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歙县胡长庚书法

标签:
徽派篆刻徽派篆书代表胡长庚大篆胡长庚金文拓片 |
分类: 古代金石书画家 |
此八条拓片是胡长庚嘉庆和道光三年临的钟鼎文。原石可能是他的后人在歙县刻石,原石是否存世不知。
胡长庚,又名胡唐,字子季,号西甫,又号城东居士,安徽歙县人。清中期书法家、篆刻家,与程邃、巴慰祖、汪肇隆齐名,合称“歙四子”。胡氏精于篆书,自秦、汉而下,无不逼肖入微。
他的篆书用笔精致,法度森严,受历代钟鼎彝器金文,李斯《峄山碑》及李阳冰篆法影响,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金石的气质,此拓片是临的青铜器金文。他是徽派篆刻家之一。
清中期,歙县程邃、巴慰祖、胡长庚、汪肇隆.专学秦汉,变化多姿,用力简涩,自成一体,人称“歙四子”。与歙四子同期的黄吕、黄宗缉、汪士慎、程瑶田、汪启淑、唐燠、程奂轮、程芝华、汪绍增、汪文适、陈思圣等徽州印人各呈风姿,形成徽派篆刻的高潮。到了晚清,黟县黄士陵崛起,人称“黟山派”。
吴鼒(1755-1821),字及之,一字山尊,号抑庵,一作仰庵,又号南禺山樵,晚号达园,安徽全椒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侍讲学士。善书,工骈体文。著《夕葵书屋集》。吴鼒(音同资)因好友收藏的文物而起斋号为九炉十三砚斋,请同乡胡长庚题匾额。胡的隶书很少见,功力也是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