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打包剩菜”要有同情更要有追问

(2012-03-02 23:26:05)
标签:

杂谈

吴龙贵
    
    在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工作4年的洗碗女工李红将客人留下剩菜打包,打算带回家给正读大三的儿子补营养。酒店发现此事后以盗窃财物为由将其开除,称扔掉食物是正常耗材,员工不得带剩饭菜回家。(东方网2月29日)
    这则新闻在某门户网站的跟帖量将近10万,而且几乎所有网友都把批判的矛头都指向了这家五星级酒店。焦点集中于,洗碗女工将客人留下的剩菜打包回家,是否是盗窃财物的行为?这并没有太多可以讨论的空间。事实上,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五星级酒店”、“酒碗女工”这些具有象征性的关键词,把贫富差距的尖锐现实再一次无情地摆在了世人的面前。
    将客人的剩菜打包回家,这是并不体面至少是不应被提倡的行为,这个道理洗碗女工并不是不知道,但因为家境贫寒,儿子正在长身体,她还是这么做了。个中无奈与辛酸,犹如一枚催泪弹,引发了公众的同情与悲悯之心。而酒店不问青红皂白,即给予其最严苛的处罚,无疑是对集体情绪的一种挑衅。在这里,这名洗碗女工或者说这位母亲打包剩菜的行为成了伟大母爱的代名词,而酒店将其开除的处罚决定则成了资本无良的直接罪证。
    我理解这样一种情绪,但还是忍不住想说一句:过度的情绪化表达,只能激化对立而无助于和解,一味的同情也无益于社会问题的改良。必须还原这样的事实:在这件事上,酒店的做法并不是如网友所批判的那样不可原谅。酒店有规定,所有淘汰的食物都不允许重复使用,也不允许员工私自带走,这是一条很常见也很普通的内部规定,作为洗碗工的李女士理当遵守。一旦违反,当然会受到处罚。如果说酒店有什么错的话,就错在处罚过重。但退一步说,就算只能这名洗碗女士很轻微的处罚,网友的情绪就会有所改变吗?
    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酒店一名经理说:“星级酒店的员工带剩饭菜回家,成何体统?”可以看出,这名星级酒店非常注重自身形象,内部管理也非常严格。但事实上,“打包剩菜”在该酒店并非个别,“除了领导看不到,其他工作人员,多数都往家里带过。”不知这名经理是否意识到:员工中普遍存在着这种“成何体统”的行为,作为一家五星级酒店,难道没有可以反思的地方?譬如,是否给予员工与“五星级”相衬的体面工资?这名洗碗女工之所以“打包剩菜”,除了经济原因,还因为“工作很忙,很少给儿子做饭”,那么,这家酒店是否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给予员工足够的休息时间?我们知道,在不少国家,如果企业不能给予员工足够的薪酬和休息时间,那么这些员工动辄就会告上法庭,让企业吃不了兜着走。在我们这里当然很少发生,在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下,使用廉价劳动力,或者以较高的薪水变相剥夺休息时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有管理无文化,有制度而无人情味,这才是这件事的关键之处。
    我们讨论这件事,不仅仅是为了让企业减轻对这名洗碗女的处罚,更是为了不再发生“打包剩菜”这名令人辛酸的事不再发生。这是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故事:一个母亲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准备食物,在超市里偷窃面包。法官判决:她有罪,同样,令一个母亲饥寒交迫,不得不靠偷窃来养活孩子的社会同样有罪,我们在座的诸位都有罪。判罚每人一美圆,给那个偷窃的母亲。这名洗碗女工因为自己的失当行为当受到一定的处罚,但是谁来处罚那些失当的企业,以及这个失当的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