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瓷片看明清的哥釉青花瓷

标签:
哥釉青花瓷明万历哥釉青花哥釉青花瓷片标本哥釉瓷片文化 |
分类: 瓷器收藏 |
又称“碎纹素地青花”、“纹片釉青花”,集纹片釉与青花工艺为一体的瓷彩。特点是青花彩瓷上罩以纹片釉,由于碎片纹很象哥窑釉的开片,故名“哥釉青花瓷”。明宣德时期御器厂仿烧哥釉瓷器时,底部用青花书写款识,可谓此品种的始创。哥釉青花于清代晚期较为常见,但烧制的器皿比较粗糙,碗盘笔筒居所,多画山水人物纹。底部无款或者成化年制的寄托款。
明万历朝的器物,纹片釉釉面闪米黄或黄色,开片纹路呈现粉红色,青花呈色多为蓝中闪灰或发黑,一般多用白、褐色等彩料堆绘出松鼠、花蝶、蟠螭等图案。清康熙朝制品的纹片釉开片呈米色或灰色,青花则青翠明快、色泽浓艳。乾隆以及清中期也有一些哥釉青花的作品。
西南城县出土的‘崇祯元年’墓中的哥釉青花折枝花蝶胆瓶,从各方面来看,最低下限是天启或崇祯时期。后者墓主卒于泰昌元年(即天启元年),葬时为崇祯元年。这两件哥釉青花器,釉面肥厚,器足处理规整,口施酱黄色,看来它们应属于同一地区所烧制的同一品种。我们认为,这两件墓葬出土的哥釉青花器,其制作年代,应为先于天启、崇祯的前朝,即万历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