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自天然稚子童趣

(2023-10-23 17:18:26)
分类: 谈琴论画

           画自天然  稚子童趣

 

    那是1980年夏,我带着六岁的儿子在和田参加美术集训,来授课的是新疆著名书画家龙清廉,笔名阿龙,号弥澳迦龙,苗族,毕业于中央美院。
    我们天天在文化宫写生习画,儿子就在一旁玩耍,做暑假作业,顺便胡乱画着玩。龙老师见俺那儿子生得小巧漂亮,特别喜欢,叫我招呼他也一起参加写生。不料儿子噘嘴不干,大概认为你们那是大学俺才小学一年级,哪能胡乱插班?

 

画自天然稚子童趣
      漂亮儿子

 
画自天然稚子童趣
    儿子三岁开始涂鸦
 
   我不由分说,使出严父权威,强令跟大人同画。儿子胆小,只得勉强应允。我们画的是一位维吾尔少女在弹冬不拉,儿子画完后,对我发脾气:“你看你看,都乱七八糟了还!”意思是:我说不行吧?你还非叫我画,丢人现眼不是?
    我笑着把画递给龙老师,龙老师见到这幅充满童稚趣味的“写生”笑逐颜开,大加赞赏,说:画得好!有味道!

 

画自天然稚子童趣
那张六岁时画的“弹冬不拉”一时找不到,先用这张七岁的画代替
 
    儿子惊愕,这么难看还说画得好?
    龙老师又对我说,你这儿子有意思,让他画点儿创作,往《小朋友》上投,准行!好好培养。
    我将信将疑,有空时就带儿子逛巴扎,有意识让他多观察,搜集生活素材。不几天,儿子的四幅创作就出来了,我一并投向《小朋友》,果然如龙老师所料,年底就登出来一幅,转过年又登一幅,而且稿费不菲,都给儿子买了画具和玩具。现在只记得登出来的这两幅:
 


画自天然稚子童趣
 
    《卖哈密瓜》,胖胖的留着八字胡的维吾尔小贩,坐在和田地毯上,正在秤哈密瓜。最有趣的是,那秤没秤盘,秤钩直接插进瓜肉里,而秤砣则是一块卵石,他画草稿时我就觉得奇怪,南疆的秤真是这么原始吗?
    为此我又专门去巴扎看了一趟,一点儿没错,真是这样。我这多年的专业美工竟从没注意到这么有趣的细节,儿子却看到了,当然,这也是他有生第一次见过的秤,他大概以为秤就该这样,因为他从没见过有铁秤盘和铁秤砣的标准的杆秤。

 

画自天然稚子童趣
    没有秤盘用石头当秤砣的原始秤

    旁边小炕桌上摆着一牙牙切好的瓜,“皮加克”(刀子)就插在瓜牙上,南疆家家都有小炕桌,卖瓜真是这样的。
    桌后一小伙正捧着一牙瓜大快朵颐,大概钱少,买不起整个瓜,又馋,只好吃零卖的瓜牙。
    而那位有钱的主儿,正在等着买一个整瓜,肩上还背着“胡均”(褡裢),南疆老乡都是这样把瓜装在“胡均”里,背着回家。

 

画自天然稚子童趣
    “胡均”(褡裢)
 
   地毯后有一小方块,我不知道是什么,儿子说那是放钱的盒子。对了,想起来了,巴扎上的老乡真是这样放钱的。儿子的观察力居然如此精细!
    再往后还有一只小篮,是放瓜皮的,这我知道,别看南疆老乡,还是挺注意环境保护的,个个都有这种好习惯。
    至于苹果树和太阳,那是所有这么大的孩子都会画在画面里的,只要是树,一定要长满红苹果,只要是天空,一定要有红太阳,还得放光,这是儿童画套路。
    树上一头驴正在啃草,这可不是套路,巴扎卖瓜的真有驴,每人一头,否则那么多瓜怎么运到巴扎来?
 

 

画自天然稚子童趣
 
   《赶巴扎回家》,这幅内容实际上紧接着上一幅,小贩在巴扎上做完了生意,挣了钱,或者农民逛完巴扎,买点儿东西回家。
    好像还是上幅画里那位买了哈密瓜的“有钱的主儿”,你看他的“胡均”里面已经装了一个哈密瓜,就是刚才买的那个。胡均的前半截自然也收获颇丰,否则前后不平衡,没法儿背。改革开放后的农民真的富起来了。
    幸福的一双儿女坐在身体硕长的驴上,姐姐扶着捣蛋的弟弟,弟弟则快乐地展示着“达当子”(爸爸)给买的奖品——两只气球,一本书。两年后我带儿子去北京时,也给他买了一只气球,可惜儿子一高兴,那气球飞了,再也下不来了。
    “达当子”身后还跟着一只可爱的小黄狗,汪汪叫着,俺儿子大概觉得只有这样“一家子”才热闹。
 
    回首这些充满童趣的往事,心情甭提多好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