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行——觉苟荀到伊图里河

(2012-07-02 16:55:52)
标签: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分类: 北疆岁月

莽莽兴安岭横跨内蒙古黑龙江两省区,其中内蒙境内的铁路叫牙林线,黑龙江境内的是嫩林线。说来有缘吧,我中小学都是在牙林线,然后到铁道兵连队参加修筑嫩林线。这两条铁路构成大兴安岭林区铁路网

上中学时,班里有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坏小子叫二癞子,是通勤生,有一次他问“你家在哪儿?”我答“觉苟荀啊”。他故作惊讶状,“叫狗训了”?大家哈哈大笑。那时通勤生人多而且抱团,我是住宿生势单力薄,所以很生气但没办法。后来,我们却成了好朋友,下乡还在一个队,这是后话。

觉苟旬车站曾经是牙林线最小的一个站,大概连三等站都不是,火车只停一分钟。它的站叫“大其拉哈”,后站叫“喀喇其”,沿途还有“库布春、索图汗、库都尔”等,名字都是怪怪的,据说是蒙语。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站名的真实含义。现在,“觉苟荀”三个字在铁路列车时刻表上已经消失了。大概没有人会再记得它,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为它保留着一块园地,那园地里,就是我童年和少年的美好时光。
http://s6/middle/53c714a5hc3d50170f415&690

 

那时觉苟荀是一个小林场隶属于牙克石林管局伊图里河林业局。林场办公室是红砖房,其余的房子都是板夹泥干打垒。居民基本都是林业工人,铁道北是林场机关、商店、检修所,还有铁路工人居民。铁道南是林工人居民区,因为居民区中间有一条清亮亮的小河流过,所以居民区又分河东河西两块。

我家在道北,紧邻火车站和贮木场。小时候每天都听着林业工人喊号子抬原木装火车,上小学的时候就在林场小学,一排平房,一个操场,操场中间秋千上悬挂着一钢轨,敲钢轨发出当当的响声,传出很远很远,大家就上课了。

印象最深的是张庆恩老师,外号“老阴天”,听外号就知道是很严肃很严厉的人。记得我看《铁道游击队》小说,就是在他那儿借来的。在张庆恩身上,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一些热爱学习、不甘贫困、严于律己的精神。那时的小学同班同学,记得姓名的有刘万平、阴连明、王炳乾、辉、顾春来、赵灵艳、李红英、张桂兰、高炳云、赵玉玲、林桂兰、林玉玲……高年级的有高炳河、姜长民、杜少印、李学安,低年级的有张文成、朱广坤、宋成涛、马成、王意文、王亚琴……还有谁,还有谁啊???

我在辽北出生,觉苟荀上小学,中学才出去到了伊图里河。才知道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林场,不是每一座山山上都长着郁郁葱葱的落叶松和白桦林还有兴安杜鹃和越桔——现在大名鼎鼎的蓝莓。
http://s8/middle/53c714a5hc3d505d21417&690

 

觉苟旬坐一个小时火车就到了伊图里河,伊铁中初、高中在一起一千多人,到处是朝气蓬勃青春气息,心里说不出的兴奋和冲动。同一宿舍的有来自金河的高运生、魏善路;来自大其拉哈的周升昌、张武成;来自潮源的孙家明;来自牛耳河的姚志训、徐永发等人。通勤生除了前边说过的二癞子,还有宋长禄、张英丽、佟志远、杨忠义、姜永茂、张亚凡、王树鹏……

女同学?叫得上名字的更多了,漂亮的和比较漂亮的,这里就不一一点名了,理解吧!

http://s16/middle/53c714a5hc3d50785d98f&690

这是上个月到伊铁中校园拍的照片,满目凄凉,野草疯长,不见人迹,徒增悲伤。

196974日,伊铁中学生第二批下乡,因为我是长子,于是报名下乡。母亲有一些伤感,父亲照例没有说什么,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于是收拾行李准备出发,那一年17岁。

我们下乡是到内蒙阿荣旗图布新公社保国大队伊铁中的学生坐了一列火车,浩浩荡荡啊。

说到下乡,眼泪哗哗的……

http://s16/middle/53c714a5hc3d50937ee8f&690
现在从车站到铁中的小路,还有路边的野花——好像野罂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