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清明节转天刚在常州看完刘德华演唱会,然后上礼拜五又在北京看许巍演唱会,接茬儿这个礼拜日又要去广州看费翔演唱会,再然后的日程安排是“五一”去昆山看周杰伦,两天之后就近奔上海看维塔斯,15号回天津看纵贯线,6月还有北京的林俊杰演唱会候在那儿……
对他这种吃喝儿不愁、工作不忙、老婆不管状态下,死心塌地给演出公司和民航、铁路、酒店、餐饮业捧场,以实际行动响应拉动内需号召的行径,好多认识他的人都表示,假比认定了大哥不属于大脑缺斤短两,那只能在不理解中加深理解了。人家自己倒是说得好,就喜欢看现场的荧光棒乱闪、喜欢听歌儿迷嗷嗷乱叫,再能赶上歌星跑跑调儿就更完美了,这是他向往的品质生活。都上升到品质生活的高度了,这境界平地而起兴许都得高过天塔去,谁还敢说嘛呀。
当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兜儿里有了不老少的闲钱,不再每天只惦记着饿的时候把唇齿往吃食上热烈而急切地凑合,冷的时候见谁身上穿件儿棉猴都恨不得打劫据为己有之后,每个人的心里头对所谓“品质生活”,也就有了一份儿原始的认识。小贝只穿阿玛尼的裤衩儿,巩俐只坐在篮筐儿后头看NBA,以及陈忠和多少年如一日地爱吃郴州基地厨子腌的酸辣黄瓜,大概其都属于他们品质生活的一部分,至于老外经常看不准东方人的岁数儿,也不大认识咱的演艺明星,瞧见巩俐就想当然地派给易建联当媳妇儿了,那纯属偶然,只做一笑而过处理好了。
再把这话题往足球上扯扯。亚冠、中超、中甲,最近那么老些的比赛都踢了一轮儿又一轮儿,当球迷的甭管是掏了票钱进场看球去,还是掏了电钱在家看转播,也甭管是打心眼儿里有一股子盼着中国足球能往上走走的热血,还是压根儿就乐意拿足球当卷街的出气筒,既然愿意看球,足球这东西,总归也是大家伙儿认为的品质生活的一部分吧。只不过说句不好听的,品质生活沦落到了跟咱中国足球风雨同舟的份儿上,到底是图个半真半假的有身份、有范儿,一场拍出几百块钱来坐在主席台、坐单间儿看球,还是图个进门儿往看台上插腰一站就得,打票贩子手里买一块钱两张的票,去沈阳奥体中心给沈阳东进捧场去,根儿上的区别已经不大。
嘿嘿,一块钱两张票,摊到每张票也就五毛钱,眼下的中甲卖的真够贱的。五毛钱啊,除了买个烧饼、买根儿油条,或者存一回自行车儿、去趟那种不怎么环保的公共厕所之外,我都想不出来还能干点儿嘛,竟然中甲联赛斜插一杠子,又给五毛钱添了个能看场球的用处。就这,场上玩儿命的老少爷们儿们还一点儿不能挣崴,临到散场,还得乖乖儿冲看台鞠躬,谢谢看台上掏了最起码五毛钱的大家伙儿来捧场。
今儿一家企业赞助了北京国际长跑节,宣传跑步也是健康人品质生活的一部分,为这活动,把刘翔也鼓捣到天安门广场的仪式现场了,一边儿吃着那企业的营养粉,一边儿撒丫子快跑,真就拥有高品质生活了吗?我不知道。这年头儿,连枕边儿读物是《安娜卡列尼娜》还是《鬼吹灯》都不作为判断学问高低的标准了,品质生活嘛,还是前头我说过的意思,自个儿理解的是嘛样儿就是嘛样儿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