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偶对】(之三十六)春联的文化衰落

(2012-02-27 20:51:58)
标签:

文化

对联

感慨

杂谈

分类: 联语偶对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春联。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几位会写毛笔字的长辈们总是忙个不停,为全村写对联。红红的春联贴上之后,我们孩子们最盼望的新年就到来了。可以吃顿好吃的,穿上新衣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看家家大门上的对联。尤其是年初一,在全村拜年的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一起从这家到那家,大人们总是对着每家每户的对联进行评论,主要是评论哪个对联的字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那时对联的内容比较简单,都是历书上的,比如:“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等等;还有的就是传统的对联,如:“前门增百福;后户纳千祥”、“五云迎晓日;万福集新春”等等;更有直接把毛主席诗词拿来做对联的,我家房梁上至今还保留着当时上梁时写的一副以主席诗词为内容的对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还有一副:“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记得小时看到最多的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想念毛主席”。

    无论如何,在我们精神食粮遗乏的年代,就算破“四旧”的年代,仔细看看这些春联,都是很严格地按对联的格律要求来制作的。就算是口号式的对联,从词性上看,也是基本符合对联要求的。可是,现在我们的春联,纸比以前好多了,字更是用尽了现代化包装印刷手段,令人眼花缭乱,非常精美。但如果认真看一下内容,即令人大失所望。如:“喜居宝地财源广;福到家宅富生旺”,双仄尾且不说,词性与句内结构根本对不上。不过,这已经算是好的了,再如:“鸿运铺平前程路;得心应手发大财”,除了想撞大运似的发大财外,还有什么?这也能叫对联?再如:“欢聚一堂迎新年;欢声笑语贺新春”,看这幅对联,应该出自一位喜欢写字的人之手,或许此人在某地还可能以书法家自居,但却写出这样的春联来,而且还印出来卖,也真够大胆的了。

    应该说,专门印制出来用来出售的对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到内容上,都应该是要求严谨的,因为你是专门干这个活的。过去的工匠还凭手艺吃饭呢。春联是文化上的事,民俗上的事,应该遵从文化与民俗的习惯与规律,总不能把所有吉祥话都凑到一块,字数相等就是春联了吧?你不懂,只是想通过春联来赚点钱也没关系,但你可以找懂一点的人为你参谋一下啊,再说有的写字的还是“书法家”呢,总不能拿起来就瞎写一通吧?总不能用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文化传统来展示你的无知吧?

    可是,我也知道,现在可能就是我这个酸人才会认真去看春联,在这样的社会,谁还会在意对联里头写什么?没奈何,什么叫文化的衰落,此即是例证之一。钱,主牵了一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