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自己写作

(2020-09-16 11:44:58)
分类: 杂谈随感
                        为自己写作

为自己写作

    老朽既未学文,亦非作家,本不应写作。只是不知为什么,也许因得了老爹的基因,总是禁不住要写点什么。
    那时在单位搞点科普宣传在报纸上发一发,也算本职工作。后来业余写点科幻发一发,也还算跟所学专业挂点钩。再后来就乱七八糟什么都写了。自己建了网站,后来又是博客。
    但究竟不是作家,并不打算靠写作成名。也不图利,不打算以卖文为收入,多数东西都不愿投稿。那么图什么呢?
    孩子们猜,是为了搏得大家的喝采与掌声,其实也错了。说穿了只有一个目的,只为自娱自乐,只为自己学点新知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爷说到了点子上,学习本身就是快乐。我写作时有快感,玩文字于掌指间,能传达内心运化之微妙,痛快!爽快!就那个感觉。

为自己写作

    我有不少博文,其实只为自己写的,别人看不看,有无掌声,完全无所谓。
    比如最近几年,对当年所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又重新感兴趣,当年没学懂,心里总是疙瘩。人到老年,理解力大增,苦思冥想,豁然贯通,其快乐无与可比。好像突然升了维度,站在太空深处,远观宇宙亿万斯年之变化,小小地球,人间那点小玩闹,小烦恼,倾刻化为乌有。

为自己写作

    贯通之后写成博文,明知发出来肯定没人看,也胡乱发一发。多数人看不懂,少数人能看懂而懒得看。只有廖廖二三读者。一为我的知音、学长、导师,对我略加指导。获益匪浅,自然没得说。其它为感兴趣者,比如有人看了之后这样说: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理论,它首先应当是一个哲思的成果?在狹义向广义推论中,用了几个等效的例子说明,真的很妙,化复杂为简明了。
    “最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那个曲率无限,引力无限,能量无限的~~奇点。嘭!有了这个(或有许许多多平行)宇宙。每在此思想就干涸了。
    “再看咱的诸多破事,再大都不是个事了。精神有个能散步的地似的。虽然在相对论创立之前已有了些端倪,集大成的爱因斯坦仍是大神一尊,让人敬佩的"说不成咧"”
    我的科普博文其实写得通俗有趣,文笔也还生动。只要真有兴趣看,定会开卷有益。但多数人没兴趣,总不能强按牛头喝水。
    这类博文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写的,只是自己的学习心得,等于读书笔记。还有一些博文干脆不发,没读者,但仍然要旁证博引,反复修改,为的就是在修改中体验思维不断深化的快感。
    只为自己写作也有好处。不用考虑能否发表,不用揣摸编辑先生的口味,也不用屈就读者的好恶。天马行空,随意挥洒,只为自己快活。
    我有个体会,要想搞懂一个什么东西,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当老师。要想让学生听懂,你自己就得先彻底搞懂,要比学生的思维深入得多,才能胜任。
    但如果没机会当老师,那就写文章。写文章不同于看书,看书仍然是浅层次,如果深入一点,一般都要写点读书笔记。如果再深入,那就写读后感。而我写东西,往往是为了解除心中的一些疑惑。
    举个例子,比如“电动汽车能否取代汽油汽车”,这个问题现在争论得很激烈。我从网上找到正反各种观点的文章,逐一进行对比分析,逐渐产生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起码目前还不现实,将来能否真正取代,还要看几个关键技术点能否出现革命性的突破。
    文章要写得通俗,条理清晰,不管有没有读者,我心中还是有读者的。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我对电动汽车及电池革命就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再比如,有朋友问我,现在有个“天河工程”,是清华水利学教授院士搞的。据说能从空中搞南水北调,不用修渠引水,不用移民拆迁,没有任何后遗症,就能解决北方缺水的大问题,听起来真是好得不得了。我从网上找来各种资料,正方反方都有,相互一比较一对照就很清楚了。所谓“天河工程”基本是扯,拆穿了看,不过是大家都知道的人工降雨罢了,没多大意思。
    总之,写成一篇文章,就能解决一个疑惑,增长一个知识点,也就收获一分快乐。文章写多了,知识总量就增上去了。所谓“勤思善问,日有所进”是也。进步使人快乐,也使人年轻。

                2020年8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