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山大地震》何以如此蹂躏人心

(2010-07-06 13:54:17)
标签:

冯小刚

徐帆

陈道明

张静初

娱乐

分类: 讲理的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蹂躏人心的电影。影片说的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地震而裂成碎片。父亲(张国强)倒在瓦砾之中,儿女被压在一块楼板下,母亲(徐帆)在二者只能救其一的必答题面前,无奈地选择了弟弟。母亲从此生活在歉疚和悔恨中,幸存下来的女儿留下了一道心理阴影。

《唐山大地震》何以如此蹂躏人心
    唐山大地震的主冲击波维持了23秒,这23秒在电影里转化成了四分钟的山崩地裂。好莱坞的灾难片看得多了,但看着中国式建筑坍塌、萎落、化为齑粉,那种感同身受无可比拟。更重要的是,影片从这一刻起进入无法逃避的伤情段落,总有一种力量让人心头大震。

 

    女儿家总是心重。虽然只是刚刚上学的年龄,但母亲一句“救弟弟”,使她的心彻底冰封。天灾压顶,劫后余生的人本来就郁闷难遣。更何况,一个童稚的心灵遭到了亲人的“背叛”。她不可能体会母亲的两难和心碎,她只知道自己被无情地抛弃在废墟下面。小女孩儿眸子里的光彩慢慢熄灭,让人情何以堪?

 

    女孩儿带着对母亲和世界的怨恨,“隐姓埋名”地进入领养她的家庭。养父(陈道明)和养母(陈谨)给了她浓浓的天伦之爱。她仍然像拒绝融化的冰,每每被半夜的噩梦惊醒。长大成人,恋爱生子,她带着一腔的决绝消失又出现,当养父再次让她去找生母时,她说出了令人肝肠寸断的台词:“我不是记不起,而是忘不掉!”可见,化为废墟的城池可以重新挺立起来,而人的心一旦散碎成片,就再也难以收拾。略感遗憾的是,女儿这条线本来很有戏剧性,但删减得太多,出现了明显的跳跃感。

 

    留在唐山的母亲一点儿也不比她活得容易。家园得到重建,她心里装的还是死去的亲人。不是没人要,她的世界里无法容下另一个男人。她的儿子奋斗成了一个有型有款的人,她还是不肯离开安放灵魂的老房子。当中国人普遍热火朝天地向着新生活飞奔时,她形容枯槁地承受着一次次心灵的余震。在孝顺的儿子面前,她的坚持近乎不通情理,她实际上是用自虐来求得畸形的安宁。

 

    影片由幼小的女儿对母亲心生怨恨始,由成年的女儿和苍老的母亲和解终。多年以前,台湾哭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引爆了中国人的泪腺,而这部影片也可以根据其主线命名为《女儿再爱我一次》。这路影片最容易拍成为催泪而催泪的滥情片,但《唐山大地震》一路娓娓道来,充斥着沾满人间烟火的细节和时时引人触动的情愫,绝无刻意向观众邀约眼泪的煽情化处理。相反,它时时节制、每每收敛,每当我以为它要进入撕心裂肺的号啕时,它就镜头一转,轻巧地进入了下一个场景。

 

    这其实是高明的手法,让观众跟剧中人哭成一片那是电视剧的做法,电影就是要引而不发,那种缠绕氤氲、无处伸张的悲伤最是打动人心。当然,情感的水位不断上升之后总要决堤,在墓碑林立的死难者陵园里,重逢的母女实现了泪眼相望的和解,也放出了大快人心的悲声。

 

    除了这条主线,沿路还铺设了很多情感“炸点”。奶奶(吕中)对儿媳(徐帆)的体谅,养父对女儿的疼爱,无不搅动人心。“养父”发飙痛殴“薄情郎”的时候,一种无比快美的情绪弥漫开来。“女儿”张静初和“弟弟”李晨重逢的时候,一种苍天有眼的庆幸感让人坐立不安。两个第三代都叫“点点”,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有一种冥冥之中“点对点”的奇妙。

 

    除了情感表达丝丝入扣之外,这部电影的制作也处处有心。七十年代唐山似曾相识的市容,一上来就确立了精工细做的质感。时光飞逝,转眼已是1986年,儿子的房间里不经意出现了马拉多纳的海报--那年的世界杯是为他而设的。镜头再一转,刘欢唱起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再一转,那英在春节晚会上高歌《青青世界》。最大众化的亲情感受和最标志性的集体记忆不断相遇、相撞,一幅当代中国的悲欢离合画卷浮现眼前。

 

    徐帆说着一口地道的唐山话,沉稳地奉献了影后级的表演。她不是第一次说这口了,早在冯巩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徐帆就操练过这种口音。吕中说的是山东话,把个面冷心软的婆婆演得十分到位。陈道明说了普通话,他在片子里一共爆发了两次,每次都在点子上。张静初的气质够冰冷,她往那儿一站,不怒自怨。李晨的气质够阳光,可还是不能照亮母亲阴郁的心。

 

    这是一部能调动国人公共记忆的史诗电影,也是一部能引发公众情感共鸣的主流电影。它的票房大卖和拿奖如麻是可以预期的。以往,冯小刚总被认为是一个喜剧类型片的高手,这一次,他向世人展示了记录民族心灵史的超强内力。23秒的天变带来了32年的分断之痛,太阳落下,太阳升起,那些残破的心灵被影象永远地留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运气好一些,这甚至可以成为冯小刚电影冲出亚洲、感动世界的急先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