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可以乱发誓,百姓不能说句话?

(2012-08-09 22:39:23)
标签:

杂谈

从邓德勇、宋朝玉被正式宣布为云南巧家县“5·10”爆炸案嫌疑人时起,长时间成为谈资的爆炸案,现在成为“敏感”话题。8月7日,巧家县警方至少3次来到邓德勇家里,叮嘱邓家人不要“随便谈论案情”。8月8日,这个范围扩大到巧家县的各个社区,一家一个代表“专门喊我们去开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大会”,一名社区成员说,“主要就是不让说爆炸案与拆迁这个事,如果传出去了,公职人员与党员,要遭处罚”。8月9日《南方都市报》)

 

 

“警察的理由是要我们注意安全,以免遭仇家报复”,邓家不置可否,一致将其理解为这是对他们的“封口令”。与此同时,当初曾经发誓拿“前程”担保“这个案件是赵登用所为”的巧家县公安局杨朝邦,在网友齐声喊“下课”声中,现在却“还好的”,没有接受任何停职或者受处罚的消息。同样一起案件,官员信口开河,乱发誓言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而普通民众却连谈论案情的权利都被剥夺,两相对比,不禁让人诧异,莫非,这就是现代版的“只许官府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巧家爆炸案一波三折,悬念叠生,像极了一部碟战大片。在这其中,巧家警方所扮演的角色显然并不光彩。事实上,杨朝邦的“以前程担保”虽然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但作为个人言论,这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对于此案,当地警方有刻意越过法律程序,将其草草结案的倾向。应当说,当地警方在发现亲的犯罪嫌疑人后,迅速为赵登用沉冤,虽属正常的错案补救程序,但考虑到舆论压力,仍然是值得赞许的。原本,这应该成为当地警方挽回公信力的良好契机,然而事与愿违,警方对当事人家属和当地民众下达“封口令”,似乎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作为已经成为公共事件的巧家爆炸案,并不涉及国家秘密,普通民众当然有谈论和评价的权利,警方无权剥夺。而作为警方而言,能否接受民众对案情的谈论,以及对其工作的评价和质疑,也是对其办案是否透明,权力运行是否合法公正的考验。不妨设想,假如当初警方能够多方听取意见,或者错误就可能避免,“拿前程担保”的笑话就不会发生。如今,警方向当地民众下达“封口令”,甚至动辄以“要遭处罚”为由,对公职人员与党员进行赤裸裸的威胁,不能不说,巧家警方需要纠正的不仅仅是一起错案。

 

 

警方禁止当地民众谈论案情,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是出于维护地方形象。事实上,这也是一些地方的习惯做法,一旦被揭出什么丑闻,不是捂就是盖,试图以禁声的方式来淡化和消除负面影响。不过在网络时代,我想巧家警方应该清楚地知道,这充其量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对当地形象乃至政府公信力有无害而无一利。

 

 

很显然,警方禁止民众谈论案情,其实是在回避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爆炸案与当地违规拆迁的关系。爆炸案发生后,众多声音都指向了拆迁被偿的问题,当时警方和当地政府都极力否认两者之间的关系。然而事实证明,爆炸案确因拆迁而起。至此,公众不禁要问:这起引发爆炸案的拆迁,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至于村民要用如此惨烈的方式进行报复?能否回答这个问题,是这起案件能否平息,甚至是避免发生类似悲剧的关键所在。警方的沉默和对民众的禁言,其实表明这案件还有可待挖掘的真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