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舞美

分类: 谈琴论画 |
因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怀有浓厚的俄罗斯情结。富有诗意的苏联二战故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被多次搬上舞台和银屏。本来俄罗斯已经拍了电影,后来我们又请来洋人演员拍了电视剧。最近国家大剧院又拍成原创歌剧。儿子给我们买了票,不过这回可没有洋面孔,一水儿的国产。正如儿子揶揄的“假俄罗斯”。
昨天,2018年4月16日,我和老伴儿去国家大剧院看了这场歌剧。将近三个小时,回来后儿子开玩笑说:值了。
故事我们都已经熟知,目的主要想听听那些带俄罗斯味儿的歌。看完后感觉“俄味儿”似乎还不如那个电视剧浓,再加上里面所有对话全都用生硬的歌声唱出来,有点啼笑皆非,比如:
口令!
伊尔库茨克!
听命令!向右看齐!立正!稍息!
嘉丽娅!你听清了吗?从右面包抄过去!
记得以前观看国内歌剧,该唱的时候唱,该说的时候说,还没见过这种从头唱到尾的。不过歌剧是从国外传来的,据说传统的歌剧据说是这样,对白台词也是唱。也许中国刚开始学这种所谓传统方法,还不大掌握,弄得有点非驴非马。
其中有些唱段编的还马马虎虎,略有几分俄味儿。为加强俄味儿,只好把几首本来的苏联歌曲直接拿进来,比如《小路》《喀秋莎》《红莓花儿》。
不过老实说,几位男女演员的嗓音非常棒,加上乐池中曼妙的琴声,高潮时配以震耳欲聋的打击乐,确有震人心魄的效果。
观看过程中老伴儿说:“其实我就想听那几首主题歌”,她指的是电视剧里的那几首歌,比如《落叶》《飘落》之类。我说:“那几首歌不能拿进来,人家是有版权的”。
另外,几段独舞也轻盈而唯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看了半天,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那些布景,做得美极了,这要感谢舞美设计刘科栋,真是俄罗斯油画中的森林秋夜黎明那气氛,那色调,蓝幽幽的森林,灰蒙蒙的雾气,红褐色的落叶,无一不令人倾倒。为了展示舞美效果,我从网上下载几幅图片放在这里:
http://www.chncpa.org/zxdt_331/zxdtlm/yczx_332/201510/W020160823725097174205.jpg
http://himg2.huanqiu.com/attachment2010/2015/1109/09/10/20151109091040398.jpg
http://s1.chncpa.org/upload/Image/201511/1446702697103_8034_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