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999年,一株其貌不扬的水稻再次在数以亿万计的稻穗中进入田永太的视野,“颜色不好看,焦黄色,稻壳上还有褐色斑点,水稻表面的皮质有裂纹,初看上去,像是生了病。”就是这么一株“病稻”被田永太准确地识别出来,这株变异株不仅继承了“93-8”所有的优秀基因,还独具香气,“连稻叶和稻秆都是香的,最神奇的是,它不爱得病,也不喜肥,口感超过了以往的大多数品种。”
为育种,他把稻穗上剥下来的1000粒种子坐飞机到了海南南繁基地,半年之后,遴选出了3公斤种子。稻种进家,便香气满屋,田永太守着这种奇异的香气想了一个冬天,“都说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么香的水稻,就叫它‘稻花香’吧。”
田永太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几年后,经由这株黑黑黄黄的稻谷培育出的“稻花香2号”让五常大米在未来的几年里品牌价值大跨步跃进,甚至带动了整个东北大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2年,“稻花香2号”开始在五常市推广,种植面积迅速从5万亩发展到30万亩、50万亩,一直到今天的200万亩,“五常大米稻花香”开始成为国内最好吃的大米的代名词。
与时间赛跑,他站在喧嚣之外,想为龙江大地再培育出几个好品种
由于“稻花香”的成功,各大米企开始入驻五常,葵花米业、中粮集团、北大荒,甚至连国际粮油巨头益海嘉里也开始在五常市布局。有限的农地和农户资源变得越来越“金贵”,稻谷收购价从最初的1.2元/斤,上升到2.5元/斤,现在达到3.5元/斤。“,随着资源有限,市场看好,五常稻花香还要看涨。老田的育种给五常乃至东北稻农带来的贡献,无法估量。
“稻花香”作为五常本地的当家品种,结合五常稻作区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水土条件,其性状表现不亚于代表着日本乃至世界大米最高水平的“越光米”。但即便离开五常地区,经由“稻花香”母本培育杂交出的“龙稻16”“龙稻18”“松粳19”“松粳22”等地方品种也已经扩种到黑龙江北部、吉林、辽宁一带。“可以说‘稻花香’的发现和培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东北大米的整体品质,今天全国人民饭桌上一碗香气四溢的大米饭,都要感谢稻花香之父田永太。
一碗稻花香,一碗司记者的稻花香,要吃纯正的五常稻花香大米,找老司,产地直接发货,5公斤起邮。订购微信,15245137788