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互联网 |
网民4亿时代的危机:人均2.5字节每秒的宽带网速
中国网民: 404 000 000
出口带宽:8660 000 000
上面这俩天文数字,出自新浪科技4月22日下午消息,据工信部的最新互联网产业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总数已达4.04亿,国际出口带宽达86.6G比特每秒。
工信部今日举行了2010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运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此间称互联网产业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明显提升。会上披露了上面这两个数字。
折算一下,每个网民出口带宽,人均21b/s(2.5字节/s)。
谁敢说这个是好事呢?
既然4亿网民已经来了,相比10多年前筚路蓝缕的创业,堪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个4亿时代,毋庸置疑,充满机遇。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从这个时候开始,互联网也面临新的危机了。
1.增长危机:互联网增长乏力。
祝军披露的数据称,1-3月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这个数字持续3年了,涨不动了。根据我对CNNIC公布数字观察,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从2007年7月到现在,在CNNIC调查历史数据中,为期两年中,网民数字增长基本呈现直线,三个月的增长的级差约为0.2-0.25亿之间,半年级差约为0.4-0.5亿之间。为此去年专门撰文记录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6b1020100hlg4.html),原因是什么?这里不做分析。国家统计局经常发布的数据,很搞笑。工资明明在跌,它会说全国人民收入在涨;房价明明涨的离谱,它会说控制的非常有力;被拆迁人民的遭遇十分不幸,它会说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在提高。CNNIC的发布的这个网民数字,让我感觉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的判断就是,网民高速增长的势头已经早就没有了,涨不动了,增长乏力。不信我们可以打个赌,今年4-6月,网民增长量必然还是2000-2500万之间。
2.发展危机:网络的发展非常不均衡。
上面说了,每个网民出口,人均21b/s。这足够解释,为什么我们访问国外网站,会常常感觉好像在便秘。86.6G数字乍一看的确挺大的,但是人均一下就完蛋了。我们常常自豪是网络大国,4亿网民啊,市场那个大啊,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市场,非常的营养不良,有的地方肥的流油,有的地方非常贫瘠贫瘠的一毛不长。不幸的是,流油的地方,越来越少,基本被瓜分完了,剩下的都是贫瘠的地方。这些贫瘠的市场,反而都是信息饥渴症非常严重的地方,比如农场、边远山区、内陆……。贫瘠地区的人们一上网,网民数字蹭蹭往上长,人均带宽就唰唰往下跌。
3.使用危机:网络速度严重不足。
一年前,美国通讯业工人协会发布了一个网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韩国互联网网速在全球居首位,平均传输速率达20.4兆位/秒;日本次之,为15.8兆位/秒;瑞典12.8兆位/秒,排名第三。而中国则远远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排在第71位,平均速率只有1.774兆位/秒。换句话说,全球网速韩国比中国快10倍还多。统计数据表明,韩国和日本是平均网速最快的地区。我们都知道,自行车是没法跟法拉利竞争的。网速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网络实力。近年来,韩国和日本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每年均保持20%以上的飞速增长。而中国,受政治、经济等等因素制约,带宽扩容跟不上。国家出台一些奇怪的规定后,产业反而降温了。
看看现在的美国,根据Akamai前几天发布的全球互联网速度的报告,美国互联网有三个区域值得关注。这三个区域是:伯克利(平均速度18.7Mbps)、北卡罗莱纳州的教堂山(平均速度17.5Mbps)、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平均速度17.0Mbps)。这些区域的互联网最快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拥有大学城,领先的技术让当地居民可以订阅到高速网络,而并不受周围城市和运营商的影响。
http://s5/middle/53c6b102t84e33c13b0f4&690
环球一比,中国的这点鸡毛蒜皮“成就”有啥可骄傲呢?
网络增长乏力、发展不均衡、网速过低,这三者是影响中国互联网崛起的拦路虎,像三座大山一样,沉重的阻碍了信息时代生产力提高。如果三个瓶颈不解决,生产力就得不到解放,那我们还谈什么打造国家级的网络软实力?如果网络发展不均衡问题长期存在,总有很多人上不了网难以进入信息时代,又谈何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呢?
发展!信息产业当务之急还是需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互联网头上不能时时刻刻悬着一把剑,不能够也不应该被10多个部级管制束缚,对于这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业,现在应该继续鼓励发展,放手发展。(天马来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