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门儿说泰达队,不嫌累 |
新闻稿
根据工作需要,经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任命李波同志为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义锋不再担任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总经理,另有任用。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2006年9月13日
@@@@@@@@@@@@@@@@@
前天下午,泰达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给天津各媒体传真了一份新闻稿,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上面那寥寥几行字。借助Word的字数统计功能,能够很清楚地获知,包括标题“新闻稿”和下面的落款、年月日在内,总共只有98个字。
98个字的确很少,信息时代里,很多人借助短信交流,恐怕一条语句丰富些的短信,都不止这些字,然而这98个字,却对外宣布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作为参与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一地足球的代表,泰达俱乐部的掌门人位置易主了,在泰达俱乐部工作了8年,担任了7年总经理的张义锋在这一天正式成为“前任”,新总经理姓李名波。
焦点新闻,并不爆炸
足球职业化改革这些年来,在足球圈里看多了球队主教练、俱乐部管理者,甚至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位置的易人。由于足球项目吸引人眼球的高光特性,因而每次某个关键位置的人员变动,总能掀起一阵或大或小的新闻波澜,包括招致街头巷尾一番时间或长或短的议论。然而在保持了长达7年之久的相对稳定之后,此番泰达俱乐部更换总经理的大动作,却得以在风平浪静中完成。
实事求是地说,泰达俱乐部总经理位置新旧交替来得悄无声息,一方面可能源于无论是高层处理此事的风格,还是新总经理履任的方式,都一如泰达俱乐部多年崇尚并习惯的“低调”,但另一方面,外界始终用一种类似“厌倦了炒作”的平和的心态,来关注和面对此事,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由于张义锋几度请辞,也由于高层酝酿俱乐部新总经理人选至少长达半年之久,因而此番的人事变化,包括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新总经理到底为何方人士,对很多人而言,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或爆炸新闻,既然一切早知是如此,外界牵肠挂肚等的,不过是一个尘埃落定的时刻罢了,至于所谓的担忧与思考,也仅仅是唯恐领导层变化,会给天津队的发展、队伍的成绩带来哪怕星星点点的阵痛。
新任现身,过程漫长
在泰达俱乐部工作了多年的张义锋,请辞离开俱乐部总经理位置,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2004赛季,最初出于种种考虑,高层对他进行过反复的挽留,直至去年,为泰达俱乐部物色新总经理人选的工作,才又被摆上了董事会的议事日程。然而由于足球联赛受关注程度高、关系城市荣誉等方方面面众所周知的原因,泰达俱乐部新总经理的产生过程,可谓曲折甚至漫长。
虽然最终的人选将是李波这一点,基本在6月世界杯开战之前,就基本成为了定论,但高层真正宣布此事,是在8月24日,也就是天津队主场与上海申花队比赛后转天的泰达集团董事会上,而绝大多数俱乐部工作人员,直到9月13日的俱乐部全体会上,才得以一见李总的真容。
今年38岁,拥有城建专业博士学位,工作经验和个人阅历丰富,过去所从事的工作向来和足球并无干系,除了泰达俱乐部总经理一职之外,高层对他还另有其他重要任命,属于身兼几职……这就是目前能够用文字描述出的俱乐部新总经理李波大致的情况。连最起码的对外召开就任新闻发布会这一环节都免除了,可见尚未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李总,未来的工作风格很可能稳重、内敛,中国足球圈里,恐怕不大会因为他的加入,而多一位言行高调,喜欢畅谈理想、抱负的激情掌门。
低调就任,暂缓表态
前天上午,泰达俱乐部召开全体会,宣布张义锋不再担任俱乐部总经理,新总经理李波正式在俱乐部工作人员和全体教练、队员面前亮相。全体会上,张义锋对多年来大家对他个人工作的支持与合作表示了感谢。中午之前,所有的交接工作结束,张义锋在离开俱乐部,彻底为自己8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句号之前,又逐一办公室走一圈,与同事们正式作别,虽然大家都早就知道张总即将离任的消息,但同事多年真到了告别的时候,伤感仍然是难免的。
当天下午,俱乐部继续召开中层以上会,李总与俱乐部的核心骨干进行进一步交流;昨天上午,李总正点到俱乐部上班,并一直和副总经理穆建新谈工作直至中午……这就是李波就任总经理之后前两天的安排。
在公开亮相的全体会以及稍后的中层会上,李波一再表示,自己对职业足球这一领域,包括足球俱乐部的工作情况等等都不太了解,因而接触之初肯定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一方面他会抱着学习的态度与方方面面真诚沟通,争取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也希望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教练、队员大家能够多支持和配合。
由于除了泰达俱乐部总经理一职之外,李波还身兼其他工作,因而在和俱乐部工作人员见面伊始,他还开诚布公地表示,今后自己恐怕很难做到全天候在俱乐部上班,正常情况下,大概每天只能有半天时间放在处理俱乐部工作,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他个人也会尽力分配好时间,协调和处理好自己在两项截然不同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前天晚上,记者曾经辗转向李波表达了采访的想法,但是被他婉言谢绝了,理由和履任时的某些说法如出一辙:目前还处于熟悉阶段,也许稍后情况了解比较多,个人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再接受采访会比较好。
根据工作需要,经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任命李波同志为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义锋不再担任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总经理,另有任用。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2006年9月13日
@@@@@@@@@@@@@@@@@
前天下午,泰达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给天津各媒体传真了一份新闻稿,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上面那寥寥几行字。借助Word的字数统计功能,能够很清楚地获知,包括标题“新闻稿”和下面的落款、年月日在内,总共只有98个字。
98个字的确很少,信息时代里,很多人借助短信交流,恐怕一条语句丰富些的短信,都不止这些字,然而这98个字,却对外宣布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作为参与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一地足球的代表,泰达俱乐部的掌门人位置易主了,在泰达俱乐部工作了8年,担任了7年总经理的张义锋在这一天正式成为“前任”,新总经理姓李名波。
焦点新闻,并不爆炸
足球职业化改革这些年来,在足球圈里看多了球队主教练、俱乐部管理者,甚至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位置的易人。由于足球项目吸引人眼球的高光特性,因而每次某个关键位置的人员变动,总能掀起一阵或大或小的新闻波澜,包括招致街头巷尾一番时间或长或短的议论。然而在保持了长达7年之久的相对稳定之后,此番泰达俱乐部更换总经理的大动作,却得以在风平浪静中完成。
实事求是地说,泰达俱乐部总经理位置新旧交替来得悄无声息,一方面可能源于无论是高层处理此事的风格,还是新总经理履任的方式,都一如泰达俱乐部多年崇尚并习惯的“低调”,但另一方面,外界始终用一种类似“厌倦了炒作”的平和的心态,来关注和面对此事,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由于张义锋几度请辞,也由于高层酝酿俱乐部新总经理人选至少长达半年之久,因而此番的人事变化,包括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新总经理到底为何方人士,对很多人而言,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或爆炸新闻,既然一切早知是如此,外界牵肠挂肚等的,不过是一个尘埃落定的时刻罢了,至于所谓的担忧与思考,也仅仅是唯恐领导层变化,会给天津队的发展、队伍的成绩带来哪怕星星点点的阵痛。
新任现身,过程漫长
在泰达俱乐部工作了多年的张义锋,请辞离开俱乐部总经理位置,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2004赛季,最初出于种种考虑,高层对他进行过反复的挽留,直至去年,为泰达俱乐部物色新总经理人选的工作,才又被摆上了董事会的议事日程。然而由于足球联赛受关注程度高、关系城市荣誉等方方面面众所周知的原因,泰达俱乐部新总经理的产生过程,可谓曲折甚至漫长。
虽然最终的人选将是李波这一点,基本在6月世界杯开战之前,就基本成为了定论,但高层真正宣布此事,是在8月24日,也就是天津队主场与上海申花队比赛后转天的泰达集团董事会上,而绝大多数俱乐部工作人员,直到9月13日的俱乐部全体会上,才得以一见李总的真容。
今年38岁,拥有城建专业博士学位,工作经验和个人阅历丰富,过去所从事的工作向来和足球并无干系,除了泰达俱乐部总经理一职之外,高层对他还另有其他重要任命,属于身兼几职……这就是目前能够用文字描述出的俱乐部新总经理李波大致的情况。连最起码的对外召开就任新闻发布会这一环节都免除了,可见尚未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李总,未来的工作风格很可能稳重、内敛,中国足球圈里,恐怕不大会因为他的加入,而多一位言行高调,喜欢畅谈理想、抱负的激情掌门。
低调就任,暂缓表态
前天上午,泰达俱乐部召开全体会,宣布张义锋不再担任俱乐部总经理,新总经理李波正式在俱乐部工作人员和全体教练、队员面前亮相。全体会上,张义锋对多年来大家对他个人工作的支持与合作表示了感谢。中午之前,所有的交接工作结束,张义锋在离开俱乐部,彻底为自己8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句号之前,又逐一办公室走一圈,与同事们正式作别,虽然大家都早就知道张总即将离任的消息,但同事多年真到了告别的时候,伤感仍然是难免的。
当天下午,俱乐部继续召开中层以上会,李总与俱乐部的核心骨干进行进一步交流;昨天上午,李总正点到俱乐部上班,并一直和副总经理穆建新谈工作直至中午……这就是李波就任总经理之后前两天的安排。
在公开亮相的全体会以及稍后的中层会上,李波一再表示,自己对职业足球这一领域,包括足球俱乐部的工作情况等等都不太了解,因而接触之初肯定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一方面他会抱着学习的态度与方方面面真诚沟通,争取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也希望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教练、队员大家能够多支持和配合。
由于除了泰达俱乐部总经理一职之外,李波还身兼其他工作,因而在和俱乐部工作人员见面伊始,他还开诚布公地表示,今后自己恐怕很难做到全天候在俱乐部上班,正常情况下,大概每天只能有半天时间放在处理俱乐部工作,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他个人也会尽力分配好时间,协调和处理好自己在两项截然不同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前天晚上,记者曾经辗转向李波表达了采访的想法,但是被他婉言谢绝了,理由和履任时的某些说法如出一辙:目前还处于熟悉阶段,也许稍后情况了解比较多,个人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再接受采访会比较好。
前一篇:“下课”声中想念于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