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学习,就远离舒适区

(2019-04-05 17:40:48)
分类: 谈琴论画
                       要学习,就远离舒适区

要学习,就远离舒适区

    这意思不是说,如果要学习,就不能有舒适的环境,要专门找寒冷、阴暗、肮脏、吵闹的地方去学习。
    心理学界把人的学习阶段分成三个区,第一个区叫舒适区,就是在这儿待着特别舒服,因为这儿你全会,全拿手,全擅长。但我们不能总待在舒适区。
    而最远的地方叫恐慌区,那个地方所有东西你都不会 一脸懵逼。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有一个区,叫学习区。
    举个例子,我们从老年大学学了琴后,天天在弹钢琴。如果总是在弹一些已经完全练熟的曲子,肯定弹得很拿手,毫不费力,感觉是在享受。在别人看来,我也在不断学习,天天用功,实际上只是骗骗外行。这块地方就叫做舒适区。

要学习,就远离舒适区

    即使我换一些不太熟的曲子,也能轻松弹下来,主要因为左手伴奏只用简单的五度和弦,基本不需要动脑子,已经成了条件反射。而右手旋律一般问题都不大。
    而恐慌区,比如现在给我一首难度比较高的曲子,无论旋律还是和弦全都陌生,即使苦练都拿不下来,因为没那个基础。
    学习区呢,这块的技巧比我一般弹的要难,但经过苦练是能够学会的。比如我现在不弹五度和弦了,改弹八度或十度和弦,虽然也能勉强弹下来,但觉得很难,要苦练之后才能弹会一支曲子,到下一首又要重新学习左右手的配合。所以学习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脱离舒适区。
    我们只有经常学习一些新东西,新技法,才能天天有进步。我相信,只要咬牙练上一年,八度、十度和弦最终也能达到跟五度一样熟练,也进入舒适区。这时我就得再寻找更难的目标。

要学习,就远离舒适区

    再比如画画,如果我天天临摹名家的油画,也会很舒适,因为人家已经把大自然的景物经过选取,再经过构图、色彩、结构的分析,变成二维平面的东西,我不需要再动脑子,只要照着画出来就是了。
    但如果自己去写生,面对大自然,需要我自己选取、构图,进行色彩分析,把三维景物变成二维平面,落在画面上。而且每画一幅,都要面对新的景物。所以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如果天天写生,就天天都有进步,但如果坚持几年,写生对我来说已经非常熟练,不大需要动脑子了,也就进入了舒适区,需要向更高更难的区域开拓。

要学习,就远离舒适区

    游泳也是这样。刚开始学习时非常困难,充满危险,肌肉僵硬。等完全学会之后,就不再需要动脑子想动作了,成了下意识动作。这时就进入了舒适区。
    现在让你从浅水区进入深水区,因为怕淹死而重新肌肉僵硬,稍遇惊吓立刻动作全忘了,这就是恐慌区。但经多次练习,镇静下来,还是能克服的。这一块就叫做学习区。经过反复学习,直到进入大江大海也无所畏惧,毫无感觉,又进入了新的舒适区。

要学习,就远离舒适区

    当然,如果你学会蛙泳后再不想继续学习自由泳、仰泳、蝶泳,只沉浸在蛙泳的舒适中,做为锻炼也够了。但做为学习就不够了。为什么说“学无止境”,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想学习,就不能永远待在舒适区,前方永远有学习区和恐慌区等着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