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赛中的洋面孔——中国桥牌外援译名及简介
(2016-03-24 19:36:29)
标签:
中国联赛泛华俱乐部保加利亚以色列波兰 |
分类: 桥牌博物馆 |
中国桥牌正在走向世界,这是真正的走向世界,和以往中国牌手去国外参加桥牌比赛和世界桥联等组织在中国举办比赛不同的是,传统的、中国自己的桥牌比赛,正在开放大门,召唤越来越多的世界高手前来参加。
2016年代表中国桥牌竞技最高水平的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在3月开战的第一站比赛中,我们打开报名表,会发现共有7家俱乐部的参赛队员名单上有外援牌手,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了全部A类俱乐部的一半,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桥牌职业联赛正在进入到了“外援时代”。
拥有外援参赛的俱乐部分别是泛华集团、普得时代、上海金融、三辰基金、上海汽车、浙江奥联、红牛。由于中国桥牌协会要求注册的外籍牌手以及加入中国桥牌协会的外籍牌手要以中文名注册,同时对中文名的字数也有限制,因此我们看到报名表上的各位外援都是中文名,他们到底是谁?来自哪些国家?以往有何战绩?技术特点如何?为了让爱好者们更加了解外援,也更好地观看比赛和关注成绩,下面就2016年中国联赛的外援情况进行一下介绍。
我们的介绍将分两个部分。第一是人名和译名,也就是这些外援到底是谁。第二是外援介绍,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和以往战绩。
对于译名来说,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因为很多外国牌手特别是欧洲牌手,他们的名字非常难念难译,仅仅以英语的拼读规则来念往往是不对的,而且本身中国地域广阔,北方人的发音和南方人的发音有不同,因此外籍牌手如果不以原名出现,我们经常会混淆他们的名字,比如我请问大家,德利维尔和布林克是哪两位牌手?答案一会儿再揭晓。
在外国人名的翻译中,新华社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他们也出版了相关语言的标准翻译对照表,可以说90%以上的英文人名和70%以上的欧洲人名都可以对照进行翻译,我在对国外牌手的译名上,遵照的标准和依据是新华社译名室编纂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2006年修订版)》和新华社译名室编纂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个别桥牌选手人名由于约定俗成,仍然按照流传下来的叫法,如“Garozzo”的标准是“加罗佐”,不过我还是更认同以往桥牌书中的“葛罗索”为好,“Meckstroth”的标准是“梅克斯特罗斯”,我觉得称其为“麦克斯特罗斯”、“老麦”、“麦罗”更有力度。
同时,在人名的翻译上也要有一些规范,比如我们常见的中文外国人名都是“姓”而非“名”,比如NBA巨星乔丹,他的全名是Micheal
Jordon,那么根据惯例我们就叫他乔丹而不能叫他迈克尔,虽然在外国都是习惯叫“名”。再举些例子,比如“库里”,不能叫“斯蒂芬”,“邓肯”不能叫“蒂姆”。当然这些也有例外,有些时候,不论是约定俗成也好,还有就是外国人的“名”有时更上口,也会以“名”为中文名,这个最有名的当然就是Kobe
Bryant,刚刚宣布退役的NBA球星科比,他的中文名就是“名”而非“姓”,如果谁要叫他布莱恩特,那肯定是有毛病啊。
啰啰嗦嗦了半天就是想告诉大家,人名翻译这事,最好是有个标准,这样大家都方便。在介绍外援之前,我们先举两个例子,请大家看这两个名字:Kalin
Karaivanov和Roumen
Trendafilov。此二位是何方神圣?他们就是去年上海浦东聘请的保加利亚外援,这对保加利亚外援在中国参加联赛第一站就为浦东夺得分站头名立下奇功,但他们第二站表现不佳,俱乐部赛也草草收场,让很多国内观众和牌手认为他们是“草包牌手”、“浦东找的外援不行”等等。其实呢,Karaivanov/Trendafilov在保加利亚是一流搭档,他们战斗力非常强,是保加利亚蓝领风格的绝对代表,在过去一段时间(包括这一次的智英会上)保加利亚队一直都以中国队的克星形象出现,在2009年阻止中国男队登上百慕大杯领奖台和2010年罗森布鲁姆杯上把中国队拖进加时赛并且阻挡中国队在8强之外的保加利亚队中,这两人都在场。因此来说,浦东考虑到此二人对中国牌手有杀伤力这一点将其请来也是有道理的,至于他们后面没有发挥好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表。Kalin
Karaivanov和Roumen
Trendafilov,此二人正确的翻译是卡拉伊万诺夫和特伦达菲洛夫。但为了较有力度和更加顺口,我称其为卡莱万诺夫和塔兰达菲洛夫,这个译名在2011年《桥牌》杂志中中国男队征战世锦赛的连载中已经使用过。大概是受到字数的限制吧,上海浦东俱乐部在使用他们时用的中文名是卡林和罗曼,这是从他们的“名”来翻译的,称呼是很上口,也不复杂,可是让很多人都不知他们是谁。
现在回到刚才出的问题:德利维尔和布林克是谁?他们当然就是登陆中国的第一对外援,来自荷兰的Bas Drijver和Sjoert
Brink,现在他们有一双国人尽知的名字:巴司机和舒柏林。
Sebastiaan
Drijver,他来自一个荷兰多兄弟的家庭,他的几个兄弟比如Tom、Bob等等,都是很简单的名字,对于外国人习惯称呼“名”来说,他的“塞巴斯蒂安”,显然有点多了,因此他后来掐头去尾改为简称Bas,因此世界桥牌有了个年轻人叫做Bas
Drijver,由于这名字发音象极了Bus
Driver(公共汽车司机),因此在他作为普得俱乐部外援之后,便有了一个更为中国化的名字“巴司机”。让我们非常遗憾的是,在不少此前国内关于世界桥牌高手的宣传中,不知是哪位既不懂桥牌又认为自己应该更专业一点的人士,把“巴司机”写作“巴斯基”,结果一下子把荷兰人移民到了波兰。也许他们是认为“巴斯基”看上去更有范儿。其实他们是不懂“巴司机”这个名字的真正来源,这一点,在《桥牌》杂志中专门对中国第一对外援做了介绍,只要关心中国桥牌的,就应该知道。至于“舒柏林”这个名字则是比较信达雅的译法,取了“名”的谐音做中国姓、取了“姓”的谐音做中国名。我个人认为,巴司机和舒柏林这两个名字,是桥牌界中文名的经典。
既然说到了荷兰人,我们就继续他们的同胞,红牛队的外援:西蒙和鲍克。
西蒙的全名是Simon Cornelis de Wijs,而鲍克则是Bauke
Muller。老实说,这两位牌手的中文名字起得有点瑕疵,原因是他们都用了“名”,其实更应该用他们的“姓”,这不仅是符合译名规则,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叫维斯和穆勒的话,就与他们的“泰山组合”身份更加合拍,因为“泰山组合”的来历就是把他们的姓拼在一起成为“WeissMuller”,这是著名电影《泰山》的主演。
以上这四位荷兰人,在中国参加比赛已经好几年了,而且他们都分别拿到了中国的冠军,对于很多国内牌手和爱好者来说,他们已经是很熟悉的人物了。在世界上,荷兰队自从2011年拿到百慕大杯冠军后,最近整体水平有所下滑,在欧洲明显不如近来声望和风头正劲的波兰人。波兰队连续两年拿下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展现了他们在世界桥牌的特殊地位,“要做就做最好、要找就找最强”,以这样的宗旨为座右铭的中国桥牌大鳄泛华集团,他们的新外援就来自波兰。
立足于打造中国最强国家队和为中国职业牌手创造最好条件的泛华俱乐部,最近似乎改变了风格,他们放弃了两支队伍的编制,改为小而精的策略,同时他们的眼光放到了国外,走向了外援路线。这一次他们聘请的外援不仅仅是参加A类俱乐部联赛,得到如此高水平外援的泛华如虎添翼,已经在国内睥睨群雄的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丢掉一个全国冠军。
Jacek Kalita和Michal
Nowosadzki是波兰年轻牌手的典范,他们出自波兰高水平的青年牌手生产线。虽然在2008年的北京,这两位参加不同年龄组并且双获银牌的牌手还不在一起合作,但很快他们就做为波兰Bridge24的成员成为了搭档,在2013年夏天,他们和两位队友合作经过加时捧起了Spingold奖杯,这是他们进入顶级牌手行列的开始。接下来,这两位小将在北美和世界比赛中表现非常优秀,2014年三亚获得了世界桥牌双人赛的银牌,2015年在众多阻碍的情况下赢得了世界桥牌最高水平的奖杯——百慕大杯。他们与泛华的缘分也不小,2014年,Kalita/Nowosadzki作为卫冕冠军成为Spingold杯的头号种子,结果在32强比赛中与泛华相遇,泛华击败对手进入下一轮。2015年夏季大赛,在8强赛中泛华又与Kalita/Nowosadzki所在的Tulin队相遇,此战同样是泛华胜出,因此说泛华对该对牌手非常了解。
就译名上来说,泛华的报名表上,两人的名字是亚瑟和米哈尔。米哈尔就是Michal
Nowosadzki的“名”,这个发音还不太离谱,因为Michal的波兰发音近似于米哈尔,在《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中,这个名字的标准译法是“米哈乌”,看上去还不如米哈尔好点。可是亚瑟有点远了,Jacek在《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的标准译名是“亚采克”(如果是捷克人则为“亚切克”),而亚瑟一听就是英文人名吧。其实这两人的译名完全可以用“姓”来做,卡利塔和诺沃萨德斯基不是很好吗,假设有字数规定,诺沃斯基也不错啊。波兰人名向来是用“姓”更好的,比如巴利基、祖姆金斯基、克鲁科夫斯基、布雷茨、纳科维茨、马腾斯、贾瑟姆等等。泛华这家国内最强的俱乐部,他们在未来的国内比赛中一定是最受关注的对象,无论是新闻报道、比赛转播还是最终在专业的《桥牌》杂志上写实战记录,有个好听的或者更容易接受的中文名会更好些吧。
上海汽车俱乐部和三辰俱乐部今年聘请的外援都来自以色列,这可能和赵杰转到上海汽车参加国内比赛,而他在美国的搭档Eldad
Ginossar来自以色列有点关系吧。
先看上海汽车这家老牌俱乐部,国内四大豪门之首的上海汽车近年来人员流失严重,已经好几年沦落到了保级的地步,这一次也走上了聘请外援之路。Eldad
Ginossar和Dror
Padon其实是新组合,Ginossar自从几年前移民美国,就与他原来的搭档Pachtman分手了,在美国他也没什么固定搭档,去年开始和赵杰合作参加NABC的比赛。就在去年年底,以色列小青年Dror
Padon与搭档Alon
Birman分手,Ginossar就转与Padon做了搭档。Ginossar以往一直是以色列国家队的主力,后来移民后特别是以色列青年队也就是Fisher/Schwartz这拨小青年出道后,他就基本退出了。而Padon则是一直与Fisher/Schwartz做队友的以色列青年队队员,他们一起得了2011年的跨国团体赛冠军、一起得了2014年的欧洲锦标赛冠军,要不是被Brogeland揭发,还不知道他们会一起得什么呢。不过我认为,Padon与Birman没有什么“Code”,至少他们在北美与Fisher/Schwartz交手,一次没赢过。
译名的翻译上,上海汽车的报名单是吉诺和帕登,如果在吉诺后面加上“萨尔”就更好了,“吉诺萨尔”才是正确的译法。
三辰俱乐部是原来JJ转变而来,而三辰一入主A类俱乐部,就祭出聘请外援的手段,这一次他们的外援是来自以色列的Micheal
Barel 和Yaniv
Zack,在中国桥牌协会注册的中文名分别是“巴莱尔”和“扎克”,这两个译名比较靠谱,人名上口、且符合译名规则(Barel应为“巴雷尔”)。Barel和Zack是以色列队的常客,在Fisher这拨小青年成名前,他们经常代表以色列出现在国际赛场,不过成绩普通。2015年12月26日,在以色列国家队选拔赛中,Barel和Zack所在的Bareket队战胜了上一届代表以色列夺得欧洲冠军的Herbst队获得了以色列国家队代表权,当然Herbst队缺少了Fisher/Schwartz一对,这样Barel和Zack将代表以色列参加夏天在布达佩斯举行的欧洲桥牌锦标赛。
参加中国联赛的还有一对来自新加坡的外援:潘华和卢晋洲。他们的故事在我的博客中曾有一篇文章叫做《新加坡的亚洲冠军之路》有一些介绍,同时由于他们也是华人这里就不多谈。另外有一对来自日本的外援:陈大伟和古田一雄,也因为陈大伟曾经是上海的牌手,也就不多介绍。
至此,参加中国联赛的“洋牌手”和有关译名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欣赏桥牌比赛,学习世界高手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