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随笔 |
先是在BBS上看了一篇文章,说到上海人的工资,说到到了30岁每个月只赚8K就算太失败了。。。天啊,这都什么理论啊,10W的年薪难道是那么好赚的么?
然后,哈哈,今天看来是有上海缘,又看到了一篇对北京和上海进行比较的文章。我发现只要提起上海,就会有大量中国人群起而攻之,把上海人都描述成魔鬼一般。帖子里一大片的口水战。
我能不能把这个现象归结为对人家发达的经济的一种嫉妒哈?一方面说人家小资,说小资没品位,是不是自己在骨子里都想着念着有朝一日能大资一下呢?哈哈。
上海我去过三次。虽然去上海之前对上海人没什么好印象——大概都是从道听途说那里得来的消息,说是上海人不仅排外,而且还很看不起人。不过,到了上海,我还真没这种感觉。说几个小事情吧。有一次坐公车,无人售票的那种。口袋里没零钱了,心里正犯嘀咕呢,见旁边一阿姨,我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就找她换零钱。她一点也没拒绝,相当友好,把她的钱包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替我换了零钱。在居民区找老大妈或者是在淮海路上找时尚MM问路,对方都颇为耐心。要知道我只会讲普通话,而且还带点北京腔,我也不准备在中国的地界里跟中国人讲英文,这种口音也就是那种会被传说中的上海人认为是乡下人的那种人的口音吧?但我这个传说中的乡下人却没觉得传说中的城里人对我有什么歧视啊。
我想这一切不应该归结为我这个人可能似乎也许真的长得比较面善吧?
倒是还有一件小事。有一次过马路前,问一交通协管员,妇女,中年以上,皮肤黝黑,粗嗓门儿。跟她说普通话,满脸的不高兴,回答的全是上海话。估计,她不是中午不小心吃了顿涮羊肉,那就只能说,在城市里生活的乡下人,是看不起我这种乡下人的。
其实上海人被中国其他地区的人看不起的原因大概就是上海人的行事习惯更接近于西方——原则至上、人情至下。但,一个只有人情却不讲原则的社会始终是很难发展的。如果有一天中国人办事不再需要拉关系找人情了,那中国不发达也就难了。
不过,上海人大多数都把这种原则无限地放到了对金钱的追求上。我想,到了30岁,10W的年薪,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能是梦而已,而在上海人的眼里,已经是很失败了。还好我不是生活在上海。不过,也许我生活在上海,是不是应该能拿到比现在多得多的薪水?虽然我在北京实在不算是个失败人士。
我相信,只要我不娶个上海女人当老婆,我拿着北京的工资一个人在上海也是足够当个小资的,哈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