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行草经典】唐故刘公墓志并序(刘德墓志考)*

标签:
唐代精品行草墓志唐代行草唐故刘公墓志并序唐刘德墓志 |
该墓志是大唐麟德元年,唐高宗李治时期,公元664年,书法功力盖世,可以和怀素 李邕 颜真卿的行书媲美。他是哪个名家的手笔?下面我梳理一下各位唐代大书法家的生卒年代,猜一猜。他是谁?
怀素(737-799年)在世,这个书法写的时候,他还没出生。李邕(678年—747年),十四年后李邕才出生,也不可能是他写的。孙过庭(646年-691年),孙过庭十八岁,应该还没有这样的功力。颜真卿(709年-784年),也没出生。欧阳询(557年—641年),太早了。褚遂良(596年—659年),去世了。徐浩(703~782年),还没出生。欧阳通(625年—691年),他39岁,可是存世没见过他写行草啊,也不靠谱。冯承素(617-672)时间上他应该合适,去世前六年,他有可能写这个墓志,且墓志中有不少字和神龙兰亭序很像。他是一个人选。另一个就是
怀仁,生卒年不详。唐朝僧。唐太宗(627~649)时居于长安(令陕西西安)弘福寺,他并不以书家著名,可他作了一件事使他的名字在书法史上流传下来。初唐时,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国。于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把佛经翻译为汉文。太宗曾为他作一篇三藏圣教序,想得到王羲之的字刻于碑上,以垂永久。命弘福寺沙门怀仁用王羲之行书集成。怀仁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逐字摹写拼合,居然一气呵成,终于完成了这一书林中的胜业。此碑之字好像王羲之亲笔写的。这篇墓志很可能是怀仁和尚的亲笔,他多年模仿王羲之的笔法,功力深厚。其中很多字与怀仁集王圣教序中的字一致。
他是个书法高手,书法来自于二王和兰亭序。唐咸亨3年,公元672年怀仁集王圣教序才刻石,这方墓志比他早8年。据说怀仁和尚从收集二王法帖,集字临字,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才刻石完成,这方墓志恰好在这十九年之间,我推断,是怀仁的书法,或者是集二王的字拼凑而成。他也许是一个热身或者实验。刘德墓志22行,每行30字,全志700余字,是唐代行草的代表,可以临池。 其中花字,水字,岩字等都有书家的特点,花等字的草字头都是一笔写的,和其他书法家的区别较大,水字最后一笔反捺也极其少见,只有米芾吴琚这样写,但是那是宋代了。岩字两边太舒展了,像黄庭坚沈周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