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宝黛钗第一印象

标签:
李少红娱乐 |
分类: 讲理的 |
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厅第一时间看了新版《红楼梦》15、16集。只看两集,观感是散碎的,而且也未尽准确。《红楼梦》是散点式或者说全景式的,不像线性叙事的《水浒传》那样有明显的起伏。对于这样一部“反高潮”的电视剧,这两集选得很见匠心:主要人物基本亮相,主要人物的心思赫然流泻,有冲突激烈的“打戏”,有平静外表下波澜滔天的内心戏。
宝玉和黛玉出来没多久就互认了“知己”,仕途经济的混帐话被他们“同仇敌忾”。宝钗一听说金钏跳井之事,第一反应就是去劝慰直接责任人王夫人。王夫人素日以心善的菩萨自居,为此事正慌乱着手脚。宝钗当真能说会道,几句话就给她卸去了心理负担,并且贡献出自己的衣服装裹金钏,让王夫人刮目相看。用过去的话说,她几乎是用这一席话就“爬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袭人也不落后,在王夫人面前这通长篇大论,大道理讲得惊天地泣鬼神,而且还承担了替王夫人“卧底”的任务。凭这席话,她几乎奠定了“宝二姨娘”的地位。
为了金钏跳井和琪官失踪的事,贾政雷霆震怒,痛扁宝玉。王夫人哭得委顿在地,老祖宗气得横眉怒目,老演员们收放自如,端的有戏。为了还原小说中的年龄,新版《红楼梦》选的主角普遍低龄,这虽然会带来演技稚嫩的问题,但却多了少年们的天然去雕饰。问题是,小一辈的年龄对了,父辈们的年龄就不登对了,“贾政”许还山和“王夫人”归亚蕾,一个过了七十,一个接近七十,而“小宝玉”于小彤不过13岁,这是明显的“老来得子”。
如果不考虑父子传承的问题,小宝玉还是有贵气和灵气的。姚笛的“凤姐”比老版漂亮了不少,但她在演技上还需要向邓婕学习。看黛玉和宝钗的第一眼让人有些恍惚,小说中钗肥黛瘦,电视剧里却反了过来,蒋梦婕圆润,李沁清瘦。等她们“活动”开来,气质还是靠谱的:黛玉忧郁,宝钗干练。
服装、器物、建筑、外景、布光,有一种可以预期的精美感,作为一部大制作的经典翻拍剧,这是必须的。新版的音乐不同于老版的中国风和沉郁基调,带了明显的西洋风格和呢喃感,黛玉出场时风格化的主题音乐对人物的情绪有烘托作用。所有的女主子都是“金钱头”,所有的女下人都是正常型。主子们刚出来时,观众如同进了戏园子,有一种疏离感,过一会儿就习惯了。
总的来说,新《红楼梦》不同于新《三国》的“旧瓶新酒”改编法,而是严格按照小说来安排剧情和台词的,即使实在不好转化为剧情和台词的心理活动,也用旁白来补足。这方面,《红楼梦》不必担心卷入“忠实”与否的旋涡。只是两集实在太少了,眼前流过的是一些精致的碎片,难以感知全剧的分量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