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化字看化度寺碑几种版本的优劣

标签:
比较一下化度寺碑的化化字的历史化度寺碑 |
分类: 古代金石书画家 |

从历代书法中把“化”字提取出来综合的看,第三笔的斜撇不出头是古老的写法。只有所谓的王羲之的字出头,但是王的字后人伪托款的较多,不能算数。唐以前基本上是不出头。敦煌石室本就是不出头的,难道他早于唐代?不可能的。欧阳询的楷书,来自隶书,尤其是竖弯钩,勾是像隶书的波。配不出头的斜撇更合适,看着更舒服,研究他的很多字都有尚古的味道。上图中的欧体化字来自四欧或者其他宋本,我个人认为均不是原碑。观敦煌本每个字有唐初的味道,有欧体的险绝的特点,它可以认定是唐代没任何问题,是不是唐代原碑没有结论。但是翁方纲、王壮弘等人的观点我均不认同。倾向于罗振玉的观点。
我同意王澍的观点欧书里九成宫第一,化度第二。九成宫是皇帝命其撰写的写的很工整,化度不是,所以稍有歪,点划感觉没有九成宫更注意结构,法度没那么森严。但是绝不能用这个原因就定它为翻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四欧本,松下青斋本,敦煌本相同或者相近单字去做个比较,孰好孰坏,一目了然。我的观点:
练过欧体的或者研究过北宋拓九成宫的都能看出来,敦煌本最优。不是原石,也是最接近原碑的。如果练习书法,用其他漫漶的宋拓翻刻本,或者古人不缺字本,田氏等现代临本都是错误的。应该学敦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