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战法比较

(2023-07-20 10:00:00)
分类: 文史钩沉
                  中西战法比较

中西战法比较

    我们看外国战争片,尤其一战前后的近代战法,觉得非常可笑。军人组成整齐的一排排横队,敲着鼓点,吹着军号,甚至还有长号、圆号之类全套铜管乐,“一二一”向敌方前进。谁走不齐军官还要纠正。待进入敌方射程,对方枪弹齐发,我方不断有人毙命倒地,其它人立刻补上这个缺,仍然保持密集队形,以便敌方能打得中。说实话,这根本不是打仗,而是排队送死。
    连从来不爱看战争片的夫人,看了之后也禁不住大呼小叫:真笨!还不如叫我去指挥,弄一部人马从侧后包抄过去,保证打垮敌人。
    对,这就是中西战法之不同,连妇女都能看得明白。
    我们中国人,一提起打仗,首先便是谋略。最起码也得整一支老弱去诱敌,稍触即溃,待敌方进入我埋伏圈,精兵从侧后突然杀出。
    就连我小时候玩打仗,我也得在多点预设伏兵,就像关张赵子龙似的,突然从背后杀出,以获全胜。
    一部《孙子兵法》,后人总结出所谓“三十六计”,恐怕实际还要多得多。三十六计不光用于军事,还用于政治斗争,甚至人际间相处,现代甚至用于商战,总之,谋略使得中国文化从一开始便染上了阴谋暗斗的色彩,直到今天的官场上仍然长盛不衰。

中西战法比较

    在中国,所谓军事家,最重要的素质就在谋略上,比如诸葛亮坐在车上,摇着鹅毛扇,肩不摇膀不动,却指挥若定。又比如毛老人家,从没挎过枪,更没放过一枪,只靠着“孙子兵法”和“三国”,却成为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军事家,指挥百万雄师夺得全国胜利。而他最得意的杰作,是所谓“四渡赤水”,其要旨就在避实击虚的谋略。
    正如苏东坡《念奴娇·大江东去》赞周公瑾:“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国人最欣赏的就是这种善用谋略的儒将。
    而西方军事家则不然,他们最看不上这类“阴谋诡计”,所谓“游击战法”为君子所不为。一定要堂堂之阵,正正之旗,骑士精神,绅士风度。他们最看重的在勇气、身体素质、战斗意志、搏击技艺、实力对抗,最多也不过在调兵遣将上稍微动点心思。
    比如古希腊与波斯之间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希腊选择马拉松平原上为战场,而侧面是沼泽,以防对方从侧面迂回偷袭,双方只能面对面作战,这就算他们的“计谋”了。
    真正打起来,全靠真刀真枪的搏击,双方布好阵,接阵后便是勇士之间的“捉对儿撕杀”,砍倒一个算一个,既不“虚晃一枪,诱敌深入”,也不“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没人逃跑,也没人装死,就这样在战场上硬生生杀到最后一人为止。

中西战法比较

    又比如“斯巴达三百勇士”,在温泉关与几十万波斯军撕杀,这三百人居然砍死对方两万人,而且这三百人还没什么损失。西方人最欣赏的就是这种战法——勇气和实力之战。

中西战法比较

    有一个最好的例子能说明东西方军事理念的对比,那就是红军时代的“第五次反围剿”。当时国共双方用的都是德国军事家指挥战斗,蒋方是佛采尔将军、塞克特将军等,采用“分区围剿”、“分进合击”的战术,用密集堡垒,步步为营,困死根据地。总之,凭的全是实力,靠巨大的财力和军力赢得胜利。

中西战法比较

    而红军方面用的也是德国人,街垒战专家李德,完全抛弃毛泽东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谋略战方式,而采用硬打硬拼的消耗战,“以堡垒对堡垒”“不放弃一寸国土”“御敌于国门之外”“四面出击,两个拳头打人”。
    红军战士虽然勇气可嘉,但装备和火力差得太远,硬碰硬哪里拼得过蒋军?peng大将军气得当面指责李德。因李德的西式军事理念,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而李德的失败,反证了西式军事理念在当时中国国共双方实力悬殊的条件下,完全不适用。
    毛老人家将李德这种纯西方战法讽刺为“宋襄公式的蠢猪”,这一句恰好点在了中西战法的历史分叉处。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从封建制向皇权专制过渡的时代。中国最正宗的封建制是西周,那时跟欧洲封建制很相象,封建制下产生的贵族精神也都很相象,非常注重荣誉,荣誉高于生命。那时候的侠客、刺客也是这样,为了荣誉随时可以牺牲生命。而打仗也是跟欧洲人一样,光明正大,不搞阴谋。孙子说:“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意思就是堂堂正正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所谓“段谷侯和沮伤之师,难以敌堂堂之阵。”军人能训练成如此整齐划一,纪律严明,视死如归,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中西战法比较

    宋襄公其实正是继承了商周以来的贵族风范,在强敌面前仍然坚持“君子不困人於戹,不鼓不成列。”结果大败。如果在商周时代,宋襄公虽败犹荣,因为他坚持堂堂正正做人。而到了春秋后期,时代已经改变,封建制日渐衰落,各国都在变法图强。所谓变法,就是法家的主张。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核心就是权、势、术三个东西,讲究权变,讲究阴谋诡计。从此中国从光明正大走向权术。所以宋襄公式的蠢猪战法便遭到了历史的嘲笑。
    从春秋战国开始,阴谋战法逐步取代了“堂堂之阵”,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的贵族英雄项羽遇到了大流氓刘邦,无论项羽多么英勇善战,无论打得刘邦多少次屁滚尿流,却总是无法致刘邦于死地。气得项羽也不得不耍流氓,要烹刘邦的爹,但没想到刘邦的流氓远超项羽的想象力,居然说:我俩是结拜兄弟,我爹也是你爹。你如果烹了咱爹,别忘了分我一勺羹。在大流氓面前,项羽无可奈何。最后二人签了罢战的鸿沟协定,没想到刘邦再耍一次流氓,立刻撕毁协议,追击正在撤军的项羽,终将项羽灭于垓下。从此中国再无贵族战法。

中西战法比较

    而西方一战前的“蠢猪式战法”也终于因为机关枪的发明而告终结。

                       2019年11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