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魅力之源

(2006-11-03 14:38:36)
分类: 时评
任务稿,存档.

魅力之源
 
雪里埋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也许是成都城市魅力的最好写照。这种城市魅力,显然不仅指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以及市容市貌,更是指一个更大范围内的城市体系所散发出来的大成都的城市魅力。当以三圣乡为代表的近郊休闲游,吸引来了来自国际游客的包机;当安仁镇打造成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博物馆镇”;当永宁镇借助一个巨大楼盘,挖掘出具有产业价值的历史文化内涵……毋庸质疑,这些或充满经济活力,或洋溢地方特色,或挥发旅游价值的魅力城镇,已经成为整个成都魅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这些城镇,能够散发出源源不断的魅力?归根结底,因为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离在大城市之外、被小农经济所包围的城镇,而成为与中心城市融为一体、联结产业化农业与大市场的现代城镇。也就是说,这些城镇已经脱胎换骨,成为整个城市体系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城市化,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其核心内涵就是人口转移、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的过程。但是,历史进程表明: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单一的大城市,也应包括大量的小城镇聚集。关键在于:这些城镇是否具备城市功能,与中心城市构成有效对接的城市体系。西方城市化经历了从“集中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而我国东部一些沿海城市也经历了当年缺乏科学规划、没有形成聚集效应的经验教训。成都作为中西部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将城镇体系的建设与其城市功能的完备结合起来,不再走弯路。
 
成都三个集中、城乡统筹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实际上就充分契合了这种“后发优势”,使得传统城镇具备了现代城市功能。核心特征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聚集和繁荣,带动了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聚居的居民享受到现代城市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9大魅力城镇的成功经验,或者说其魅力之源,正在于此。
 
当然,如何将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源泉,转化为各个城镇的真实魅力,却需要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关键就在于,各个城镇需要根据成都城乡一体的科学规划,在城市体系中找准各自定位,充分体现自身的比较优势。毕竟,现代化的城市体系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组成的城镇群体。这9个魅力城镇固然都初步具备完整的城市功能,也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但各自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又各不相同。谁能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区位优势,谁就能产生更大的活力,拥有更大的魅力。不得不说,在9个城镇之中,有的镇做得比较好,魅力正在日益凸现;而也有个别镇,没有照准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裹脚不前,从而逐步丧失曾经拥有的城镇魅力。
 
当然,成都的魅力城镇远不只9个。当年在进行魅力城镇评选的时候,之所以留了第10个魅力城镇的空缺,就是希望有更多的魅力城镇不断涌现。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第10个、第11个、第12个……正在成为市民心目中的魅力城镇。比如,羊安镇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同时又注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有效加强,魅力正在绽放。而按照“18366”城乡规划发展体系,城乡一体化的成都是由一个特大城市(含6个近郊新城)、8个中等城市、30个小城市、60个新市镇以及600个左右的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现代化大都市空间格局。正是这些魅力城镇的众星捧月的点缀,让成都日益国际化的历史文化名城,频添城市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失语
后一篇:苦闷的时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