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2014-09-25 11:45:53)
标签:

牛顿力学

相对论

燃素说

氧化说

天圆地方

分类: 科海漫游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一,理工科大学生也在糊涂中
    在中国,许多人都坚定地认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推翻了牛顿力学,证明一向正确的牛顿力学原来是错误的。”比如《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这部专著这样说: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出现像一场强烈地震,老的科学观坍塌了,原来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体系并不是绝对真理!科学与正确并不相等。”“等着人们唱赞歌、送鲜花的牛顿科学,却被新的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这部书的作者出身工科大学,后为社科院宗教专业硕士和博士,按理说也应该学过一些物理学,但看起来并未学懂学透。连学历如此之高的学者都稀里糊涂,可想而知,在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可能都是这种糊涂看法,如果不澄清问题真的很严重。
    当然,他的看法并非毫无根据,只是太过陈旧罢了。
    在牛顿时代,包括牛顿自己都认为牛顿力学就等于绝对真理,就等于正确。二十世纪的第一个春天,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在《新年献词》中也认为牛顿力学没什么可修改的了,他说:“科学大厦已经建成,后辈物理学家所能贡献的仅仅是一些零星的修补工作而已。不过,在物理学的晴朗天空的远处,还存在两朵‘乌云’。”
    他所说的这两朵乌云是“黑体辐射”和“以太实验”,正是对这两朵“乌云”的研究,分别导致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产生。从而证明:在高速(可与光速比拟)和微观(基本粒子量级)状态下,牛顿力学并不适用。这时应该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于是,牛顿力学的确被证明不再是绝对真理,“科学大厦”看起来似乎真的坍塌了。
    实际上,经过这一场大地震,“科学大厦”并没有坍塌,而是整个物理学界有了翻天复地的新认识。
 
    二,牛顿力学并没错,不过有个适用范围罢了
    现在的物理学界已经闹清楚,并不是牛顿力学错了,而是它有个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宏观和低速状态。那么什么是宏观低速?其实我们一般人能感觉到的世界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状态。
    所谓“宏观”,只要大于基本粒子的尺度都算,比如从细菌到米粒,到日常物品,汽车、房子、动植物,一直到地球、太阳、宇宙,都算宏观,我们一般人谁能感觉到基本粒子?根本感觉不到。
    所谓“低速”,只要不快到与光速比拟就行,比如从动物的运动,一直到飞机、炮弹、宇宙飞船,都算低速,我们一般人谁能感觉到与光速比拟的速度?根本感觉不到。
    所以,在我们一般人生活和感觉到的这个世界中,仍然得用牛顿力学,它一点儿没过时,一点儿不错误。
    举个例子,我们的米尺适用于日常生活,如果要量一间房子的大小,我们仍然得用它。虽然我们也还有“纳米”甚至“埃”这样非常精密的小“尺子”,但它只适合于测量分子、原子、质子这样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根本没法用。不是说只要有了“纳米尺”“埃尺”,米尺就错了,就不能用了。
    我们现在所有的交通工具、生活用品仍然全都遵从牛顿力学,我们设计汽车、舰船、飞机、桥梁、楼房,还得老老实实按照牛顿力学原理来设计。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美女也能证实牛顿力学
 
    如果牛顿力学真的“错了”,飞机要掉下来,轮船要沉底,我们的衣服没了摩擦力,全都得散架,甚至连人体也得散架,月亮得飞跑,地球得离开太阳系,整个宇宙全都乱套,一切都不存在了。
    所以,牛顿力学仍然是正确的,只是人们发现了它的适用范围罢了。它仍然是真理,只不过不再是绝对真理,而是相对真理罢了。
    这样,人们就上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获得了更高的认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得用牛顿力学,只有在一些极端条件下,我们才换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它们三者都是正确的,只是各有各的适用范围罢了。

 

    三,牛顿力学不过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一个特例
    可能许多人对这个说法第一次听说,甚至难以接受。实际上我们只要稍微用一点儿初中数学知识,就能完全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在相对论中,有一个“尺寸缩短”的有趣现象,也就是说,当物体以极高速度(可与光速比拟)运动时,这时测量它的长短,就会比静止时短,短多少呢?就按以下公式缩短。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这个公式就叫做“长度缩短率”(还有个“时间变慢”的现象,其变慢率也是这个公式)。对这个公式稍做分析,我们就能知道牛顿力学与相对论差在哪儿了。
    我们看公式中的这一项:(v/c)2,其中c是光速,每秒30万公里,v是物体运动速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体速度比光速慢得太多了,绕地球的宇宙火箭是我们能知道的最快物体,也不过每秒8公里,就算每秒10公里,跟光速一比,只有3万分之一,再一平方呢?成了9亿分之一,差不多就是零,所以1减去这个数,跟没减几乎一样。也就是说,对于常见的运动物体,其“长度缩短率”还是1,等于没缩短。
    而这正是牛顿力学的结果,在牛顿力学中,物体运动时测量并不会缩短。只有当运动速度极高,可以与光速相比拟时,(v/c)2这一项才有些可观的数值,长度缩短效果才能看得出来。(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所谓长度缩短只是测量的结果,并非真实缩短。)
    或者说,相对论已经把牛顿力学包括了,这个相对论公式可以同时用于高速和低速物体,只不过高速时才能看出效果,低速时,用和没用效果一样,看不出来缩短。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所以说,牛顿力学不过是相对论的一个特例,只是在速度很低的情况下,看不出相对论效应而已。
    量子力学其实也一样把牛顿力学包括了,只不过微观情况下能显现出来的效果,在宏观情况下看不出来罢了。
    总的来说,这两种更高级的理论,实际上应用范围更广,不管宏观微观,高速低速,都是通用的,只是在宏观低速情况下,那些效果看不到,所以我们就可以用比较简单的牛顿力学,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宏观低速下的特例。

 

    四,科学体系要大于牛顿力学
    那么是不是现在我们有了这三种理论,就已经穷尽了全部真理,宇宙再也没什么更极端的情况了?经过这样一场大地震,人们学乖了,知道再也不能这么绝对了。
    如果以后再发现了新的更高的理论,现在这三种理论在原来的条件下仍然正确,只是在新的条件下也许还要再进行一些修改罢了。
    我再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比如1+1=2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我们知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1+1也可以不等于2。
    比如在高等数学中,一个无穷大加一个无穷大,就不等于两个无穷大。比如全体奇数加全体偶数等于全体整数,还是一个无穷大。
    又比如系统论中有句著名的论断:“部分之和大于全体”,1+1就不等于2,这是因为部分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创造出新的效能。
    总之,1+1=2在初等数学中的适用范围内是对的,的确是真理,而超越了初等数学这个适用范围,就有可能不成立。
    我们能不能说,因为发明了高等数学,发现1+1有时候也不等于2,所以原来的1+1=2就错了?显然不能。本山大叔问范伟:“1+1在什么情况不等于2?”除了在“算错了”的情况下之外,超出初等数学的范围时,也可能不等于2。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1+1在什么情况不等于2?
 
    同样,因为建立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现牛顿定律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不成立,难道能说原来的牛顿力学就错了?显然也不能。
    而这位作者似乎很难理解旧理论与新理论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在他看来,要么就是正确,要么就是错误。
    其实他也在说“牛顿力学现在在宏观领域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但无论如何,科学不能再与正确划等号了。”
    我们可以看出,他所理解的“科学”是一个静止凝固非此即彼的概念,既然牛顿力学是“科学”,现在又发现它“错了”,自然是“科学≠正确”。他把“科学”和“牛顿力学”完全划了等号。
    其实“科学”要大于“牛顿力学”,现在科学家所说的科学是一个永远在变动、修改、补充的知识体系,牛顿力学曾经被实验证明是正确的,所以它被吸纳进科学体系中。以后又发现了相对论、量子力学,也被实验证明,所以也被吸纳进科学体系。
    这样,科学体系就前进了,扩充了,把三者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同时纳入科学体系,科学体系就更完整更正确了。当然,如果发现以往真有什么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把它剔出科学体系就是了。所以留在科学体系里的东西,就是被实验证明为正确的东西。所以还是可以说“科学=正确”。
    不是说牛顿力学是科学,别的就不能是科学,牛顿力学只是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五,燃素论从来就不是科学
    这位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从中能更清楚地看出,作者对科学概念的糊涂。
    他说“依照历史主义,相对论是科学,牛顿力学也是科学。被人们抛弃的燃素论、流质论也是科学。物体可燃,是因为其中有可燃的东西,这个思想并不错。”
    总之,他的意思,只要曾经以为是科学,即使以后被证明错了,被抛弃了,仍然是科学。而且更可笑的是,他把燃素论和牛顿力学并列,做为两个同样被证明错了并被抛弃的科学。
    其实这两个理论根本不能划等号,本质完全不同。燃素论确实已经被证明“错了”,确实被抛弃了。而牛顿力学只是发现有适用范围,在范围内仍然是正确的,并没有被抛弃。一个已经被剔出了科学体系,一个仍然留在科学体系中。
    什么叫“燃素论”?并不是“其中有可燃的东西”那么简单。早期人们并不了解燃烧的化学过程,以为物体中含有燃素,以为燃烧就是释放燃素的过程。按照这个理论,燃烧后剩下的灰渣与燃素的重量加起来应该等于原重量,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有机物燃烧后灰渣比原物质要轻,而无机物的灰渣却比原金属还重,他们只好猜测说燃素有浮力或有负重量。后来化学家完全搞清楚燃烧其实是氧化反应,并没有什么燃素。反应前后的重量完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算出来。于是燃素论被证明是错的,被抛弃了。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拉瓦西的氧化学说终于揭开了燃烧的本质
 
    燃素论为什么是错的?因为它解释不清楚燃烧现象,前后重量对不上,后来氧化反应已经完全弄清了燃烧的本质,能解释得很清楚,哪种分子变成了哪种分子全都清清楚楚,前后重量算的完全正确。所以它代替了那个错误的燃素论,成为科学。
    而牛顿力学并没有任何理论能代替它,在宏观低速范围内只能用它,而且所以现象都能解释得很清楚透彻,所有计算都跟实际相符。
    所以燃素论已经不能再叫做科学,牛顿力学才属于科学。
    其实认真说起来,燃素论从一开始就不能算科学,因为一开始它就解释得很艰难,牛头不对马嘴,即使到处修补拼凑还是不对头,解释了有机物就解释不了无机物,总是统一不起来。它从来没有被实验数据完全证明过。所以它从头到尾只能算一个假说,从来都不能算科学,当真正的科学建立之后,它当然要被抛弃。

 

    六,假说被完全证实才能成为科学
    从假说到科学是要有一个过程的,面对一种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大家纷纷提出各种假说,有的解释得好一些,有的差一些。只有那些对各种情况都能解释得通,而且所有实验数据全都能对得上,长期反复验证,战胜了所有其它假说,这才能上升为科学。
    也就是说,只有科学才搞清了自然现象的真实原因,是大自然真正的谜底。有些假说看起来好像也有些道理,但同时又有许多地方解释不通,数据对不上,最后被抛弃,这是因为它所猜测的那一套并非现象的真正原因。
    我们也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古代,人们认为大地是平的,因为那时人类活动的范围小,天圆地方完全符合当时人们的感觉和认识,按照平面的大地我们完全可以画出地图来,而且也还挺管用,所以那时候人们以为这就是真理。
    但即使在那时候,也有个别聪明人发现有问题。比如古代就有埃及人发现在同一天,两口相距较远的深井,其中一口太阳能直射井底,另一口就不行。这用平面大地的理论绝对解释不通。
    最后人们才发现,大地原来是球形,天圆地方明显错误,只好被抛弃。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从天圆地方到大地球体的认识演变
 

    这和燃素论完全一样,它当时看起来似乎也有点儿道理,但当时就无法解释某些问题,这是因为它压根儿就是错的。
 
    七,物理学定律不可能被推翻
    可以这么说,真正被纳入科学体系的理论,从来没有被抛弃过。它一定反映了宇宙的某些本来规律,一定经过了大量实验的反复检验。不可能最后又发现它是错的,被赶出体系,完全抛弃。即使最后有新的发现,也只是它的某些适用范围要有些修改,在范围内还是对的。
    而那些完全被抛弃的东西,一定是错的,一定有一些实验无法解释,那些似是而非的猜想一定会被更正确的东西完全代替。
    中国有许多人对这两类概念(“原来的科学体系被修改”与“原来的猜想被完全抛弃”)往往混为一谈。把“科学永远在不断发展”这句话理解为,所有的定律都不一定永远正确,都可能最后被新发现所抛弃,什么都能变,所以世界上也就无所谓真理,无所谓科学。今天是科学,明天可能就是谬论,今天是伪科学,明天可能就是真理。如果真要是那样,宇宙本身就没有规律了。
    宇宙在人类没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上百亿年,它本来就有自己的规律,不管人们发现还是没发现,它都存在着,不可能自行改变。人类的科学也就是已经被发现了的那部分宇宙本身的规律,它怎么可能后来又错了呢?
    真正搞懂了物理学就会清楚,真正被实验反复验证过成为定律的那些东西是科学体系中的基础,这些东西必须坚决相信。它不可能有一天忽然被证明完全错了,完全抛弃。最多不过是新的发现对它的适用范围有某些修改,但在适用范围内,它仍然是正确的。
    科学体系中还有一些最前沿最尖端的部分,现在还在探讨,还没有定论,还不知道算不算科学。可能还是一些猜想,可能跟某些实验数据对得上,但跟另一些数据又对不上。也许最后经过理论的修改完善,所有数据都对上了,然后经过世界上所有实验室长期反复检验,反驳,它就有可能变为定律,被吸纳进科学体系。也许这些部分经过研究,发现它不过是一种错误的猜想,又有新的理论完全代替它,那么它就被抛弃。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我们经常听有人说,如果什么什么被证实,物理学定律就要改写!说得有点耸人听闻。但改写并不是推翻。当相对论量子力学被证实后,牛顿定律确实被改写了,也就是加上了“宏观低速”这个限制条件,但并没有被推翻。

 

    八,结语
    我们可以总结出三句话:
    一,科学和猜想是两个概念。
    猜想如果被实验彻底证实,它就变成了科学,它不可能后来又被抛弃。
    如果猜想一直与实验有矛盾,最后又被新的理论所代替,那么这个猜想从开始就是错的,所以必然被抛弃。
    二,科学中的任何理论都有可能被修改,但一般只是修改它的适用范围,并不是改变它的主体。所以“原来的科学体系被修改”与“原来的猜想被完全抛弃”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
    三,科学体系是一个流动的,不断修改补充的体系,其中的任何部分都只是相对真理,都只能反映宇宙规律的一部分,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只有宇宙本身的规律才是绝对真理。科学体系的总和集中了人们目前所发现的所有相对真理,它每天都在向绝对真理逼近,但永远也无法穷尽宇宙规律,无法完全等于绝对真理。

    顺便补充两句,现在有人把他们所信仰的价值观叫做“宇宙的真理”,真叫人笑掉大牙,连牛顿力学和相对论还只是相对真理,尚且不敢自称宇宙真理,他们信仰的那东西算什么玩艺儿?

 

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