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蒿俊闵去德国,先还泰达“感情债”

(2010-01-25 00:01:08)
标签:

观点

足球

泰达

天津足球

蒿俊闵

体育

分类: 专门儿说泰达队,不嫌累

  【蒿俊闵去沙尔克04了,不是试训是签约。

  这个消息从天而降,掉进南勇、杨一民、张健强他们的“爆炸新闻”堆里,起先有点不起眼,待大家稍微“醒过味儿”来,肯定发出如此这般的感叹:哇,沙尔克04呀,德甲前三名的球队……哇,不用试训呀,中国球员能有这样的待遇老牛的呢……哇,原来中国足球还是有点好事情可说的……再然后,除了祝福,人们当然还会有一堆的疑问,比如是哪路经理人帮他联系的?比如他这次去到底是自由人零转会,还是两家俱乐部之间有费用要发生?

  关于蒿俊闵的转会,在国内做了多年“球员输出”生意,当年曾试图运作蒿俊闵去切尔西的经纪人高琪一头雾水,他首先表态说肯定不是自己做的,然后推测说大概是老外经纪人直接做的。和高琪的说法“对得上”,申花俱乐部新闻官谢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很流利地说出了一个不大好记的老外的名字,意思是虽然他不了解太具体的情况,但是他觉得应该就是这个德国老外在往外鼓捣蒿俊闵,去年529号中德友谊赛的时候,这个身份是经纪人兼球探的老外,和庞大的德国代表团一起到过上海,而且这个老外能兜着圈子和邵佳一扯上点关系。

  而听说蒿俊闵已经敲定了留洋的事,身在海南的队友们私下拼凑了半天,也只能勉强凑出个“故事梗概”来,蒿俊闵心思重,关键的事情向来不轻易往外讲。倒是泰达俱乐部高层看上去气定神闲,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不吃亏的样子。至于蒿俊闵自己,消息曝光后的这两天,始终在刻意地回避,连去国家队报到,身影都一闪即逝,看上去像是有些话不好说抑或不想说。】

 

手机通讯录泄露过“德国秘密”

 

  今年夏天的某一天,天津队里的一名球员偶然借用了一下小蒿的手机,偶然看到他手机通讯录里排在第一位的,是个英文拼写的名字,于是随口问了一句:“这是谁呀?”小蒿淡淡地回答是经纪人。由于“经纪人”三个字当球员的听起来都很敏感,所以小蒿的这个队友又追问了一句:“他在帮你运作吗?去哪儿?”蒿俊闵又吐出两个字:“德国。”

  当时的对话在简单的两问两答之后戛然而止,慢慢队里的一些人都知道了,蒿俊闵还在暗暗忙活留洋的事,只不过目的地不是他2004年两度试训过的英国,也不是他2005年锁骨骨折养伤期间畅想过的法国,转而换成了德国。只是从那时起直到而今“惊闻”他加盟了如雷贯耳的沙尔克04俱乐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关于蒿俊闵留洋,天津队里他的队友们几乎没获得过什么更新的信息。

  队友们懵懵懂懂,表面上当然是没人真去刨根问底打探过,而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因为相处日久,大家都了解小蒿的脾气秉性,知道要是他不想说的事,随便谁怎么问也问不出来,冒失问了,他不爱说,反而两尴尬。而今一切水落石出,队里一点不奇怪他最终能去成功德国,因为小蒿就是这么个“有韧劲”、“主意正”的人,稍稍让大家感到吃惊的,是他一飞冲天,竟然直接去了“不得了”的沙尔克04

  昨天,在海南的队里,有人偷偷议论了一句蒿俊闵的事:“搞不好他是贴了大价钱走的。”听见的人表情都有点复杂。谁都知道,沙尔克04这么痛快地签了小蒿,最大的可能是看中了他的“自由身”和“零转会”,可是即便去年1231日,小蒿和泰达的合同已经到期,要是考虑到给自己留条后路,不想像周海滨那样和老东家俱乐部“掰”得那么狠,小蒿自掏腰包给泰达一点人情上的补偿,是很正常的,而这个“一点”,也许抄起来百八十万都不新鲜。再要么,小蒿也许会和俱乐部来个“协议承诺”,比如约定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不去国内的其他球队还回泰达。

 

老外经纪人拉他“直线上位”

 

  从未满18岁那年的仲春试训切尔西,到眼下再有不到两个月就年满23岁,前后将近6年的时间,蒿俊闵一边在中超表现,一边始终沉浸在留洋梦里,不肯将自己叫醒。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留洋无门的困顿之后,连他自己都没想到,2009年他应征进入高洪波时代的男足国家队,并在这届国家队的亮相战——529日的中德友谊赛中登场打进一球,忽然就推开了一道让梦想照进现实的门缝。

  严格意义上说,那场友谊赛不是一场单纯的比赛,还是2009年中德文化体育交流的重要一环,附带了德国方面支持中国足球发展了框架计划,同时兼有庆祝央视转播德甲顺利进入下一个签约期的意思。因此包着专机来的德国代表团,不仅带来了强大的德国国家队阵容,还带来了一个由政府官员、足协官员、足协技术顾问团、俱乐部代表、球探经纪人等组成的,超过150人的庞大访问阵容。比赛开场之后才4分钟,蒿俊闵冷静的抽射破门,一方面让德方代表团的成员们有了一丝落后的尴尬,另一方面也帮着小蒿把自己从11人的阵容中“跳”了出来,吸引现场更多的德国人来关注这个身披10号球衣的中国球员。

  赛后,德国代表团里有好几个人,分别向在场的施拉普纳、克劳琛,还有曾到德国踢球的申花俱乐部新闻发言人谢晖,扫听10号的情况。现在能够还原的信息是,克劳琛向两拨找他扫听的人卖力地夸了蒿俊闵,甚至用到了“未来巨星”的形容;施拉普纳的回答是这孩子看上去确实不错,但很遗憾他不太熟悉;谢晖则告诉找他问询的人,这个球员很年轻,是中超联赛一支上游球队的主力。

  在那之后不久,一个老外经纪人,也就是谢晖接受采访时提到的那位,通过一些渠道辗转联系到蒿俊闵,表达了可以帮他运作去德国踢球的意思,对此蒿俊闵当然是求之不得。也正是由于这桩生意是老外经纪人直接操持,并不是活跃在国内的那些经纪人主动对外“推销”,所以小蒿的国内经纪人到底是谁,现在还基本是个谜,多方的推断结论大体一致——这个所谓的中方经纪人,甚至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纪人,他担当的工作,主要是沟通、联络和一些往来文书的处理,小蒿手机通讯录里置顶的,想必就是这个人的电话。

 

坚决闭嘴因为没还上“情债”

 

  在蒿俊闵之前,沙尔克04还签了几个球员,他们多半都是自由身,按常理推断,本赛季成绩不错,但经济状况并不乐观的沙尔克04俱乐部,是不会掏出欧元来买进一名中国球员的。小蒿这次留洋,严格意义上说,走的只能是周海滨去埃因霍温的那条“自由之路”。那么为什么连沙尔克04都官方证实了签约的消息,但他本人却仍然秘而不宣?为什么泰达俱乐部的反应平静,远不像当初鲁能获悉周海滨自由转会时那么暴跳如雷?最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就是小蒿早就事先向俱乐部做出了“情感补偿”的承诺。

  去年,有了周海滨的前车之鉴,泰达俱乐部火速推出了一份每月820元的长合同方案,像蒿俊闵这样的年轻球员,一签就得是5年。最后,由于队员们的坚决抵制,这份号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防止“零转会出口转内销”的合同,并没有得到执行,队里所有和俱乐部签约的球员,签的都还是到20091231日止的“年合同”,于是理论上说,现在面临国际转会,泰达俱乐部是被动的,小蒿完全有可能像周海滨那样决绝地离开。

  可是行事周全、做人聪明的蒿俊闵更愿意在中国足球圈里给自己留个好名声也留条后路。这一点,从前些日子记者歪打正着在“无所指”的情况下问起他留洋的事,他很“深情”地讲起,自己当年来天津,才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转眼快十年了,是泰达培养了他,今后即使有机会出去闯荡,他也会感激和报答泰达等等,就能读出几分。也就是说,在蒿俊闵的内心,也许早就做好了有朝一日留洋事成,自己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谢谢”泰达买自由的打算。

  关于“人情债”确有其事,另一个很好的例证,是1月初泰达俱乐部负责人秘密去广州谈引进白磊时,曾和托管了球队的广州足协领导轻描淡写地说,蒿俊闵看来是要留洋了,想留也留不住了,所以泰达才诚恳地找广州求购顶替他位置的白磊。如果之前小蒿没和俱乐部有过交流,没讲定过一些事情,泰达高层怎会有这份笃定?

  昨天,身在海南的俱乐部高层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小蒿的事得等回天津之后请示完领导,确定了口径再对外宣布。现在各方普遍认为,小蒿和泰达俱乐部还有“最后一谈”,他顺利脱身的前提首先是给俱乐部一笔“人情钱”,这样站在俱乐部的角度,尘埃落定的时候,把这笔钱说成是转会费能显得更体面。另外小蒿恐怕还得向俱乐部做出保证,有朝一日回国必须无条件地再次加盟泰达。

 

  【从当年想靠本事出去闯荡,到后来让个别其他俱乐部勾搭着,动过学戴琳的样“出口转内销”的念头,再到此番下定决心不惜自掏腰包“赎身”离开,一方面蒿俊闵在成熟,另一方面也许他真的不想再在乌烟瘴气的中超混日子,想出国换个活法。只是,沙尔克04的这个平台,对他来说不是有点高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