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色粉画
——“老师砸头的粉笔”能用来画画吗?
最近,随着微信的传播,“粉笔画”这一“新画种”也开始为百姓所知。有些文章甚至煞有介事地宣传,说某孩子买不起颜料,专拣老师在黑板上用剩的粉笔头画画,他爸也为他买了几盒廉价的粉笔,终于培养成“粉笔画大师”。
还有文章这样吹:
还记得小时候被老师砸过头的粉笔头吗?
它不仅能够在黑板上写字,
有些大神可以用来绘画,
而且画出来的画面,令人震撼感叹!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上初中时的趣事:
有天郑老师提问沈彪,“扔、抛、掷、投”这些字有什么区别,没想到在可怕的郑老师面前沈彪居然也敢一字不吭,郑老师使出各种军规严惩,沈彪仍如石雕般无动于衷,郑老师气得没办法,拿一堆粉笔头一一向沈彪打来,怒吼:
“记住!这叫扔给你!这叫抛给你!这叫掷给你!这叫投给你!这叫……”
谁知沈彪面不改色,像垒球手似准确地把郑老师打过来的粉笔头一一接住,再全部送还到讲台上,回来仍站得如石雕一般,气得郑老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些就是所谓“老师砸头的粉笔”,用它能画成“令人震憾”的画吗?扯!
其实画家用的粉笔是另一种,叫做“色粉笔”。此粉笔非彼粉笔,不是几分钱一根,而是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一根,如果成盒买,一盒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色粉笔比“老师砸头的粉笔”质量要好得多,细腻得多,软得多,着色力强得多,颜色丰富得多,我现在用的就有150种颜色,更贵的一套颜色也更多。

老师砸头的粉笔

我现在用的色粉笔就有150种颜色
说到“粉笔的颜色丰富”,我又想起另一段初中趣事:
物理大概是中学最难的课程,我们二中的物理却由一位高中毕业生担当,这就是李芳慧老师。这名子听着像淑女,其实是一像葛优的男子,比葛优还大的脑颅秃着,在显示着比葛优还高的智慧光芒。
李老师最专注的教具是彩色粉笔,他不满意学校现成买来的彩色粉笔,全要自己用各色墨水专门泡制,画在黑板上极为鲜艳醒目。不同的物体,不同的受力方向,不同的字母,全用不同色彩的粉笔画出,一目了然。
至于画家们用的色粉笔,即使最低级的,也要比我们李老师的墨水粉笔要漂亮得多。
下面我稍微聊一点自己对色粉画的浅显认识:
一、色粉画是新画种吗?
大家,甚至包括一些画画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粉笔画这个新名词,以为是新发明的画种。
实际上色粉画发明已经好几百年了,早在西方文艺复兴就有了,甚至比油画的历史都长,达芬奇那些人都画过色粉画。
色粉画是从素描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是在素描基础上稍微加一点颜色,加点高光,为的就是简单快速的速写效果。
欧洲画色粉画最有名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他用色粉画了大量的芭蕾舞女,画得很精细完整,那时色粉画早已发展成一个独立画种。
即使在中国色粉画也已经很悠久了,并不比油画晚,上世纪初就已经由李超士从法国引进了。民国时代色粉画很快在上海流传开来。李超士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设色粉画课,带动了一大批青年走进色粉画艺术的世界。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著名的画家,如万古蟾、陈秋草、方雪鸪、潘玉良、潘思同等等。为了适应创作需要,当时的洋行还不断地进口色粉画笔和纸,上海各家美术颜料厂也纷纷生产多种品牌的色粉画笔。

李超士的色粉画
色粉画很快风靡上海滩,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这些画作都带着上海画家所特有的那种色彩优雅、精微细密、通俗写实的海派画风,成为中国色粉画第一个繁荣期的精品。
只是49年后这种画似乎不大流行了,直到上世纪末,色粉画又开始复兴。我那时经常去北京旅游,就买了一盒色粉笔和一些画纸。回家画过几幅,但那笔太硬,画得很艰难。
2003年4月份在苏州举办了中国首届色粉画展。然后又移师北京等地展出,恰好我去北京旅游赶上了。当时在国博展出,已经是最后一天,要撤展了,正好我进去。那些画的水平令人震撼,实在太美了!
我见举办方正在处理几本这次画展的作品集,我问能卖给我一本吗?他听说我是新疆美协的画家,就送了我一本。
后来新疆美协也成立了色粉专委会,我的启蒙老师王健武为主任,在师范大学大力推广并亲自教授色粉画,我也应召画了几幅参展。

王健武老师的色粉风景

王健武老师的色粉人物

我和弟弟参观王健武画展

我参加色粉画展的作品之一
二、色粉画有什么好处?
与油画、水彩、水粉相比,色粉画首先是简单方便,不需要油或水来调色,也不需要从牙膏管里一袋一袋往外挤颜料,挤颜色这事非常麻烦,几十种颜色就得挤半天,懒人往往一想到要挤颜色就不想画了,而色粉笔拿过来就画,简直跟蜡笔那么方便。
也不需要调色板,直接在画纸上画,各种色笔就在纸上调色。
油画、水粉、水彩,挤好颜色必须尽快用完,否则干在调色板上就浪费了。所以一定要等到有大块整时间才敢画,如果下午有事,上午就不大敢画。而色粉画不然,即使有个五分钟也能画几笔,过几天有时间还能接着画。最适合利用零散时间。
画完就完事,不像油画之类,画完还得清洗调色板和画笔,这事最令懒人头疼。
画时是什么色,后来还什么色。不像水粉等干了之后会变色。
画时就是干的,不像油画画完黏乎乎的,得等好些天才能干。
可以一遍完成,很快,有时一两个小时就能画完,甚至一二十分钟也能画一幅色粉速写。如果画技好,照样也能成为优秀作品。

在深色纸基础上涂一点儿高光就显得很亮


大部分地方都不画,让纸的颜色成为画面的一部分。

作画过程(一)

作画过程(二)
如果好好利用揉擦技巧,利用色粉纸原有的底色,可大大加快进程,而且还更好看。
想画得精细也可以施展多层画法。我看过的色粉展那些作品,哪一件都不比油画差。
我给我的学生教色粉画,学生说,学色粉画感觉比学素描,学水粉要容易得多,好掌握,一学就会,而且画出来的效果也很漂亮,甚至更漂亮。
说了色粉画千般好处,也有一条缺点,就是不好保存。粉子在纸上粘不太牢,一蹭就掉粉。
说是可以用定画液,但我们试了,作用也不大。
查资料说,最好一画完就装玻璃框,那敢情好,但我们又不是著名大画家,每张画都装框多麻烦多贵呀,而且没地方存放。
也有说可以放进塑料夹子里,但一般塑料夹子都不大,最大的A3塑料夹连我最小的画也放不进去,而且在塑料袋里也还是掉粉,究竟塑料袋是活动的,还是有摩擦。
我们又试验过送店里过塑,效果非常好,既不怕摩擦,也不占地方,花钱也不多。但过塑机太小了,连我最小的画也过不了,我还裁去一条机器才能放进去。

过塑很方便,效果也不错,就是尺幅受限制
现在我想了个办法,用热收缩塑料袋封装,用热吹风一吹,就紧紧贴在画面上了,跟真空吸塑一样。既简单又便宜,自己就能封,这种塑料袋大,大画也能封,而且不怕摩擦,不占地儿,便于保存。
色粉画还有一个毛病,就是脏,粘得满手都是粉,画时也往地下掉粉。我们儿媳试了一把就不想再画了,女人即使当画家也比男画家更注意卫生。不过画画本来就是个脏事,不像玩乐器,没一个画种是完全干净的。而色粉画的脏相对还是比较好打扫的。
三、要充分利用色粉纸的底色
色粉画跟其它各画种有一个很不一样的特点,就是它一般都画在有底色的画纸上,而不是画在白布或白纸上。粉画纸一般以灰绿,棕色,灰蓝,乳黄等中间色或偏灰的亮色作底色。
我也试过在白纸上画,效果很差,因为纸纹粗糙,粉笔也粗壮,你无论怎么画,都会露出星星点点的白纸底子,很难看,一看就像没画完,或者画的不细致太粗糙似的。
如果你想画些高光,在白纸上画就跟没画一样,除非先用其它颜色把要画的地方涂严实,再在上面画白光,那效果一看就很笨,明显是硬画出来的。
而用有颜色的画纸就不一样了,纸本身的颜色也是画的一部分,有些地方你不用画,它就已经是画了。而且画高光时,只要在底色上略一点染,那意思就出来了,非常轻松潇洒,看着也不累,很帅。
这个特点恐怕是从它刚一诞生就有了,那时画家用色粉主要是画素描,那时的纸还不是专门的色粉纸,只是一般的素描用纸,甚至有时是一些带点陈旧颜色的纸。在炭笔已基本完成的素描稿上,略略用亮色粉笔加一点儿高光,那个光泽感,质感,立刻就生动地凸现出来了。马上就比纯粹的炭笔素描还要漂亮。

德加的速写加一点色粉,充分利用纸的底色
我估计那时候的色粉笔大概只有简单几种亮色,只为画高光用的。后来才渐渐发展出不用炭笔,完全用色粉笔完成的画作,这时才需要有各种色系的,深浅不同的色粉笔。而且画纸也专门做成各种色彩不同深浅不同的系列。
怎样充分利用纸的底色呢?简单一句话,就是能不画的地方就不画。
首先是背景,在很多情况下,背景基本就是纸色,最多略微加两笔。
再比如,如果这一块的颜色跟纸色很接近,那这一块就不画,比如一朵花,纸色大概跟花的中间色差不多,这时我们只勾个轮廓,画点儿暗部,再画几笔亮部,中间色基本不画,这朵花就完成了。

利用纸的灰色做为花的中间色,基本不涂色

利用红色的纸,略微画一点儿线条,可呈现红色基调的效果。

背景基本不画,身体也只略涂一点儿颜色,只脸部画细一些。

利用纸的底色,只勾一个轮廓,画一点儿高光,非常简捷流畅。

连脸的颜色也充分利用了纸的底色,只稍微涂一点儿就够了。
网上有些介绍粉画的文章说:“纸的颜色对色粉画很重要,因为这一技法的特点之一就是亮调子覆盖暗色背景的能力。”
充分利用纸色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省粉笔,省时间,省精力,而且显得轻松潇洒。
其次,全画色调统一。我们知道,每幅画一般都有一个基调,有了纸色,我们就用它做基调,很多地方都不画,基调就显示出来了。某些地方即使画,也是轻轻涂一点,看起来仍然接近基调。只有少数地方才重点画,才有一些跟基调不大一样的颜色。这样全画看起来就很协调,很美。

这是我儿子的色粉画,充分利用纸的深红色做为背景

这是我儿子的色粉画,充分利用纸的深蓝色做为背景和人物的阴影部分
但有人画粉画不是这样,首先他选纸色,不是去选择与要画对象接近的颜色,而是选择相反的对比色,这样,就需要把全部纸都画满,很累,很费笔,很慢,而且到处露出没盖满的底色,显得很粗糙,很草率。
有些介绍色粉画的文章说:
“粉画多数利用一定的底色,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成本,而且可以统一色调。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效果。许多时候可以留出一些纸的本色,而不必把画面全部涂满。保留一点习作的趣味,反而虚实相生事半功倍。”
“如果把粉画画的完全像国画,或者油画,那也没有意思,就像是用钢琴去模仿敲锣打鼓一样,学得越像越失败。”这些人的方法就有点儿像用粉笔去画油画,全部涂满,显然不讨好。
既然他全部涂满,还选择什么画纸的颜色呢?干脆用白纸算了,那底色就没用了,这实际上就是浪费了画纸的色彩资源。
四、要适当利用揉擦技法
在西画中,经常有需要揉擦的技法,比如素描,如果是铅笔素描,一般不大揉擦,如果是炭笔,则往往有揉擦。水粉、水粉基本没法儿揉擦,油画有时也揉擦,但很少。而粉画是从炭笔素描发展来的,而且干粉子又很容易被揉擦,所以揉擦技法用得很多。
揉擦的方法,或者用手指,这样感觉很敏锐,很柔和,很准确,适合于精细处,但手弄得很脏;或者用纸卷,虽然效果差些,但手不脏,涂得快,尤其大面积更合适。
比如两种颜色衔接的地方,只要一揉擦,就很容易很自然地接上了。
再比如肌肤,如果只用粉笔一笔一笔地画出来,粉笔本身又粗,一道一道的,像老头儿皱纹似的,那就不好看了。而且只用粉笔,不可能把纸纹填满,露出纸纹,就不细腻了。这时揉擦一下,立刻就显得非常细腻润泽。

这是我的色粉画,瓷罐只涂很少一点儿颜色,基本靠揉擦,与纸的底色混合出一种很细腻的瓷器的光滑效果。

在炭笔素描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色粉,无论炭笔还是色粉的笔触,都使用了大量擦揉技巧。
擦揉的效果
用来擦揉的纸卷
有些介绍色粉画的文章说:
“用布、纸制擦笔和手指都可以用做调和色粉笔的工具。布主要用于调和总体色调,而总体色调中的具体变化则多用手指,因为用手指刻画形体时更为方便。用手指调和色彩时,力的轻重可以自己掌握。用力较轻,底层的颜色就不会跑到表层上来。用手指调和还可以控制所调和的范围,不至于弄脏周围的颜色。”
“一张有纹理的纸允许色粉笔覆盖其纹理凸处,而纸孔只能用更多的色粉笔条或通过擦笔或手揉擦色粉来填满。纸张的纹理决定绘画的纹理。”
“想要画得柔和,只需轻轻一揉擦,虚化过渡的处理起来简直是轻而易举。”
“人体色粉画作品上可以使用一些揉擦的办法,可以使皮肤的质感十分细腻光滑。某些微妙的色彩,如果画得太明显,也只需轻轻一揉,立刻可以搞定,还显得有半透明的感觉。比画油画的加工方便多了。”
只有擦揉才能画出如此细腻嫩滑的肌肤
“粉画笔的原色,加上透出来的底色,实际上在视觉上已经产生了色彩的调合。尤其是经过揉擦的部分,色彩的调合更加丰富。”
但有些人画粉画,不是这样,他们像画铅笔素描似的,严格限制揉擦,尽量不去揉擦,全部靠粉笔一笔笔画出来,那就太累太笨了,而且也不好看,不轻松,不细腻。
但揉擦的技法也不能用得太多,太多了会显得太甜腻与俗气。
总之,色粉画是一种古老的画种,但在现代中国又是一种新兴的画种,大家多不了解。我根据自己的一点儿浅薄体会写了以上心得,对于想画的人或者想欣赏的人,也许多少会有一点帮助。
2018年1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