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百度吃饭难题及李彦宏的十字路口
(2008-10-07 14:13:45)
标签:
李彦宏百度李一男神七国际化多元化it |
百度占据中国搜索引擎市场6成份额,堪称垄断。但是,大垄断者的吃饭难啊吃饭难。
尽管中国2.5亿网民的市场,能够让很多无数的互联网公司吃饱喝足,活得很滋润,但是,对于百度这样的巨无霸来说,却面临一天天吃不饱肚子的危机。
因为百度自身增长的太快了,而国内的市场增长却在一天天放慢。
百度的客户主要是中小企业,而马云早说了,中小企业不景气,要过冬。市场增长乏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市场容量也有限。搜索广告市场不过10余亿,如何能养活一个市值500-600亿人民币的百度呢?要知道,美国搜索广告市场不过80亿美元,而谷歌市值大概还不到1200亿美元。池塘里面如何养鲸鱼?
所以,我们应当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小池塘中,百度的这头鲸鱼,光守着这个池塘,很快就会面临吃不饱的困境。不光百度如此,任何一个有野心要做大的企业,都会面临同样的困境。
咋办呢?
解决吃饭问题的方法有二:
一个是新开辟几个池塘,把活水引过来,即多元化战略;
另一个是国际化战略,即跳出这个池塘,游进海洋。
事实上,百度正是这么干的。
从第一个方法来看,百度大搞产品多元化战略,开辟了好多新的小池塘。你点开百度首页的“更多”,就会发现其后出来一个遍布百度产品链接的页面,数一数,有56个之多。百度以搜索引擎为核心池塘,为自己开辟了即时通讯软件、ICP新闻业务,社区、地图、百科……等等池塘,看淘宝红红火火,立马又推出了C2C。
从第二个方法来看,百度进军日本。在2007年“百度世界”上,百度公布的新战略,体现其海外市场计划。其实,早在进军日本市场时,百度CEO李彦宏已多次在公开场合“话里话外”地透露出一些信息,将韩国、越南等“百度具有优势的‘双字节语言市场’都纳入了视野。
百度之所以这么做,折射三个问题:
第一,原有的池塘变小了。现有产品线的生命周期趋于衰减,市场份额的减少,利润的萎缩都危及到了企业的生存安全,这时候,就应该去寻找契机开展新的扩张领域以维持存活。例如搜索广告。
第二,发现了更好的池塘。比如发现了有潜力的“新”产品,企业通过信息搜集,市场调研以及自身研发的力量发现各种类型的新产品,那毫无疑问,应该立马占领该池塘。例如贴吧。
第三,安排缓冲地带,降低风险。寻找几个新池塘,可以将企业资源分散到不同产品或行业经营中,一旦百度遭受某一产品或经营领域的挫折时,通过其他产品或行业的经营成功而弥补亏损,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例如百度进入ICP、百科、百度HI,乃至C2C。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池塘能够给百度创造一定价值,
但是,
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全面,有两个大问题不容回避:
第一,从价值管理上来看,百度尚未探索到最佳临界点。任何战略创造的价值都遵循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即每一个池塘的增加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趋向减少。另外,随着多样化池塘数量的增加,总边际管理成本趋向升高。这样,多元化战略会遇到一个临界点,在此点上,边际附加值等于边际管理成本,此时企业的多样化战略才可以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第二,国际化战略尚未见效。可以说,百度国际化之路非常艰难,在国外,除了有各国本土的搜索引擎公司外,美国谷歌、雅虎等跨国巨头占有重要地位。尽管百度已经走进了日本,但前景如何,还是一片迷蒙。
此外,百度还面临谷歌中国连续不断的挑战和内部的高层人事震荡双重压力。这压力如何而来的,请君迅速致电互联网实验室等咨询顾问公司,这里不详细展开。
在肖容看来啊,曾被誉为神童的李彦宏先生,现在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向左看,百度经营需要寻找最佳临界点;
向右看,百度国际化战略目标没有实现;
向前看,美国海怪谷歌老是在门口抢饭;
向后看,百度高层人事震荡董事会难堪。
咋办啊?当李彦宏在董事会上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时候,寻找外援,就成了一个必然选择。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看见一顶回收神7返回舱那么大的降落伞飘了过来,李一男空降进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