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代际教育
肩负家庭核心责任的人,一般都有到学校开过家长会的经历。所得结论多为“子女教育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这个观点应该正确。还有就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启蒙老师”,这个观点也应该正确。开过家长会后,多数家长都在考虑一些问题,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就是希望从学校老师那里系统性地、计划性地学到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方法技能、懂得一些道理、树立一些观念等。作为家长最多的困惑就是如何配合好心里没有谱。
有精力家长的,子女在小学时段,课本上的语文、数学知识方面还能勉强当当家庭教师。可是,子女一到初高中,大多数家长在教科书课本知识方面要当家庭老师还有点困难,即使是职业为中学教师的家长也不能全科辅导。家长为什么不能合格地当子女基础知识的辅导老师呢?子女现在学的内容,按说大多数自己以前都学习过的呀,原来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即使没忘记,还有方法技巧问题。概而言之,家长教育子女知识方面的能力不足。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是一些道理和观念方面的内容。
教育的过程是什么?教育的过程就是知识、方法技能、道理、观念等从相对丰富的一方向相对缺乏一方输送或分享的过程。其效果主要由受者关注度和授者的专注度所决定。
记得几年前曾听过一次报告,主讲人演讲报告中有一观点,代际间教育归纳为“上育时代”、“同育时代”和“后育时代”三个时代。“上育时代”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观念和方法主要来源于或者继承于他的上一代,上一代的影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育时代”指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观念和方法主要与同一代人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而获是,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对这一代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后育时代”指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观念和方法主要源于下一代的影响。
主讲人当时所述代际教育三个时代具体如何划分记不清了,现在不妨试着从宏观社会状态静态划分和微观个人状态动态划分。
宏观社会状态静态划分,将人类社会状态处于农耕文明社会的时代划归为“上育时代”。农耕文明时代知识更新慢、积累慢、传播慢、消化慢、重构造慢。历数农耕文明时代历史上各领域建树者至事业巅峰大都在半百之后,那个时代家庭多为几世同堂,最有话语权者大多为最年长者。将人类社会状态处于工业文明社会的时代划归为“同育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处理封建制度社会,知识更新慢、积累慢、传播慢、消化慢、再造慢。工业文明时代,因科学术的发展的,知识的更新、积累、传播、消化和重构速度有了大幅度提升,中年人成为掌握社会知识的主要群体。这个时代上一代在知识储备上已无优势,主要在同龄人之间获取。将人类社会状态处于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划归为“后育时代”。这个时代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积累、传播、消化和重构呈几何级数加速发展,社会青年群众是掌握社会知识、引领社会进步的生力军。你看看“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英文首字母组合)核心人物的成名和站稳脚根时的年龄是多少就知道了。你是否有向比你年少的人请教过问题?你是否有看不懂比你年少的人的行为逻辑?大部分人有此经历就说明现在是后育时代。
微观个人状态动态划分,主要以你的社会知识主要来源分别于上一代、同龄伙伴和下一代所处年龄为标志。可能孩子在读小学时还经常向家长问问题,初中偶尔向家长问问题,高中以上的子女要主动问问题是极其少的。中年的人,大都有羡慕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接纳和掌握快。经常有朋友说孩子玩智能手机比自己更能娴熟,对网事更先知晓。家庭代际成员之间的教育主要是观念和方法具体事务的参考、干预和控制。谁积极主动且产生实质影响,谁就掌握了主导权。比如,农耕时代的上一代对子女择偶标准、婚姻观念是有较在话语权和决定权的;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两代人对婚姻家庭的事就牌平等地位协商决定了;再到信息时代简直是备案制度。其它事大多亦然。上一代话语权渐失是因为缺了知识和信息的筹码。不同的知识和信息进行自我加工处理,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所以代际之间对同一事物表现不同的观点很自然。子辈抱怨父辈顽固不化和父辈叹子辈如何如何有之。代际之间出现了价值取向发生相背就会发生叛逆。一方认为“万家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另一方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为圭臬,且视读书“猛于虎”,双方都采取极端手段作保障,出现叛逆很正常。
家庭成员代际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家庭伦理、家庭文化、职业倾向、婚姻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教育方式主要是言传和身教。静下来思考,家庭成员中的你,影响了其它成员多少?被其它成员影响了多少?家庭成员代际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家庭伦理、家庭文化、职业倾向、婚姻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教育方式主要是言传和身教。静下来思考,家庭成员中的你,影响了其它成员多少?被其它成员影响了多少?
我也是被“后育”的人之一。犬子现读初中,一年前,他向我推荐《罗辑思维》,我因此而成为《罗辑思维》的拥趸,进而关注了互联网多媒体平台下的“自媒体”现象,等等。对犬子成为泰勒·斯威夫特的粉丝我不懂、不很懂,经观察,还不象为虚荣而“装”,偿试与之交流均不得其解。
与子之同育正当时,很珍视和重视他向我提的问题,愿以后还有机会作答,推迟个人进入“后育时代”的年龄。
(黎德华
2014年12月7日于闲草溢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