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碑刻】洛京白马寺释教源流碑记

标签:
洛京白马寺释教源流碑绣如大和尚书法洛阳金石洛阳白马寺碑刻 |
白马寺的历史几乎就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所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三言两语无法说尽,所以鱼在下集借助白马寺法宝阁一楼布展的“白马寺春秋”,梳理一下。著名的“白马寺六景”之说,始于清康熙年间白马寺住持如琇和尚,如琇和尚于“禅诵之余”,“偶拈古迹六事,缀以韵言”题为“白马寺六景”
。这六景分别是清凉台、腾兰墓、齐云塔、焚经台、断文碑、夜半钟。 都说“白马寺这六大古迹,几乎涵盖了白马寺的前世今生。”现在就随鱼一起循着这六景,直观感受一下吧。


《洛京白马寺释教源流碑记》载:“即清‘断文碑’。立于清凉台上,毗卢阁前东侧。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立,通高3.05米,宽1.03米,螭首龟趺,有碑亭,如琇和尚撰文并草书。碑文上下分七段,每段20行,满行17字。额篆书‘洛京白马寺祖庭记’,首行题:‘洛京白马寺释教源流碑记’。是洛阳白马寺著名的一个碑,它是由康熙时期的住持绣如大和尚行书撰写的,记载了印度佛教进入中土的过程,佛经传到中国的过程。
后一篇:宋代黄长睿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