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泳中的乐趣

(2023-09-09 13:25:57)
分类: 吃喝玩乐

               野泳中的乐趣

 

    有一年北京市不知抽了哪根筋,忽然认真地禁野泳了。玉渊潭湖面上派巡逻艇,大喇叭喊话,竟惹闹了众多爱好者,其中一位教授,征集了3000人的签名,向北京市长刘淇上书,称“禁止野泳有损奥运城市形象”云云,最后终于闹得不了了之,野泳照游。

 

野泳中的乐趣
  北京什刹海阻止野泳

    去年《新京报》又有一文《野泳之乐趣不该剥夺》,称“从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的角度来说,野泳是灵长类人科动物的一项基本人权,应该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尊重。”
    野泳怎么就那么大的乐趣?令这些文人学者上纲上线,从“奥运形象”一直上升到“人科动物的基本人权”?
    北京有两处“野泳圣地”——玉渊潭和什刹海,我玩过多次。在乌鲁木齐,所有正规游泳馆,及各处“野泳圣地”——红雁池、白湖之类,也都去过,对“野泳”和“池泳”之微妙区别,大有心得。
 

野泳中的乐趣
    我们的野泳圣地白湖多么漂亮,游到对岸大约一公里半

野泳中的乐趣
  那位搭着二郎腿听音乐日光浴的可能就是在下

 

野泳中的乐趣
    还有人在帐蓬下野餐,我们主要游泳,来不及玩那套

    在正规泳池,只能是单纯的锻炼身体,仰泳时看到的是天花板,爬泳时看到的是瓷砖,侧泳时看到的是墙和柱,蛙泳看到的是对面池壁,总之,是个封闭空间。
    水中药味薰着,耳边人声嘈杂。尤其动不动互相碰撞最令人心烦,一个大胖子不管不顾地仰泳、蝶泳,大膀子扇过来,躲不及就挨一大耳光,如果一脚揣在腰眼上,弄不好岔了气。一到放暑假,池子里就下了饺子。
    而野泳,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海阔天空,风清云淡,心胸绝对开阔。躺在水面,看到的是蓝天白云,听到的是蝉鸣鸟语。极目远眺,迷蒙漂渺,偌大湖面,三五泳友,自由驰骋,用不着担心谁碰着谁。
    在泳池中总是往返掉头,游一千米就累了烦了。而在湖中,怪的很,一千米横渡,两千米往返,却一点儿不累。有一次在红雁池水库,玩了一天,游了六千米,也还是一点儿不累。反正不管游多少,从来就没个累!

 

野泳中的乐趣
 
    我一直弄不懂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水深浮力大,肯定不对,学过初中物理,便知浮力与水深无关。我的体会,水体深阔,没有反射乱波,这才是科学。再加上阳光普照,微风和熙,氧气充足,负离子多多。或者视野开阔,没有干扰,或者心情放松,无忧无虑。总之,野泳比池泳轻松得多。
    说到心情,锻炼之外,主要是游戏、休闲。顺便交友、聊天、听音乐、烧烤、野餐。有些泳友还带来帐蓬,有酒有菜,唱歌跳舞,简直就是郊外野游了,怎能不快乐?
    我们游荡在白湖,还有天然野鸭,在面前引领我们前行,水中小鱼,轻轻琢一下我们的小腿,此种乐趣,游泳池如何能有?
 
    在北京,野泳也成了所谓“老北京文化”,央视专门采访过。这帮泳客大多骑自行车,带一塑料壶清水,游泳、会友、聊天,完事拿壶一浇,冲个澡儿,骑车回家。
    什刹海后海有一位绝了,站在“海边”一根桩子上,先来一段京戏清唱,然后一个猛子扎进水中,电视上专门采访过这位。

 

野泳中的乐趣
 北京什刹海野泳

 
    北京文人这样描述他们的快乐:“护城河畔趟过水,引水渠里摸过虾,什刹海、北海里游过泳,昆明湖游泳更是意,仰泳在湖面上,十七孔桥万寿山,蓝天白云玉泉山,长廊里人影绰约,鱼儿在脚下穿行。总之,盛夏里野泳消夏纳凉,撩水戏浪,实在是一种天赐的乐趣。”
    “在游泳池游泳,仅仅是锻炼身体,趣味是有限的。你感觉不到水草在水底悄悄挠你的脚,看不到小鱼与你一起嬉戏,也没有树叶与云彩一起在飘扬。在游泳池游泳,就是我们把自己变作是水族箱里的鱼一样,作简单的来回,单调而乏味。所以现在的城里人,越来越向往郊区,越来越向往大自然。田园是什么?田园就是泥土、河水与青草。田园是我们心灵的家。”

 

野泳中的乐趣
  北京玉渊潭野泳

    我特别喜欢泡在水中,听京片子聊天。有次听三位侃爷聊,这三位只会点儿狗刨,想练自由泳,但扑腾两下就歇菜了,然后以一种特别专业的口吻探讨自由泳:
    这自由泳呀,难着呐,得把肩膀整个打开了才行!
    肩膀怎么能打开?
    那就得跟武术练功似的,把膀子往后掰,照折了那么掰!
    照这么说得打小儿练才行啊?
    可不是,要不怎么说咱这岁数晚了呢?膀子掰不开喽!
    没辙了,咱还接着练狗刨吧!
    这就是北京人的豁达和圆通,或者叫阿Q。
 
    当然,禁野泳的公开理由总是“安全第一”。不错,野泳确有危险,那么开车不更危险吗?世界上乐趣总是与危险并存,难道为此就“因噎废食”了吗?其实溺水者多为青少年,莽撞冒失,不谙水性者,正确的方法是引导,在泳池教会他们游泳,然后再让他们享受野外自由之快乐。
 

野泳中的乐趣
    我的游泳队学员在金沙滩
 

野泳中的乐趣
    我的游泳队学员(扩大)在金沙滩
 
    中国的野泳还得感谢老人家,当年畅游长江后,发出指示:要到江河湖海中去!要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于是全国上下兴起野泳高潮,北京玉渊潭就是那时候成为野泳中心的。“毛泽东不在了,公园里的游泳悄悄地失去了合法性。”北京人这样说。
    回想起来,“最高指示”千条万条,还是这一条最得人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