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人物画】曾鲸画派介绍

标签:
明清人物画曾鲸派波臣派清代人物像清代人物画文化 |
分类: 古代书画 |
曾鲸,字波臣,闽晋江人,工写照,落笔得其神理。传鲸法者为金榖生、王弘卿、张玉珂、顾云仍、廖君可、沈尔调、顾宗汉、张子游皆是也,行笔俱佳,万历间名重一时。
曾鲸画派是明代著名肖像画家曾鲸( 1564-1647)创立的一个肖像画绘画流派,因曾鲸字波臣,故又称“波臣派”。曾鲸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出现,开辟了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姓名命名的肖像画绘画流派,使中国肖像画在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导的时代,另起新局,缓缓开启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肖像画的新格局。
曾鲸是一个非常幸运的高龄画家,从事肖像画创作达五六十年之久。50岁以后,他的肖像画创作开始进入风格成熟的集大成时期,年近八旬的曾鲸仍能创作出《顾梦游像》《牛首山八十一代祖师像》这样的肖像画作品,在我国历代肖像画家中确实是非常罕见的。经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曾鲸终于将他的肖像画创作推进到一生的高峰。
曾鲸毕生从事肖像画创作,一生主要在杭州、乌镇、宁波、桐乡、余姚、松江、南京一带流连,接触了无数的文士、官绅和平民,晚年寓居南京。
谢彬、刘祥开、郭巩、张远、徐易、张琦、沈纪、沈韶、顾云仍、廖大受、顾企等肖像画家,几乎都是直接在曾鲸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造像名手,成为“曾鲸画派”的第一代嫡传弟子。禹之鼎则是在曾鲸画风开启下持续推进的一代大家,尤其在“行乐图”的绘制方面,推动了曾鲸加入肖像画要素而确立出来的“行乐图”新样式的发展。
在曾鲸弟子张琦、再传弟子杨道真的影响下,“曾鲸画派”的绘画作品不断被带往日本,从而开启了黄檗绘画肖像画创作的专题,对日本画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琦、杨道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也出现了“曾鲸画派”的传人,其中以喜多道矩、喜多元规最为著名,“曾鲸画派”在日本生根,直接推动了日本“曾鲸画派”的绵延发展和创作活动的有序展开。
“曾鲸画派”的肖像 画种类多样,既创作了为数不少的小照、“大首”,也创作了云身、衣冠像(祖宗像、祖师像)、“行乐图”、“家庆图”,既有历史人物造像题材的创制,也有名人肖像、平民肖像的创制……擅长的肖像画种类繁多。其中曾鲸以擅长文人肖像画的创作和“行乐图”的制作而见称,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文人士大夫具有“行乐图”新样式的肖像画作品;顾见龙则擅长妇女肖像画创作,“纤姿弱质,意秾态远”;沈韶则以“写貌”独步艺林,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徐易善“传写大像”,“尤为艺冠,衣纹身法,大雅不群也”,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曾鲸画派”画家各擅专题,充分体现了“曾鲸画派”高度驾驭肖像画题材、肖像画主题的能力。
在“曾鲸画派”肖像画创作的绘画题材中,当以历史人物肖像、文人士大夫肖像和“行乐图”三种绘画题材最富特色,集中反映了“曾鲸画派”的肖像画创作水平。
“曾鲸画派”为历史人物造像的肖像画作品主要有曾鲸的《苏轼采芝图》《牛首山八十一代祖师像》,徐璋的《胜朝松江邦彦画像》等。尤其是徐璋穷其一生心力创作的《胜朝松江邦彦画像》,将松江云间 270年间地方往哲110人全部纳入画面,规模宏大,引起了后世鉴赏家的高度注意:“嘉亭徐璋,字瑶圃,模写云间往哲像,始于大学士全公思诚,终于陈黄门子龙,共一百一十人。盖胜国二百七十年中,忠孝廉节文章理学之士,悉登于册。(清冯金伯《国朝画识》)
“行乐图”这一种类的肖像画在清代比较受欢迎。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古无小照,起于汉武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而今则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他认为写照是古代为“古贤烈女”造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则变成了人人都可以留貌存影的一种绘画样式了,“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袁枚对这一状况虽然有所不满,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看出这一时期“行乐图”肖像画创作的兴盛,甚至直接影响了曾鲸及其传人在这一绘画领域的创作。







—徐沁《明画录》
一
曾鲸是一个非常幸运的高龄画家,从事肖像画创作达五六十年之久。50岁以后,他的肖像画创作开始进入风格成熟的集大成时期,年近八旬的曾鲸仍能创作出《顾梦游像》《牛首山八十一代祖师像》这样的肖像画作品,在我国历代肖像画家中确实是非常罕见的。经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曾鲸终于将他的肖像画创作推进到一生的高峰。
曾鲸毕生从事肖像画创作,一生主要在杭州、乌镇、宁波、桐乡、余姚、松江、南京一带流连,接触了无数的文士、官绅和平民,晚年寓居南京。
谢彬、刘祥开、郭巩、张远、徐易、张琦、沈纪、沈韶、顾云仍、廖大受、顾企等肖像画家,几乎都是直接在曾鲸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造像名手,成为“曾鲸画派”的第一代嫡传弟子。禹之鼎则是在曾鲸画风开启下持续推进的一代大家,尤其在“行乐图”的绘制方面,推动了曾鲸加入肖像画要素而确立出来的“行乐图”新样式的发展。
在曾鲸弟子张琦、再传弟子杨道真的影响下,“曾鲸画派”的绘画作品不断被带往日本,从而开启了黄檗绘画肖像画创作的专题,对日本画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琦、杨道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也出现了“曾鲸画派”的传人,其中以喜多道矩、喜多元规最为著名,“曾鲸画派”在日本生根,直接推动了日本“曾鲸画派”的绵延发展和创作活动的有序展开。
二
在“曾鲸画派”肖像画创作的绘画题材中,当以历史人物肖像、文人士大夫肖像和“行乐图”三种绘画题材最富特色,集中反映了“曾鲸画派”的肖像画创作水平。







后一篇:保护无锡秦氏老宅的秦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