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收藏石头 |
寿山石品种名目繁多,分田坑石类、水坑石类、山坑石类等三大类,约165个品种。区别寿山石品种,由其质地、颜色、形象和所产地点、矿洞以及其他约定俗成诸因素决定。有人把所有田坑石都统称为田黄石。田坑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乃掘性独石,呈自然形态,无明显棱角,沉积于一两米深的田地底层,多有外皮。红筋成格,肌理有萝卜纹。质地脂润,温柔可爱,其中以黄色者为珍贵,称田黄石。
水坑石类有13个品种,产自寿山村东南约2公里的坑头占山。山坑石一般指产在寿山山地岩石里的寿山石原生矿,呈脉状结构,夹在岩石的缝隙里。山坑类石的产量最大,分布的范围也最广。其中以仅次于田黄石的加良山的芙蓉石最为珍贵,被称为“石中皇后”。
寿山石的雕刻形式有圆雕、浮雕、薄意雕几种形式,其中圆雕是主要形式。浮雕也很常见。薄意雕是寿山石最有特色的雕法。因田黄石价格昂贵,有“田黄易金三倍”之说,因此不忍其石屑的损失,用薄意技法雕饰田黄石章是最适当的。寿山石雕艺术从南北朝至今有2000年的历史,出现了风格不同的两个流派,即“东门派”与“西门派”。
file:///D:/%C3%93%C3%B1%C3%8A%C2%AF/%C3%87%C3%A0%C3%8C%C3%AF%C3%8A%C2%AF%C2%A2%C3%9C.jpg
浙江青田石——
青田石因产于青田县而得名。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素以“石刻之乡”而闻名于世。青田石最出名的石料被称做封门石。封门青、灯光冻、蓝星、封门三彩、黄金耀、五彩冻等许多名贵石料都产在这里。
青田石雕始于南北朝,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成为皇室宫廷的贡品。民国初期,青田石雕远渡重洋,多次参加国际赛会博览会,并频频获奖。建国后,青田石雕迅速发展壮大,许多石雕精品被选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1992年国家邮电部发行四枚《青田石雕》邮票。1999年青田冻石被推荐为候选"国石"。2001年,青田石荣登“国石”榜首。青田冻石色彩艳丽,质地晶莹,被历代书画名家列为无上极品。青田石雕以巧夺天工、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和镂雕技艺称雄雕刻界,有天下第一雕的美誉。
青田石雕艺人凭着高超的技艺、灵巧的双手、创造了单面镂雕、透空镂雕和立体雕等多种雕法。巧取俏色是青田石雕的一大特色。青田石的天然色彩也十分丰富,石雕艺人则根据天然的一块石料中的不同色彩进行构思创作。
昌化鸡血石——
在五彩斑斓的宝石世界里,昌化鸡血石是最红、最艳的一种。它红得纯正、红得鲜活、红得浓烈,红得持久。正是这一抹淋漓如血,出类拔萃的艳红,把它与芸芸众“石”区分开来,体现出石中皇后的尊贵与雍容,与田黄石、芙蓉石一起并称为“印石三宝”。
鸡血石包罗万象,门类繁多,有上百个品种。品评鸡血石优劣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血”,二看“地”。“血”是指鸡血石地子中的红色斑块和斑点,它又可从三个角度观察,即血色、血形和血量。血色,以鲜艳欲滴的鲜红血最为名贵。它犹如刚宰杀的鸡流淌下来的淋漓鲜血,要既“新鲜”又“鲜艳”。其次是大红血,也属上品。再次是紫红血,如隔日之血,颜色转暗,属中下品。血形,以"凝、厚、活"为上品。"凝"就是聚而不散,有块面,不是星星点点,“厚”就是有厚度,有层次,有深度,不是薄薄的如纸一张,稍磨即无;“活”就是灵活的感觉,血像是熔化的岩浆在石质中流动。血量,是带血的部分在地子中的占有量。以百分比计算,血量大于30%的就属上品,超过50%的可称珍品。有的鸡血石血量可达70%以上,甚至满地皆血,不露地子,当属罕见的极品。
此外,还有一种田黄地的鸡血石,其质地成分与福州寿山的田黄石相似,因此便叫作玉山田黄,或昌化田黄。
内蒙古巴林石——
巴林石,是天然宝石的一种,属含水的铝硅酸盐类,因矿床坐落于内蒙古巴林草原而得名。它与福建省的寿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昌化石齐名,同属著名的印材石。巴林石从“国石”到“国礼”在中国石文化历史的进程中,无论是当今或未来的地位,已被人们所认识。巴林石曾多次获得国际性大奖,并成为“候选国石”。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巴林石又一次被选为国礼向参加会议的20多位国家和地区元首赠送。巴林石储量丰富、种类繁多,按其质地、颜色、纹理等特征可分为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和巴林图案石五大类数百个品种。其中以"巴林鸡血石和巴林福黄石"最为名贵,堪称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