囧》的主演和编剧之一,也是《民兵葛二蛋》的男主角和第一编剧。《泰囧》正在向着华语片单片票房记录发起冲击,“葛二蛋”则在和“程咬金”争夺收视冠军的宝座,几经拉锯,此起彼伏。
韦大军导演的《民兵葛二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仅听名字就知道,它和《我的兄弟叫顺溜》《我的父亲是板凳》成一系列,讲述傻小子在革命路上的跌跌撞撞。葛二蛋和顺溜都是抗日题材,而且有一层更深的血缘关系:都是小马奔腾公司出品。两部戏都有喜剧风格,但旨归落脚点不同:“顺溜”探讨了革命一兵和铁的纪律之间的冲突龃龉,最后以顺溜牺牲的悲剧告终,朱苏进的剧本颇有文学性;“葛二蛋”尝试了用职场剧的手法来表现抗战题材,最后“跟对了师傅”的葛二蛋(黄渤)完胜麦子(高虎),整部剧更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
《泰窘》是类型片,紧紧依托观众的HIGH点布局。《民兵葛二蛋》是类型剧的变种:传统抗日剧聚焦于国仇家恨,以表现正规军、游击队或者土匪打鬼子为主要内容,而这部剧中仅以抗日作为舞台背景,说的是性格不同的两个小子比攀高、赛进步的故事。民兵团和皇协军如同两家公司,而赵队长(李梦男)和吉田(小黑)如同两家公司的老板。鬼子当然还是可恨,三光政策不改,但这已不是重点,他们成了葛二蛋和麦子斗争的劫材和筹码。与鬼子不共戴天的主张也没变,只是二蛋和麦子的性格冲突成为了推动剧情的动力。
善良直率、正义感强的二蛋,也有浮滑和顽劣的一面,但因为本性纯良,在八路军赵队长的引导下,做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职位也不断攀升。心思歪斜、不择手段的麦子,加入伪军之后与坏人厮混,有查五的前提携后作对,有吉田的又打又拉,贪婪主宰了他的心,良知渐渐泯灭,也一路高升当上了伪军头子,但终归还是逃不脱人民的审判。就这样,本剧把抗日和职场两个类型剧混搭调和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麋鹿的样貌:不像抗日剧那么血腥和沉重,却也没有荒腔走板。也不像职场剧那样时尚偶像,却又暗合成功学上的道道。二蛋一直嬉闹无赖,麦子一直“苦大仇深”,终极对决发生在两人之间,一胜一败既是阵营选择的必然,也是性格决定了命运。
鬼子没那么可怕,伪军没那么可恨,这两股势力的卡通化是新鲜的。女友特别野蛮,男主特别草根,这些设计是影视作品里常见的。许久不见的童瑶比任何时候都像章子怡,因为“孟喜子”的扮相活脱脱就是《我的父亲母亲》里的“招弟”。而黄渤经过这部电视剧的地毯式传播后,那张特色鲜明的脸将不再局限于被电影观众熟悉,而是走向了人口基数更为庞大的电视收视群体。在中国,除了少数顶级巨星,没有经过电视剧洗礼的电影明星的“抓地性”有限,《民兵葛二蛋》对黄渤演艺道路的意义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民兵葛二蛋》的高收视意味着,编导对类型剧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功。这部带有明显喜剧风格的作品,没有太多微言大义,但对观众来说却是能盯饱的娱乐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