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主场面对一个并不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天津队又是个一成不变的防守反击战术,又是个让对手先进球,自己再扳平的尴尬状况?
为什么韩燕鸣又是才只得到20多分钟出场时间,卢彦、迟荣亮他们干脆还是离登场露面遥遥无期,只能近乎无望地继续等待下一次?
为什么除了路易斯扳平比分的进球让人振奋了一下之外,老外在场上的表现还是让人摇头叹气,天津引援难的老问题,干脆都成了主教练雅拉宾斯基的说辞?
类似一连串的“为什么”,信马由缰地总结下去,还会有不止一、二,忽略个别细节,放在天津队几天前和青岛队一战之后,没有任何不妥,放在昨天和深圳队比赛之后,也绝对贴切。呜呼哀哉,曾几何时,天津队身上的问题,竟然如此的老生常谈并顽固不化,以至于众人每每失望,只能靠“祥林嫂式”的反复述说,来发泄心里的郁闷。近处着眼,这种饶舌只能证明,至少上一场比赛球队暴露出的问题,在这一场比赛过程中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进;把目光放远,这种饶舌还能证明,马上到来的半个来月间歇期,不仅没给俱乐部和球队留下舒畅的好心情,而且有的是赤裸裸的麻烦必须面对。
在深圳队的队员们快意相拥,庆贺客场在天津拿到了1分的时候,卢欣赛前本着兄弟情义大胆预测,天津队将以3:1或是4:1取胜的声音犹在耳畔,失望中很多球迷震怒了,随后势必指责声四起,抨击的核心前面已经总结过,无非是引援太不力,战术和换人太机械,老雅太固执等等。假若憨皮赖脸一点、避重就轻一些,我们可以绕过俱乐部管理、球队运转的这一层又一层,单说天津球迷很智慧、很内行,看问题一阵见血,指出问题伶牙俐齿。可是归根结底,包括球迷们自己在内,大家需要的,恐怕并不是有人站出来,对他们的言辞给与不遗余力的褒奖,赞扬天津球迷懂足球有着优良的传统,而是天津队能在骂声中振奋一点,精进一点,让人能看到希望一点。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心情,不过如此吧。
随着客场败走沪上,以及连续两个主场不胜,越来越多的人将矛头指向雅拉宾斯基。很难说作为一个看不懂中文、听不懂中国话的外国人,他对外界甚至内部日益与他针锋相对,到底能感知和了解多少。我们无意在此和他过多地讨论他的双后腰战术是不是太保守,他对年轻人的使用是不是太冒进,他对球队两翼的调度是不是不够有力度这些细节,反而宁可相信,哪怕单凭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他也还是在一直努力按照自己的方式调理着球队,寄望每个“下一次”,球队能够表现得比“上一次”更好。反而,我们很想和牵涉其中的所有人探讨,假如那些或明或暗的对立情绪存在,是不是会破坏队内的和谐?假如队伍失去了基础的和谐,是不是很容易变得脆弱和不堪一击?假如脆弱和不堪一击某日真的出现了,是不是天津队真就只能靠换帅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惨烈的阵痛中求得重生?
还好,一切只是“假如”。现实只是天津队这个赛季的开局不太好,表面上差在和往年同比少一些的积分上,更深层次,是差在和往年同比,缺了哪怕貌似成形和娴熟的打法,缺了哪怕大局面说得过去的一团和气。
还好,一切只是“假如”。联赛才只进行了4轮,无论是理顺队伍的用人原则、战术打法,还是继续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地追求成绩指标,都还不迟,关键只是要看后面俱乐部和球队怎样痛定思痛,怎样共同努力。
因为仍然期待天津队的主动改变,所以我们仍然期待下一场比赛会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可以绝口不提那些“祥林嫂式”的倾诉和指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