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昨晚十点不到。地点:上海虹口足球场。天津队客战上海申花,在这个时间、地点的横纵坐标上兑现了结果,天津队0:1失利。
那一刻,在那里,透过申花球员扬起双臂的拥抱庆贺,以及天津队员的垂首退场的郁闷忿忿,我们可以清晰地点数出场上有6个天津人的身影:赵燕明、聊博超、何杨、冯仁亮、宋博轩、王冠伊。他们6个人,前3个为天津队出战,后3个站在申花阵营当中。顶着天津队名号的这支天津队,完场时刻场上的天津人数并不比对手多,如果说这个局面已然让天津球迷浮想联翩、五味杂陈,那么比赛中唯一的有效进球由天津人制造,赢球的却是申花队,这个结果则更会深深地刺痛天津球迷的心。
面对失利如若我们够冷静,就会把上述这一切看在眼里、想在心头,随即再进一步思考天津足球的前途与未来,而不只把眼睛盯在从申花租来,协议不能上场的一个过客陈涛身上。
今年的天津队一直无法让外界安生着充当观者,这是显而易见的。从赛季前拿出类似做扫除的魄力来大规模调整阵容,到开局不利七轮不胜,再到伴随着接连不断引进内外援,逐渐有了峰回路转的模样,进而直至接二连三有终场锁定胜果的惊喜,却又与一些场次魂萦梦绕求胜不得交织在一起……早几年总有人诟病天津队是伪强队,在中超的崛起并不货真价实,那时候来来回回的口水仗仿佛也没少打。时至今日,尽管前有鲁能主帅伊万诺维奇,后有申花主帅布拉泽维奇,他们都在“侥幸”赢球得意洋洋之际,恭维天津队的实力不容小觑,以及天津队应该属于中超第一阵营,但实打实地说,到底该怎样定义天津球迷心目中这支子弟兵队伍的能力与中超地位,好像依然是个深奥的命题。
狭义地只看昨天这场比赛,哪怕于大宝的进球被判越位值得商榷,哪怕白磊和卢西亚诺两次击中门柱充满了“天不助我”的宿命气息,但天津队在上海输球,还是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从甲A到中超,十几年的时间说短也不短,天津队愣生生没在申花的地盘上占到过一点便宜,平局已然是最好的收成,作为一份史料,它最起码证明了一种积淀,暗示着昨天这一战假如天津队果然忘记过去、开天辟地的话,绝对会有超值惊喜,而假比继续不胜,也就是延续了历史而已。
客场输山东、客场输申花,这确实是天津队近期得势不得胜,踢得比较心有不甘的两场比赛,本队的教练抑或球员,也都用不同的措辞,表达了天津队有耕耘却没收获的惋惜。可是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曾几何时,在他们的表述里比比皆是“天津队要如何如何”,却销声匿迹了“天津人如何如何”。这一下子又把话题拉到了本文的开始,历时几年、历经几次变故,天津队里的天津味道,已经淡到差不多拉过一支外地球队,也能相提并论一下的程度,与成绩不佳相比,这是另一种危险。
不错,外来的和尚有时候确实好念经,好比冯仁亮,昨天就把“申花经”念得很出众,可别忘了,天津是有足球气质、足球历史和足球底蕴的,绝不像重庆、云南、江西等地那样,搞足球只能靠买人,旱地拔葱、平地起高楼,球队“出落”成眼下主力阵容中根本没几个天津人的面貌,并不多么体面。也许用足够宽广的胸襟,我们该为冯仁亮喝彩,他走出去没丢天津人的脸,但喝彩过后也要切记自省,天津足球真要跻身强队行列,摘掉“伪”的帽子,是不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把基础夯得更实、把天津味道料理得更浓,而不要只靠过客打天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