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超级球星
“臭球!中国足球真叫一个臭!”
古老头儿拍着沙发扶手,冲着电视不停地怒吼。此刻,电视上正是中国队冲击世界杯的最后一役,中国对伊朗,八十多分钟了,还是零比零,刚才一个绝好的机会又让那个窝囊的前锋给浪费了,你说能不气人么?

老古忘了面前是电视,指手划脚,一身短打扮──球队淘汰的球衣球裤──正在充当“场外指导”,朝着队员们直嚷嚷:
“往左,往左,快撒鸭子颠儿呀!唉!”
“快,快!撤回中线堵截呀,说你哪,耳朵聋啦?”
“7号,7号,……”
其实古老头儿不应该骂,中国队这二年进步真不小,把个硬朗的伊朗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孙子似的龟缩在后半场,老头儿这阵儿是恨铁不成钢呐。中国队在最后的时刻向对方大门发起了潮水般的狂轰滥炸,眼看对面那帮小子立马就得完蛋!
“嗵!”的一声,皮球又一次撞在立柱上弹回来,紧跟着“啪!”一声响,一个茶壶让老头儿给砸碎了,刚沏的茶水溅得古老头儿的光腿上一片燎泡,可老爷子一点没感觉,还接着嚷嚷,吓得老伴儿躲在厨房里不敢出来。
伤停补时最后几秒,不知怎么回事,伊朗队突然一个反击,咱这边儿赶快造越位,可那孙子边裁楞装没瞧见,反越位成功!单刀啦!门将出击,晚了!足球炮弹似的越过门将头顶直飞网窝!“嘟──”一声哨响,全场结束!
“我操他三孙子!”
古老头儿怀着满腔怒火,撩起满是血泡的腿一脚踢过去,跟着一声爆炸,原来前面不是球门,而是大彩电!
“我的天儿啊!可要了我的盒儿钱喽!”
伤心的老伴儿从厨房冲出来,和古老头儿打做一团。这时古老头儿已经失去了理智,在他眼中冲入他怀中的正是那“孙子边裁”!我这儿正没处撒气儿,你小子倒自己找上门来了,活该!老头儿一个“背挎”,把“边裁”扛上了肩,照着窗户就往外扔!
“老不死的你疯了?这可是十六层楼啊!”
这时古老头儿才意识到扛在肩膀上的不是“边裁”,赶紧放下来,没注意老伴儿的身体碰在古老头儿的干巴腿上,老头儿一声惨叫,老伴儿才发现老头儿满是燎泡的腿又被彩电炸得血肉模糊,也来不及跟老头儿打“盒儿钱”的仗了,赶紧叫车把老头儿送进了医院。
老伴儿在医院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的:
“都这把年纪了,你有火儿冲你那小子和小孙子撒呀,碍着茶壶什么事啦?大彩电又招谁惹谁了?瞧这腿血泡!”
“我饶不了那爷俩!”
老伴儿说的“那小子”是老古的儿子,人称“大古”,“小孙子”自然是“大古”的儿子“小古”。
老头儿上中学时爱球心切,无奈本人材料不济,连校队都挤不进去,最多混个“班队”还是替补。恰逢此时有条新闻,法国队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跟着又历史性地战胜英国队,在庆功会上球员们认为是国家队老厨师比松的蜗牛和青蛙腿帮他们赢得了荣誉,盛赞比松是法国队的福星。结果老古初中毕业后干脆学烹调,又托人走后门带磕头,总算挤进国家队当厨师,决心成为中国的比松,算是“间接”着“为国效力”了。
接着一心培养儿子踢球,心想能入国家队“直接”效力,谁知大古又不成材,迷上了计算机,学成留洋,现在出息大发了,回国后经常与国家足球队合作,用计算机帮教练分析技术,制定战略。
老古不甘心,又抓孙子小古,好在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小耳濡目染,老古又在饮食上精心“饲养”,这小小子长成一米八六的大个儿,身板儿别提多壮实了,再加上打小儿正规训练,那三十六般武艺真是样样精通,十七岁就入了国家队,可今年都二十了,一到大赛多半时间坐冷板凳。怎么回事?这小古样样都行,就是缺少点足球意识和想象力,上场后一到关键时刻就没咒念了,教练气得把他叫“鸡肋”。
星期日爷俩儿上医院向古老头儿“请罪”,小古一进门就眼泪汪汪地冲老古说:
“爷爷,您抽我吧,都怪我不争气。”
大古赶快挡在前面:
“抽我,抽我,只要您能撒气,我这身骨架子还行。”
老伴儿又赶快挡在了前面:
“得了老头子,孩子们不都认错儿了吗?其实他俩谁也没上场,要抽也轮不着他们呀。”
这一下古老头可找到发火的对象了:
“你这是帮他们推卸责任!那小古要不是自己意识跟不上教练能不让他上吗?只要他能上场,凭他这块材料还不把伊朗给揍扁了?”
大古和小古都伤心透了,这么个傻大个儿,可惜喽!
“要不我用计算机帮小古调教调教,也许能有新招儿。”
“你?教练都没咒念你有什么招儿?”
“您忘了?我的老师当年可是用计算机打败过卡斯帕罗夫呀。”
大古在美国的老师是当年曾经在美国参与制造计算机“深蓝”的中国软件人员之一,从“深蓝”到“更深的蓝”终于战胜世界象棋冠军的事曾经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
古老头儿并没有把什么“深蓝”,什么“罗夫”放在眼中:
“那是象棋,这是足球,两码事儿!”
“爹,这就和打仗一样,其实都是一个理儿,无非是战术运用嘛,我试试看吧。准能给咱中国人争气!”
老古不吭气了,计算机老古一窍不通,可他知道那玩艺儿神着哪,连中国的名菜都能炒出来,色香味形跟老古炒的一点不走样儿,老头儿不得不服。
老太婆把大小古送出来时,大古说:
“妈,您再别为那彩电跟老爷子过不去啦,中国队踢成那德性,搁谁心里也不是味儿,要我说彩电该砸!您别犯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我已经给您换了一个──投影式家庭影院!这回让老头儿敞开儿了踢吧,前面是一块幕布,软的。茶壶我也给换了,特种陶瓷的,摔不碎!”
老太太乐了。
打那儿起,大古和小古就很少去看老古了。老头儿想孩子快想疯了,只得自己撩开满是伤疤的腿,颠儿颠儿的去瞧孩子。到那儿一看大小古正在玩电子游戏,老古气就不打一处来,敢情这爷俩儿没一点正形儿!
前面是全息屏幕,放映的是一大片热闹的足球场,22名队员你来我往。屏幕前的小古正全身披挂,戴着个头盔,闪展腾挪,忙得不亦乐乎。大古则充当起场外指导,直着嗓子嚷嚷。
奇怪的是,场上有个前卫,小古怎么动他就怎么动,小古跳起来一个狮子甩头,屏幕里的前卫就一头将球顶向球门……
“怎么?里头那个10号好象小古的魂儿似的?”
老头儿一问,父子俩才发现老爷子驾到。赶紧停下来,给老古解释:
“您瞧,小古这全身上下到处都有感应芯片,通过无线电和计算机连通,操纵那个10号前卫。屏幕里面这两个球队‘人人’都是明星,各有高招儿,小古可以跟‘他们’一块儿重复训练各种战术配合,就算是课外训练吧。战术也可以随机变化,提高足球意识和想象力。”

老头儿听不懂什么“芯片”,什么“感应”,问:
“刚才小古头上戴着鬼子钢盔演的是哪出啊?”
“那是为了进入虚拟现实状态,好跟场上配合……”
什么“虚拟现实”?老古听得更加晕头涨脑,唉,真是老不中用了。看起来孩子们确实在正儿八经搞他永远也搞不懂的“科研”,别耽误孩子的工夫。好了,你们接着忙吧,回见了您呐!
一晃过去了将近四年,又快到下一届世界杯外围赛了,不知道大古搞了些什么花样,小古忽然开窍了,足球意识“腾”一下窜出来了。
外围赛中小古场场都有进帐,横扫千军,无人敢挡,中国队顺利从亚洲出线。这一下把中国球迷的胃口给吊起来了,全国掀起了个“小古热”,街头巷尾年轻人到处都在传颂小古的技艺,甚至连公共车上、厕所里都在相互切磋“观赏心得”。
更意想不到的是,一向只关心腰围和面膜的姑娘们也受了传染,一哄而上变成了球迷。女性属于情感型思维,她们一旦迷上了什么那就没有章程了,虽然她们不懂什么“三角短传”“交叉换位”,更不懂什么“四四二阵型”“全攻全守”,但依然要跨洋渡海,充当啦啦队,渡不了洋的就成夜成夜守在电视机旁,痴迷般地“遥望”。小伙子们讥笑她们是“狗看星星”,而她们自有她们的视点,原来姑娘们看的不是什么“脚法”“阵型”,而是“人”。她们欣赏的是小古骠悍的体型、潇洒的动作、迷人的风度,甚至憨憨的笑容。

于是“灾难”来了,一封封热情洋溢、字体娟秀的信如雪片般飞向国家队。但队里有规定,大赛期间信件一律不往国外转。害得收发室老头儿不得不准备了一条麻袋,以对付“信灾”。
后来一条麻袋竟然不够了,收发室地方小,只好把沉惦惦的麻袋就近暂存在老古家中。
这一下把古奶奶给乐坏了,她打开麻袋,拿出信捏捏这封又捏捏那封,只要觉得哪封硬邦邦的,就透着太阳光迷着老花眼一个劲儿瞅:
“瞧瞧,这准是大照片儿,这姑娘模样儿一准儿俊。”
古老头儿俩眼盯着电视,跟没听见似的。
“我说老头子,你这小孙子一天到晚忙得跟猴儿腚着火似的,哪儿有时间瞧信?我看咱们俩干脆给孙子帮帮忙,帮他从里头挑个俊媳妇儿,也不至于冷落了这么多姑娘的热火劲儿。”
“你一撅腚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快把麻袋口扎紧喽,私拆信件犯法你懂不懂?”
“你别唬我,拆自个儿孙子的信犯的哪门子法?”
“整个一个法盲。告诉你,孩子的事儿你一点儿也不许掺合!千万别影响孩子踢球。再说这些信里头那些酸词儿,咱们这把年纪的人还能看得下去吗?”
进入决赛,中国队第一场就碰上了人高马大的北欧劲旅瑞典,开场才几分钟,前卫小古巧妙地偷袭成功。古老大爷在家里一蹦三尺,差点没把腰闪了。
可是瑞典人并没把这偶然的“小偷伎魉”放在心上。中国队又得了个角球,瑞典知道中国人头球肯定没戏,防着下三路,谁知发出了一个上三路的低平球,瑞典人赶紧跳起来,没想到小古准确地卡到了最佳位置,一个狮子甩头,皮球分毫不差地擦着立柱飞入死角!这下瑞典人才如梦初醒,竟有人敢在巨人头顶上“摘帽”!赶紧盯死小古,可是小古中路分球有如神助,组织进攻有章有法,有这么个“大腕儿”撑腰,队员们没有了心理负担,个个儿都能发挥水平。弄得高大笨拙的北欧人不知道该盯谁好。
下一场对阵的是脚法细腻的乌拉圭,一上场就注意上了小古,没想到小古竟敢班门弄斧,跟“艺术”球队对练脚法,硬是在万马军中左盘右带,巧妙穿透层层阻截,连过八道防线,最后轻松晃过门神,面对空门,回眸一笑,然后才潇洒地拨球入网,逗得“足球艺术家”们傲傲直叫。

古老头儿在家里都乐疯了,冲着“艺术家”们美滋滋儿地挖苦:
“喂!傻小子们,歇菜吧您呐!”
这天晚上老头儿梦里都在傻笑,老太太这回可算是放了心。
各国球队这才开始注意这位以往的“板凳球员”,纷纷研究小古的特点和风格,但怎么也找不出规律。技术和球路变化多端,有时候象贝利,有时候象马拉多纳,又有时候象普拉蒂尼、贝肯鲍尔、古力特、巴乔、罗纳尔多……说不清究竟象谁的风格,总之是到关键时刻哪种球路最管用就是哪种,而且带领队员们时时变换战术,。好不容易制定出对付的方案,一上场小古又变了。
只见小古一会儿“倒挂金钩”,一会儿“飞身铲射”,甚至表演武术绝技,一个“倒毛”空翻,竟能在高空用脚跟把球“砸”入网底。尤其遇上任意球那更是小古的射门表演,有时一个“香蕉球”看看出了底线,又忽然拐回来擦入网角,有时从“人墙”缝隙中精确钻入,就象用尺子量过一样。
就是那些鼎鼎有名的大明星,也不见得脚脚球都漂亮,隔三差五也免不了有那么几脚臭球,实际上真正的“经典之作”一年也不定能摊上一脚。可小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黑马”不介,几乎就没见他踢过一脚臭球,而“经典之作”“神来之脚”却屡屡表演,都弄不清哪个球算“经典”了。
各队只好采用犯规战术,把个小古踢得浑身是伤。老太太心疼孙子,眼泪吧答答的淌,用各种最恶毒的“京骂”诅咒那些下“黑脚”的,而古老头儿却挑起大拇哥赞许有加:
“这孙子有种,好样儿的!”
势不可挡的中国队已经打入了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德国战车小古越踢越疯,才打到下半场开头,小古一人就进了四个球!其它队员也趁势进了两个,六比一!全场人潮如涌,呐喊震天。古老头儿在家里也吼得山响,老伴儿又吓得钻进了厨房。
就在这时,小古忽然接到对方射门的球,不知怎么一来,球进了自己的球门,六比二。大家立刻反应过来──乌龙球!球场上无论谁也保不齐犯点错误,没关系,立了那么多战功,这点失误应该原谅。
还没过几分钟。小古在前场接到球,忽然一路往回带,左盘右绕,直奔中国的球门,大家──包括德国球员,全愣了。就在这时,小古一个漂亮的大力抽射,球又一次进了中国的球门,六比三!
古老头儿这一下可绷不住了,破口大骂:
“你这小王八羔子,怎么帮德国鬼子打自个儿人哪?我把你这小卖国贼!”
说着一个东西就甩过去了,卟几!特种陶瓷茶壶砸在软幕布上,没多大响动儿。老伴儿在厨房里一个人偷偷儿乐。
中国教练立刻把小古换下来,小古下场跟个傻子似的,脸部毫无表情。老古想,坏了,这小子八成犯神经了,许是太兴奋,痰迷了心窍,可怜哪,小子!
幸亏教练换人及时,中国队全力死守,德国队虽然强大也是干着急没办法,到终场也不过六比四,中国队顺利进入四强!
小古从下场后就迷迷蹬蹬,最后竟不省人事了,只好赶快送回国内治疗。
到半决赛时,观众看不到神奇的小古上场,一下炸了营。全国球迷,包括众多女球迷,纷纷打电话询问中央电视台足球热线小古到底是怎么了。热线增加了20个分机都不够,回答全一样:
“小古因身体欠佳,暂时无法上场。请放心,正在积极治疗。”
自然,中国队本来就没那么强的实力,小古不在也就只能保持第四名了。老古悲喜交加地说:
“值!为中国队翻身贡献个把孩子,值了!这回算是报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血仇了!”
小古刚送回国,女球迷们就打听到了,忽拉一下病房门口挤了个水泄不通。医院没办法,只好把小古藏进一个单间,又派了两名正在更年期脾气爆燥的老护士,才把这群捧着鲜花的女球迷堵在外面。
没想到“家贼难防”,医院里有个小护士也是女球迷,小古的崇拜者。自然近水楼台,得天独厚,想方设法调进单间当护理。至于那份精心呵护的劲头儿我想咱们就不必详细描写了吧?
得知小古已回国进京住了院,老古两口儿赶紧奔医院瞧孙子,挤过姑娘和鲜花的屏障,在病房走廊碰上了大古,满脑门子汗,赶快问:
“怎么碴儿?是犯神经吗?”
“是……不,不!这叫我怎么说呢?”
“到底什么毛病,你倒是给个痛快话儿呀!”
大古把老古拉到走廊,低着头痛苦地说:
“哎,都怪我!可能是芯片出了问题……”
大古终于向老爹吐露了真情:
大古这些年一直在搞生物计算机芯片的研究,业余帮国家队用计算机辅助制定战略,在上一届中国又一次冲击失败之后,大古找来了世界许多著名球队和明星的足球战术、技术、艺术资料,输进计算机,还搞来发达国家的足球专家系统软件,进行模拟演练,帮小古分析毛病,逐步提高。那年老古看到的“电子游戏”“虚拟现实”就是大古发明的全新的演练方法。
大古借鉴“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的经验,不断改进软件,计算机中的“模拟明星”们具有“自动互相学习借鉴”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往往能恰到好处地闪现出不同明星的超群技艺,做出最合理的判断和动作,简直个个都成了“超级综合明星”,进入“虚拟现实”的小古越来越跟不上趟了。
有一天。大古忽发奇想:既然是生物计算机芯片,用的全是蛋白质元件,与人体有可能相容,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植入人体内,与大脑神经相接,让它成为大脑“外存”的“数据库”和“处理器”呢?也就是说,让小古变成“人+深蓝”,战胜世界的“足球卡斯帕罗夫”!

大古知道,实际上生物芯片与人脑连接的技术已经实现了,比如给瞎子的体内移植电子眼和处理芯片,把芯片与视神经接通,就能把电子眼接收到的光信号变成电脉冲传入大脑,瞎子就复明了。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人眼还强,只要在后脑勺也安上电子眼就得,或者让电子眼感受红外线,走夜路就能不用灯光。
但困惑的是,电子眼究竟只是个输入系统,只是从外界把光信号送给大脑,让大脑自己处理,而要把“足球明星系统”移植进去,那就不光是送信号,而且要代替大脑的一部分思维功能,要让大脑与电脑直接进行对话和交流,这可能吗?
大古请教了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大脑研究专家,都认为在当今技术条件下有可能实现,关键是电脑软件输出什么样的信号,这些信号输送到大脑的哪些部位。
做足球分析电脑软件大古自是行家,再加上脑专家一起合作看来就有希望。大古充满了信心……
古老头儿听到这儿急了:
“照你的意思是不是给咱小古脑子里头安了个机器?那不得把脑仁儿给搅成粥馅儿了?”
“那倒不会,芯片不是埋在脑子里头,是在肩膀的皮下,不过……”
大古不知该怎么给老爷子解释,当时他想的是,这么一来,小古还算是个人吗?弄不好把儿子毁了怎么办?大古犹豫不决。
没想到小古知道了父亲的苦恼后,毫不犹豫地说:
“做吧,只要能打进世界杯,我豁出去这一百多斤了!只是得瞒着爷爷奶奶。”
经过了充分研究和准备后,课题组终于做成功了。年轻的小古很快适应了这种“新思维”方式,将各大牌明星的优点合为一身,于是就有了世界杯外围赛和决赛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表演……
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这一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没想到突然间……
古老头儿听得半懂不懂,颤抖地问:
“那现在究竟怎么回事啊?”
“经过我和大夫会诊,是因为芯片功能紊乱,所以在场上表现失常。住院后把芯片取出来,又治疗了些日子,危险期已经过去了,脑功能正开始恢复。”
老古一听危险期已经过去,总算松了口气,这一来反倒瘫倒了,大古又赶紧把老爷子背到另一个病房,大夫整治了半天才缓过劲来。
两个月后,小古已经完全康复了,和大古一起回到家里,古奶奶搂着小古哭天抹泪儿:
“了了(可怜)我的小孙子哎,瞧让你爹这份儿折腾,脑瓜儿上开的天窗呢?我瞅瞅。”
说着扒开小古浓密的头发,细细搜索,可惜老花眼什么也瞅不见。
老爷子则撩起小古的裤腿儿,边瞅边骂:
“这帮黑了肠子的洋鬼子,真叫王八羔子!瞧瞧把我们这小孙子的腿给踢成柿饼子了,叫我逮住非抽丫的不可!”
小古这时候只能让两位老人尽情揉搓,大古赶快打岔,掏出一样东西说:
“老爷子,快瞅瞅这个吧!这届世界杯最佳射手的金杯。”
这老两口儿这才转悲为喜,老古夸道:
“嗨!还是咱老古家的孩子有出息,你瞧,纯金的!”
老伴儿惊呼:
“哟!这么大个儿,得合多少钱哪?”
“你这个抠门儿的老太太,就认钱!这是荣誉你懂吗?咱全中国独一份儿!给咱中国人挣了大面子喽!”
古奶奶乐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半天才想起来一件最重要的事:
“怪不得那么多小妞儿都给咱小古来信。你瞧,那两麻袋全是!”
小古脸羞得红红的,一个劲儿傻笑。
大古说:
“你自己看着处理吧。”
小古不好意思地说:
“现在哪儿有时间呀?以后抽空再说吧。”
其实近水楼台的那位小护士早已经把小古的魂儿勾走了,要不怎么能恢复得那么快呢?
小古一回到队里,哥们儿们一轰把他给抬起来了!
消息灵通的姑娘们这下总算找到机会了,全都拥进训练基地,强迫小古签字留念,小古哪敢拂了这群姑娘的热情,最后那条粗壮有力的右臂竟累得抬不起来了,看来今后不练左右开弓是招架不住了。
第二天照常训练,可是摘除了芯片的小古技艺仍是十分出众,意识极好。弟兄们都奇怪:
“你那芯片到底真摘除了没有?别紧要三关的茬口再给我们来个‘乌龙摆尾’。”
小古自己也奇怪:
“我们老头儿说芯片是他亲眼看着摘除的,现在就放在他研究所里。可我总觉得好象芯片还跟脑子连着似的。闹不清咋回事。”
这时大古也过来了,搂着小古跟大伙儿说:
“看起来可能芯片长期和大脑交流信息,大脑已经把芯片中的成果吸收进去了,实际等于洗脑子啦。上次踢‘乌龙球’那是芯片出了毛病,这次芯片确实取出来了,你们就放宽心吧。”
大伙儿一听,纷纷叫嚷:
“大古老师,给我们也安装个芯片,洗洗脑子,让我们也过一把当世界明星的瘾吧!”
大古连连摇头:
“我给你们透个底儿吧,上次那芯片有漏洞,那是我在开发程序的时候的一点儿小疏忽,那回中德之战异常激烈,数据溢出就出毛病了。编几万行程序要想一点漏洞没有是很难的,美国有一次发射卫星,就是因为在五万行程序中把个小数点和逗号弄混了,结果上天后爆炸了。”
大伙听得直伸舌头,大古又说:
“我这回是拿小古的脑袋做了一次试验,因为那点疏忽,程序得全部推倒重新改,前面的路还长着呢。别的不说,就说计算机病毒吧,现在已经发展到生物芯片,用的是蛋白质元件,生物计算机里的病毒和真正的生物病毒之间有多少距离,能不能相互传染,都是很难说的。”
大伙一听全凉了。大古接着说:
“更重要的是,人不应该成为电子线路的奴隶。如果人人都变成超级明星,机器人似的,一点错误不犯,一点偶然性都没有,那足球还有什么意思?你们都是国脚,都知道足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现在小古把芯片取出来,已经从‘电子人’还原为单纯的人了,虽然意识技术仍然很好,但又会犯错误了,恐怕这才能叫真正的足球。”
众队员们好象回过点味儿来了:
“对,对,我们也觉得如果人人都技艺高超,一点错误不犯,踢一场赢一场,还没踢就知道了结果,足球就不是圆的了。”
“可是古老师,这么一来您的试验不就白搞了吗?”
大古遥望远方,意味深长地说“
“不,科学实验从来不会白白付出代价。小古能消化吸收芯片内容,而且能保存技艺,这一点给了我一个启示,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把软件系统输入到大脑,让每个队员都能迅速提高,也许是条新的路子。
“不仅如此,这条路子说不定还能应用到其它领域。比如把大量英语内容输入到大脑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迅速突破外语关,恐怕对国家的贡献就不是世界杯冠军能与之相比的了。”
大古的事业还在继续,至于后来怎么发展,那就只好“且听下回分解”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