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2023-09-05 18:07:28)
分类: 游山玩水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2018年9月21日,我们主要在歧阜境内游览。歧阜位于大阪、京都与东京的中间,等于中转站。
    “歧阜”这个地名来自中国,16世纪以统一天下为目标的织田信长,听从一位和尚的建议,效仿中国周文王起于岐山,一统天下的故事,将此地命名为“歧阜”。
    “阜”是土山,小山。日本人知道自己的斤量,不敢像中华那样称歧山,只好降一格称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1、郡上八幡城
    日本有许多地名叫“八幡”,最基本的语源是神灵“八幡神”。
    郡上八幡城位于歧阜城中心,建于八幡山上。由远藤盛数建于1559年(日本永祿2年)。是日本全国木造的重建城中最古老的城堡。站在八幡城的天守閣(昨天去的大阪城的主体建筑也叫天守阁)可一览郡上八幡市区,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车到八幡山下,见许多宝殿神宫。信神的人可以拉动响铃。还有一位牵着马的雕像,也许是八幡城的主人远藤盛数?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然后大家在雨中登山。八幡山海拔三百多米,走了不远,夫人已跟不上,只好和其它两位留在山下等待。
    我们一路爬山,一路聊天。李导认为中国教育有很多弊病,学生课业太重,从幼儿园就开始竞争了,完全没有必要。
    大家解释道:谁都知道课业太重会毁了孩子健康和童年,但没办法,不竞争不努力就考不上大学。
    李导奇怪:为什么非要上大学不可呢?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后很多都找不到工作,有什么用呢?完全可以上中专。技术学校,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大家又说:现在的单位和企业招人不看实际能力,首先看文凭,不是大学毕业不要,不是好大学都不要,中专中技就更没人要了。这是国家体制决定的,老百姓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李导大概没想到会是这样,只好无语。
    待爬到山顶,看到了四层五阶的天守阁。这时才知道,进去参观还要另花1500日元买门票,所交团费中不包括这里的门票。但我们当时报名时说这是品质团,所有费用都包括了,现在又出来猫儿腻,谁都不愿意另掏钱。
    李导说城堡里面主要保存着古代的一些兵器、盔甲、马具之类,大家一听上当受骗,更泄气了,纷纷转身下山。
    其实八幡城真正有看头的并非这座阁楼,而是名水。镇中央清水桥畔,涌出的泉水叫宗祗水,是全国数得上的名泉。中心街南侧有大瀑钟乳洞,是全长约700米,高度相差为100米的钟乳洞,洞内有日本第一的地下瀑布,落差30米,飞沫四溅。在别处看不到的染成红色、粉红色的珍稀钟乳石都值得一看。
    这们这个行程中并没有看名水的项目,八幡城就算看完了,等于冒雨爬山锻炼了一趟。

    2、从八幡城到白川乡
    一路上李导继续介绍:
    “在日本,一家五口人只要一人有医疗保险,四人都免费。外国人如果常住日本,也可以加四大保险。老公死了,老婆可以享受80%的老公工资。
    从42岁起每年免费检查两次,如果不检查,以后得病不报销。在医院一个患者有两个护士照看。因为日本医疗条件好,福利多,所以日本人寿命长,成为全世界最严重的老龄化国家,年轻人就要多交保险费。
    日本女孩从小都光腿穿裙子,造成关节病。中老年以后腿不好,国家可以免费打一种针。
    在日本人老了之后,不需要保姆,国家发机器人跟老人聊天,以免痴呆(我估计可能只是试验性质,不会普遍发机器人,下面所说都有点言过其实,不过日本科技也确实先进)。
    日本许多家庭已经没有电视,冰箱,洗衣机,全都是智能化。窗帘可显示冬夏风景。马桶不用水,而用纳米分解,大小便可顺便测病。
    日本的水素水(其实就是富含氢的水)非常好,有利于健康,建议你们购买。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现在智能汽车也很先进,中国的青岛港已经实现了无人装卸。25年后中国将追上美国。
    日币一万元的票子有磁场,能把人体脏东西吸出来,可以上下或左右卷起来,磁场排毒(大家纷纷掏出日元试验,果然卷了起来。不过我认为可能主要是因为手上有热气让票子卷起来了,即使真的有点磁粉,所谓“磁场排毒”也只是一种商业吹牛。)
    中国人都传言日本海鲜辐射高,实际上手机辐射比海鲜还高。
    有些中国人在日本买一套房子租出去,每月能拿七千人民币。
    中国全球税负最高,买房收70%的税,但中国人不知道。日韩上税,用在哪儿都是公开的,年底剩下的要还给你。
    黑船事件你们知道不知道?当年美国军舰第一次闯入日本,日本人无法抵抗,从此开始向西方学习,大开了眼界。并且给舰长佩里立碑,纪念他,是他令日本对外开放,带来了先进的文明。
    现在中国女人把丈夫叫老公太难听了,那是太监你们懂不懂?(女同胞们全都笑,但李导和大家还是照样用“老公”这个词。)
    有一位日本人在山东买了一万五千亩地,在这块地上养牛,牛奶送农民,用牛粪养地,五年后种草莓,95%运日本,5%卖到北京上海,每公斤一百元人民币。
    日本山太多,耕地很少,地震频繁,种什么都不行,所以多数农作物都靠进口。
    日本人习惯吃生鸡蛋,里面那个黄蛋……(看来她虽然中文说得非常好,但偶尔还是会把蛋黄叫黄蛋。)。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吃纳豆可以清血,长寿(在日本有一顿饭里有纳豆,贼难吃。我给来过日本的儿子讲,他也说,纳豆就跟鼻涕一样,黏的,太恶心。)日本料理为什么世界第一?因为非常符合健康。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中国都是一样的卫生纸,在日本分为很多种,擦鼻纸可治鼻炎感冒,特软特厚,擦了鼻子不疼。擦屁股,嘴,手,鼻都用不一样的纸。
    刷牙不用牙膏,只用水刷,牙刷里有负离子,唧嘎唧嘎响,牙亮亮亮亮的。
    日本的床垫很软,但睡了腰不疼。不用电褥子,智能垫一躺下就热。”
    我在车上观察沿途景色,发现日本村镇房屋大都低矮,拥挤,排列杂乱无章,所有平地全被塞满,几乎看不到多少农田。正如李导所说,山多田少,资源确实匮乏。

    3、白川乡
    下一个景点叫做“白川乡合掌造村落”,白川乡位于岐阜县西北部白山山麓。是四面环山、水田纵横、河川流经的安静山村。其特点是用很厚的稻草芦苇铺在屋顶上,因屋顶斜度很大,两边的草铺下来有如合掌,所以起了这么个古怪名子。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欧洲的屋顶也是斜度大,主要为了防落雪。日本冬季雪量也很大,所以也需要大斜度。厚厚的草顶能保持屋内冬暖夏凉,更胜过欧式屋顶,只是观感上不美,土里吧唧。德国建筑学家发现了这一奇观,著书介绍,被联合国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了一处名胜。
    这里确是一派原始山村景色,小桥流水,木栏草亭,好像生活在古代。间或有一点稻田,象征着仅有的农耕生活。如果不是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其实还是很幽静的,如同陶渊明所说的“世外桃园”。
    夫人跟李导搭了几句话,李导把夫人领到一处小店,女店主正在推销一种小香皂,说是如何地好,店主当场表演,只在夫人和我的手上抹了一下,居然搓出越来越多的泡沫,清洗过后,皮肤如何爽滑清香。夫人立刻买了一包,现在回到家后还没实验。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4、礼仪之邦
    从白川乡出来后来到高山市进午餐,这里有著名的“飞驒牛肉”。这家餐馆两边都是“炕桌”,我们坐在中间的座椅上。炕桌上的团友都盘腿坐着,这是中国人比较习惯的方式,尤其在新疆和北方农村。我不行,盘腿很困难。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今天日本司机也加入午餐,他用的是中国古代正宗的“跪坐”方式,臀部坐在足跟上,这个姿势更难。
    在古代,如果上身连大腿都直立起来,叫做“长跪”。《战国策》中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从礼仪上日本仍然保持着中国古代的传统,我们看日本人礼貌很多,其实中国古代就是这个样子。现在只有日本才配叫“礼仪之邦”。而我们早已与时俱进了,怎么舒服怎么来,没那么多“老礼儿”。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午餐后大家进一家购物店,夫人对“抹茶”非常感兴趣,因为昨天参观时曾被免费品尝过抹茶,觉得味道很清香纯正,而我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夫人一心要买抹茶,发现一绿纸盒上写着抹茶二字,我们就买了两盒。后来问李导才知道原来不是茶,只是含有抹茶的一种糕点。
    我再注意看,绿盒上的抹茶二字下面还有几个七拐八弯的日本字,不认识,就没注意,可能那意思就是糕点。但跟店员无法沟通,只好上当。
    回家尝了尝,原来就是果冻那样的东西,稍有点淡淡的抹茶味。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5、高山阵屋
    李导说:“我们要去的高山并非真要爬山,没有山,只是个地名。”
    高山市是日本岐阜县北部(飞驒地方)的一个市,是日本面积最大的市。
    我们来的这地方叫做“高山阵屋”,日本还有几处“阵屋”,阵屋也算居民点吧,只是与城池相比简略许多。
    这估计“阵屋”也许是“陈屋”(老屋)的意思,因为“阵”与“陈”是通假字。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高山阵屋实际上是指高山城主金森氏的宅邸,但我们并没有参观,我们参观的是这一带的街市。
    这里其实就相当于中国现在时髦的“古镇老街”,不过中国的古镇改造太过,所有老街几乎千篇一律,红灯笼,石板路,而日本的这个老街估计基本保持着原貌。不过商业化也很厉害,到处都在卖各种稀奇古怪的日本玩艺儿。比如“味噌酱油”,看起来很古朴,很正宗似的。
    “味噌”这个词在日本这几天已见过多次,早餐有一些汤就写着“味噌”,我尝过,好像就是酱油汤,但那味道不很习惯。字典上的解释是:味噌,又称面豉酱,是以黄豆为主原料,加入盐及不同的种麴发酵而成。
    还有酒店里的酒,大桶上写着“山车”,也不知什么意思。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中午看团友在购物店里买抹茶冰淇淋吃,现在在高山也发现此物,夫人买了一支,坐在店里吃。台阶上有桌椅,但写着要脱鞋才行,我们的鞋袜在雨中都打湿了,没敢造次。主人看出来了,又说不通话,就用穿着鞋的脚在台阶上跺了几跺,意思“没事儿,踩吧!”我们才敢上去,享用一番。冰淇淋有点儿抹茶味,也有点儿甜味,都很淡。日本餐饮就这个特点,清淡。
    今天又没有晚餐,李导要我们在高山自行购买,带回旅馆吃。我们看到一种牛肉馅饼,他们写做“包子”,虽然很贵,但别的更闹不清什么味,只好买这个了。回旅馆一吃发现不是味儿,馅料细腻如泥,尝不出牛肉,只是一种又咸又甜的味道。我们做肉包子菜包子从不放糖,只有糖包子才放糖。不该发甜的东西里出来甜味,吃不惯。
    
    6、诹访湖
    回旅馆的路上车停下来,李导说:
    “这是我们明天要去的一处景点——诹访湖,现在既然路过,就看一下吧。诹访湖是日本第二大湖,很美,可惜太晚了,什么都看不清。”
    大家来到湖边,只能看到远近星星点点的灯光,大致能看出这个是个不小的湖,纷纷拍照。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我查了下手机,才知道诹访湖在日本的湖泊中只排名第23,远非第二大湖,只是在长野县算最大的湖。
    诹访是长野县下属的一个市,诹访这个词也是中国古词,咨询的意思。到日本真是好像到了中国古代,处处都能见到在中国已经消失了的古文化。

    7、泡温泉
    今晚住在长野县的白桦湖温泉旅馆。“泡汤”也是日本文化之一,得体验一下。

    日本多火山,多温泉,气候潮湿,再加上资源紧张,竞争激烈,压力大,需要放松,所以形成了“泡汤文化”。
    顺便说一句,“汤”也是取中国古义,指热水,而不是现在所说的“菜汤”“肉汤”。我在旅馆里打开水时,上面也写着“热汤注意”。
    他们动宾结构的次序跟中国正好相反,比如“注意台阶”,他们写成“段差注意”,动词在后面,就像“你什么的干活”那样。
    在台阶前看到这个牌子,从字面就能猜出“段差”就是台阶,意思也对。这就是在日本旅游的好处,80%的字都跟汉字原意一样,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另有20%的不一样,就可能把我们引入歧途,出洋相。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每人在大厅衣柜里按自己身高领取了一套浴袍,回到房间另有一条腰带,穿戴起来有点儿像鸠山队长。
    众所周知,经典的日式泡澡是男女混搭,日本人都习惯了,就像游泳池中男女同游似的,没什么反应。但外国人肯定不习惯,他们也不希望外国人跟他们一起男女混搭泡澡,以防外国男人把他们自己同胞的“女色玉容”看了去。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为适应外国游客,旅馆的澡堂也分男女,外面挂不同颜色的帘子,写着大字:“男部”“女部”。
    夫人累了,不去,只好我自己下一楼去泡。外间是一个个坐式淋浴,备有各种浴液发膏,刮脸刀,吹风机。里间才是温泉池,灯光昏暗,即使真有女人泡在里面也看不清。
    水温很热,一般43度左右,对于常年在乌鲁木齐冷水中游泳的我来说,很不适应,只坚持了十分钟就挺不住了。大汗淋漓,只好去淋浴那里去冲凉。
    不管怎么说,日本的“泡汤文化”也算体验了一把。第二天大家都说,怎么日本温泉水没有硫磺味儿?我在乌鲁木齐的温泉也泡过,水的确是黄色的,有很明显的硫磺味儿。
    在网上查,有人说日本的温泉有硫磺味儿,很爽,而中国没有,其实非也,日本温泉也有没硫磺的,中国温泉也有含硫磺的。网上又说,温泉也有两种,一种是硫磺泉,一种是碳酸泉,这种说法有道理,也许我们泡的是碳酸泉。
    今晚的房间是榻榻米,我家在装修时也弄了个榻榻米房间,有个不高的台子,其实等于大炕,供孩子们来睡。而今晚是真正的日本原装榻榻米。一点台子都没有,平地铺个褥子就算床,等于中国农村穷光蛋打地铺。我们上学时经常下乡,动不动就得打地铺。
    现在老了,发现榻榻米不合适,睡下去和爬起来都不如年轻时那么利索,要费点劲。
    日本既然全盘西化,为什么不学西式大床?我想可能有他们的道理。日本地狭人稠,房间小,榻榻米等于大通铺,能多睡几个人。再者,日本人个头瘦小,起床不费劲。看来日本只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方面学西方,生活上起居饮食仍保持自己的习惯。
    李导说,从一楼大厅就能看到白桦湖,明天一早可以来拍照。一听白桦湖,首先想到的是俄罗斯,洋味儿。第二天一早去看看,发现也就那么回事,也许因为天阴着,什么美景都看不出来,但这名子确实很美。


日本文化游之三、歧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