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文化研究】孔子弟子中的秦氏源考

标签:
秦氏的起源东鲁三贤堂孔子72弟子中的秦氏秦氏文化研究 |
分类: 无锡秦氏家族 |
蔡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周武王克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杨宽先生认为“蔡”“祭”古音同,通用。蔡叔所封之蔡原在祭,建都于蔡,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一带。周朝初年,两代蔡侯接力筑城,终于建起一道古城墙。这道有千年历史的城墙至今还存在,位于今河南郑州管城区祭城村。蔡叔度勾结反叛者武庚,所以三监之乱后,周公“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徙七十人从。……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兽。……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史记·管蔡世家》)此为蔡国二度受封,其都邑迁往今河南省上蔡县。春秋初年,蔡国尚出兵与鲁、宋等伐郑。前684年楚国利用蔡国、息国二国的矛盾,出兵俘虏蔡哀侯,将蔡国纳入楚国控制范围。从此,在楚的压迫下蔡国深受其害。前531年,楚一度灭蔡,三年后蔡平侯复国,并迁都吕亭(今河南新蔡)。前506年蔡国曾随吴国伐楚,并攻入郢都。前493年在楚国的逼迫下,蔡昭侯迁都州来(安徽凤台县),经五世,于前447年再次为楚所并。
秦祖,字子南,汉族,东周上邽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与颜、留、闵诸贤同为孔子入室弟
子,他是孔子72贤人之一,他身通六艺。唐封少梁伯,宋为鄄城侯。秦州文庙设秦祖祠,祠联曰“圣绩怙行,眺百二河山,不碍春风时雨至;儒宗传学,数三千弟子,谁携关月陇云来。”
《通志·氏族略》载:“大禹时的大臣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善于养马,周孝王(西周国王)命其在汧、渭二水间养马,马生众多,因之封秦邑(今甘肃张家川东)与之,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即秦氏。”
秦氏得姓以后主要在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发展。春秋时期非子的曾孙秦仲为周宣王(西周国王)的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阵亡,其子秦庄公请命续征,打了胜仗,收复了失地,因功封为西垂大夫。庄公之子亦因功封侯,其子孙世代大官,在当地发展成强宗大族,史称“天水望”。氏人多以“天水”为堂号。孔子弟子中秦祖应该来自天水,他应该是嬴姓的后代。他和另外三个孔子的秦氏弟子,同姓不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