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轩书晦翁不自弃文

标签:
梅雪轩书法明代草书朱熹不自弃文 |
分类: 古代金石书画家 |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四月立。朱熹撰,朱进父书,朱谊润、文煜等跋,杨馥林、卜得元刻石。碑呈长方形、无首趺。高66厘米,宽161厘米,分上下刻文51行,行12~14字不等。草书。右下方刻有武秉文撰并书.原石在西安碑林。书者用十七帖的笔法和草诀歌的笔法,写的此文,是学习草书的样本,很不错。明朱敬鑉书。敬鑉字进父,秦愍王樉八世孙,万历中为奉国中尉。诗格浅弱,敷衍成篇而已。但草书功力可以。
朱熹 不自弃文
夫天下之物,皆物du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
盖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药之需。粪其秽矣,施之发田,则五谷赖之以秀实。灰既冷矣,俾之洗浣,则衣裳赖之以精洁。食龟之肉,甲可遗也,而人用之以占年;食鹅之肉,毛可弃也,峒民缝之以御腊。推而举之,类而推之,则天下无弃物矣。今人而见弃焉,特其自弃尔。
五行以性其性,五事以形其形,五典以教其教,五经以学其学。有格致体物以律其文章,有课式程试以梯其富贵。达则以是道为卿为相,穷则以是道为师为友。
今人见弃而怨天尤人,岂理也哉!故怨天者不勤,尤人者无志。反求诸己而自尤自罪、自怨自悔,卓然立其志,锐然策其功,视天下之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岂以人而不如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