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两天看丁俊晖跟亨德利打的那场斯诺克世锦赛八分之一决赛,头一天连着看了十好几局,把我给困得呀,就跟一口气儿开了18个钟头的出租车司机似的。
不过瞧头一天打完,小丁的局分儿,就已经让亨德利落下半里地,基本属于黄土埋到天灵盖儿,没嘛活路儿那意思,我倒还真没着急上火,就是劝了劝自个儿,转天的转播可一定接茬儿看,一来懂得善始善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继承跟发扬;二来也是料准了小丁没嘛起死回生的招数,估摸比赛早早儿地就能打完,压根儿不耽误我十点多就睡过去,补上头天缺的觉。
嘿嘿,由此可见,我打骨子里就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不是嘛相信天上能掉下肉包子的乐观主义者,往后兜儿里有零钱了,我还是多买点儿崩豆儿、瓜子儿、糖炒栗子吃吧,根本甭惦记着块儿八毛的积少成多买成彩票儿,哪天能咣当换回五百万来供我糟花,想买房子买房子,想买汽车买汽车,想买股票买股票。
问题是任凭自个儿生性再不乐观,我这两天也仍然断断续续地在琢磨,为嘛赛前连斯诺克世锦赛的官网都那么看好丁俊晖,那么不拿亨德利当回事儿,到了儿却是亨德利赢得比高压水枪还痛快,弄得丁俊晖差点儿都没够格儿打第二天的比赛呢?为嘛丁俊晖这一年多的打嘛比赛成绩都太好不到哪儿去,不是进了前三十二进不了前十六,就是进入了前十六进不了前八呢,偶尔像过年吃顿饺子摸进前八,也死活儿进不了前四呢?
我寻思一般来说吧,中国的运动员都有股子闷头儿苦练,对自个儿狠一点儿的劲头子,这方面儿丁俊晖肯定不缺,相信踩着他脚印儿往外走的梁文博、刘闯他们也不缺。否则别说旁的,就他们万里迢迢只身在外,一日三餐混个肚子饱的面包、黄油、牛奶吃着,成天到晚比拉磨强不了多少的围球台转着,偶尔来一顿白水煮排骨、土豆儿炒辣子就白米饭,都能一准儿胃口大开,坐上饭桌儿就像到了极乐世界,这种日子到底好受还是难受,都用不着问他们本人,随便拉过个奋发图强过的留学生来问问,就门儿清了。这才叫折胳膊藏在袄袖儿里、破棉袄穿在罩衫里,掉颗牙咽进肚子里,疼不疼、冷不冷,划不划肠子,自个儿最清楚。
可再怎么奋发图强,充其量也就只能说水平有了,隔一阵子爆个冷嘛的有希望了,想当上真正出人头地,让旁人瞧一眼都得把脖子仰酸的高手儿,那使个文词儿说,实打实还得有底蕴。嘛叫底蕴?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假比不求解释得太有逻辑,简单说无非就是在一个环境里头时间得够长,经验得够多,能耐大小撂一边儿,心里头得磨出那份儿宠辱不惊的踏实心性。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吧,能迎头遇上蔡依林、周杰伦,也顶多了使一边儿嘴角儿微微乐一下,赶上个天蓬元帅脑袋瓜子的不开窍儿之人追着胡闹,也顶多了微微皱一下儿眉头的主儿,心性定然差不了。
亨德利出道儿够早,当年是斯诺克圈儿里有名的“金童”,年轻气盛过,也破罐儿破摔过,到现在39岁了,脑门儿上的好几条儿抬头纹接起来,都够把手机挂脖子上了,这回世锦赛轻松愉快地“干掉”小丁这一仗,又让人隐隐约约瞧见了他的第二春,这就是底蕴。有底蕴,就等于有“时刻准备着”的老本儿。
丁俊晖现在的能耐绝对不差,大概其差就差在底蕴上,除了好好打球之外,慢慢儿等他岁数再大点儿,经过见过的比赛再多点儿,英语再好点儿,独立生活能力再强点儿,甚至找个对象感情世界再丰富点儿,应该都能帮他把底蕴练得再厚实点儿。总之吧,啥时候小丁能真心实意把输赢看淡点儿,体会到打台球是养家糊口的差事,也是自娱自乐的玩意儿,不再幻想自个儿上了赛场之后,能有奥特曼的身手、机器猫的零碎儿、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他就真成熟了,真有大家风范了,真摆脱“只知其一,不知其一点儿五”的低层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