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掉“国家德比”,天津人最深感触是孤独
(2009-06-14 01:47:04)
“情到深处人孤独”,显然这是个“酸”到一定程度的说法,但多方征询之后却发现,如此之酸的形容,仿佛很能说明京津大战结束后,天津球迷内心的那份空旷和失落。
孤独,是因为等待的过程很是漫长,当头一棒又来得太快。
所谓的“京津恩怨”,每年联赛都至少被周期性炒作两次,以施连志飞踹高峰为代表的典型事例,也在不厌其烦的炒作中,被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述说。赛前的炒作和预热会给教练、球员的心理带来哪些微妙变化暂且不说,吊足了双方球迷的胃口,让两地球迷都积攒了太多“不赢不快”的期待是肯定的,这也是昨天工体看台爆满的原因。
可是当终于等到了比赛鸣哨开战的血脉贲张一刻,天津球迷甚至还没完全投身与天津队“同呼吸共命运”的洪流,1分15秒迟荣亮的受伤下场和10分钟国安队的破门已经接踵而至。迟荣亮的下场和毛彪的登场,预示着天津队匆忙中推翻了赛前的既定战术,国安的破门又彻底打破了竞争天平的平衡,这一切都早早地让天津的球迷们对最终结果有了不祥的预感,再面对国安球迷的雀跃,势必陡然而生孤独感。
孤独,也因为本可以虽败犹荣,可又授人以柄。
抛开一干场外因素,假如只看京津之战本身,也许评价为这是“一场激烈有余精彩不足的比赛”是比较恰当的,再纵深下去,大概还能加上裁判不但没让比赛变得更加顺畅,反而给比赛增加了口舌和磕绊这一条。
被架上了“国家德比”的轨道,又渲染了一身的恩怨色彩,不管是国安还是天津,两队自然都要努力彰显血性,都想在90分钟定局的时候,成为那个笑傲江湖的角色,退一步讲即便败了,也要摆足虽败犹荣的架势。本来90分钟的比赛里天津队的攻势不比国安差,机会不比国安少,又置身主场球迷的山呼海啸和主裁判万大雪似有若无的“关照”,到头来0:1的最小差距输了,也是有虽败犹荣资本的,可人算不如天算,眼看比赛都要结束了,偏偏又出了谭望嵩踹倒国安门将杨智的变故。
也许这一回谭望嵩只是太想破门,真不是对杨智的膝盖“图谋不轨”,可是过去的劣迹和反复的慢镜头重放,还是让他无处遁逃,一下子贴上了罪恶的标签,也给国安队和国安球迷的欢庆,又增添了以鸣冤叫屈的名义叫嚣的借口。一下子,胜利和同情国安都有了,天津队则接连失去了比赛本身和虽败犹荣的最后一点体面,球场内外的天津人怎能不愤懑,愤懑过后怎能不孤独?
孤独,恐怕还因为输掉这一战,天津队的排名疾速下坠到中游第八的位置,彻底从领跑者变身为追赶者;因为史无前例的千人助威阵容,哪怕占据了工体的三片区域,也依然被国安球迷的声势湮没……
孤独的滋味不好受,可是比孤独更可怕的,是兜兜转转于孤独的感觉长时间跳不出来。五天后还要客战青岛中能,天津队上下和天津球迷大家都打起精神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